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部分 预设教学目标:
1、利用提示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续编童话故事。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课文里有许多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词语,请一位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3.这些词语就在课文里,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圈出后请你轻轻地读读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二、利用对话中的提示语,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句子)找到了吗?圈出这些词语后,你发现了什么?
2. 这些词语表现了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那你能不能利用这几个词来学学陶罐和铁罐是怎么说话的?自己先试着来读读这几句吧,看谁读得像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
(1)精读前三句对话。
▲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假设读不好: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你们怎么知道的?那可以怎么读?
假设读得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你们还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
▲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们听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两只罐子的表现真是截然不同!
▲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轻蔑”是怎样的神气?谁能学着铁罐的样子轻蔑地来说说这句话。指名
哪些地方让你听出轻蔑的感觉了?齐读:个个眼里都带着轻蔑的神气呢!
师生对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精读第四、五对话。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看来这几个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在朗读中的作用挺大的。瞧,故事接着往下发展,这一次陶罐和铁罐又是怎么说的呢?和你的同桌合作读一读。
②指名请一组。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 恼怒:为什么?
究竟是什么让铁罐从傲慢、轻蔑变成了恼怒呢?
▲ 争辩:陶罐为自己争辩什么?—齐读。
陶罐就是这样为自己争辩的。识记“辩”字。
陶罐还想为自己争辩什么?但为什么不说下去?
▲ 蛮不讲理
▲ 傲慢: 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教师可动作演示)在铁罐眼中,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板书:易碎 坚硬)
③陶罐的争辩让铁罐十分恼怒。女孩子来读陶罐为自己争辩的话,男孩子来读铁罐恼怒的话。
三、补充提示语,分角色朗读对话。
1.孩子们,请你们想象一下,故事发展到这里,陶罐是怎样地说?铁罐又会怎样地说呢?请你把此时你所想到的他们说话时的神态用一个词来概括,想写谁的神态就可以写在108页第7、8自然段的前面。(注意补充完了及时读)
真精彩!这些表示人物说话时神态的词语又一次帮助了我们的朗读。
2.铁罐就是这样傲慢无理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释义。
3.同桌连起来读读他们的对话,看谁的样子最像故事里的陶罐和铁罐。
4.指名一组。喜欢他们的表演吗?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做做陶罐和铁罐吧!想读谁的就读谁的。
5.我想问问陶罐们,面对如此恼怒的铁罐,你们为什么还要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呢?
四、学习10-17自然段,提示语迁移入境。
1.是啊,陶罐不再理会铁罐。(配乐朗诵)
2.经过岁月的洗礼,陶罐和铁罐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默读第10到17自然段。
3.交流。(板书:无影无踪 文物)
4.大家看,这就是那个被人们掘出来的陶罐,当人们面对这只古董时是怎么说的?这里也有表现人们说话时神态的词,可以借助它们来读一读人们的话。
5.经过岁月的洗礼,陶罐已经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古董、文物,当它被人们发
掘并得到人们称赞的时候,他说了这番话。指名读。
6.从陶罐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谦虚 宽容)
五.拓展文本,写话练习中设计提示语。
1.此时此刻,假如铁罐能听到陶罐说的这番话,他会对陶罐说什么?请你写一写,别忘了加上一些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或动作的词语。
2.交流。(交流时强调铁罐的“百感交集”)
六.课外延伸,自主作业。
如果铁罐还有机会和陶罐做兄弟、做邻居的话,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吧?!有兴趣的同学们回去可以编一编新版《陶罐和铁罐》,愿意写的写下来,别忘了写对话的时候加上一些表现人物说话时神态和动作的词语,会为你的文章增添不少有趣的色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