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8:5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资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验证和验满方法;

2.能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过程方法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复习和对比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验证方法,进一步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多种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得出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分析和探究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正唯物主义教。

2.培养理科学习中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相关实验的探究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2.归纳实验室制备一般气体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备气体的知识整合和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它们的制取装置不同。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和收集装置的结合,学生也有了选择收集装置的部分经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的经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等。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一些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发应原理,但却不知道怎样选择才适合实验室制备气体及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引导,使知识得到补充完善,使能力得到提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8 08:54:34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演示实验】教师准备了一只空饮料瓶,向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倒掉,然后迅速拧紧瓶盖,将其浸入冷水中,瓶子马上变瘪了。
然后教师又拿出一只事先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对同学们说:“刚才我用热水做的这个实验,现在改用冷水,看看能否成功。”当教师向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后,立即拧紧瓶盖,用力振荡,发现瓶子也慢慢变瘪了。
这时学生们有点迷惑了,教师趁机鼓动:“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下,在每组仪器用品中,都有一只塑料瓶,大家试验一下吧!”
   观察、思考
学生们感到惊奇,但是大家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封闭的塑料瓶内盛有热空气,当它遇冷后体积缩小,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软塑料瓶自然就变瘪了。
学生们模仿教师的实验后,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的瓶子都没有变瘪 。
既是为了引课,也是为了让学生对亲自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产生迫切需要,在任务驱动下,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作好铺垫。
【讲述】其实老师的瓶子和大家的不一样,我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种‘神秘’的气体,而大家的瓶子里面只是空气。我瓶子里的气体,一遇见水呀,就哧溜溜钻进去很多――能溶于水,所以密封的瓶子里面气压也会减小,当然就会变瘪了。
【提出问题】大家能猜一下这是什么气体吗?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预习过,很快大家就回答说:“二氧化碳”。也有同学回答是氧气或氮气的,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在前面学过这两种气体都是难溶于水的。
“大家知道我是怎样将饮料瓶中装满二氧化碳的吗?你们想不想将自己的瓶中也装满二氧化碳,重复一下老师刚才的实验?”
此时,学生们跃跃欲试,急切地想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瓶子里装满二氧化碳。
环节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搜索尽可能多的反应。
小组活动,组内讨论、交流。学生提出的方法有:
(1)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
(2)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3)木炭还原氧化铜;
(4)蜡烛燃烧;
(5)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质量守恒定律》中有该实验);
(6)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或稀硫酸)(某些学生已预习);
(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大家列举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应该从反应条件、药品来源、操作是否简便、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从上述7个反应中初步筛选出“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和“碳酸钙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硫酸的反应,哪个更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概括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
小组同学利用点滴板完成上述实验,并得出结论:
(1)碳酸钠无论与哪种酸反应,速度很快,不易收集;
(2)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开始时有气泡产生 ,但随之气泡越来越少,慢慢停止了反应;
(3)只有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适中,反应在持续进行,收集起来也很方便。[来源:学科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环节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对比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对比,得出:二者虽然所用药品不同,但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都相同,即都是“固+液→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给的仪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师将上述仪器用打印机打到透明胶片上,制作成仪器卡片,学生便可以用仪器卡片和透明胶带进行装置的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透明仪器卡片设计实验装置。
师生讨论,发现如下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可行性装置:
提供透明仪器卡片让学生粘贴模拟,而未用实物仪器让学生组装,主要是考虑这本身属于设计实验,类似于建筑中的图纸,再者如果将所有备选仪器都提供出来,一则受实验室条件限制(某些仪器数量不足),二则学生的课桌上也无法摆放那么多的仪器。
三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思维的空间和载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布置任务】选择其中一种实验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你是否收集满了。
学生动手实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交流:(1)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2)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3)验满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如下思路:确定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实验——收集气体——检验气体——验满。
整体认识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课堂练习】
⑴ 实验室常用固体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SO2气体,已知SO2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
⑵ 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
(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H: 1   C:12   O :16   S: 32 )
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表达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
【拓展延伸】用家庭厨房中的物品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提示:纯碱是碳酸钠,器具可以考虑用输液器的塑料软管)
课后完成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14: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