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课堂提问切入点选择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7: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它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探究,教师的问题设计起着关键作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课堂提问的切入点进行探究一番。
一、课堂提问要以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切入点。
经常会看到一堂40分钟的课,有的教师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我认为,首先教师要会问,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以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切入点。如教学《三亚落日》这一课,我们可以从欣赏妙语佳句的角度切入。抓住文中语言凝练,意境优美的词句,帮助学生体会精妙词句中蕴含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中把落日比作几种事物?为什么这样比?你最喜欢哪一种?闭着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并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
      二、透过对比深化学生的思维作为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对比性提问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答问,运用比较的方法,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经过思维,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黄河的主人》一文,是通过写黄河的惊涛骇浪、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以及乘客的谈笑风生来对比衬托艄公的沉着机智、技艺高超。因此,我这样设计提问,课文怎样描写黄河?你眼中的羊皮筏子有什么特点?乘客有什么表现?艄公是如何驾驭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的呢?作者写黄河的浊浪排空、羊皮筏子的小、轻,以及乘客的从容表现对描写黄河的主人有什么作用?抓住了这几组对比,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因此,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探讨中,教学得以延伸,思维得以深入,认识得以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7:09:44 | 只看该作者
三、课堂提问要以凸显高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亦然。每一节课都应形成高潮,而这也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在高潮点设问,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和感情的升华。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潜心教学研究,构建了“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尤其注意运用恰到好处的提问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如他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将这节课设计为四大板块,在第四板块课文高潮部分教学时,王老师在组织全班交流“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时,引出了3个句子,当三位学生分别读出3个句子后,王老师是这样设计提问的“你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读课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吗?②“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志愿军的战线不能往南推移,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吗?③“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语,才能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课文的高潮点,王老师从三个方面用非常亲切得体的提问来点拨学生找到的句子,感受细节的美,使孩子的思维方向明确了,他们自然会非常乐意地沿着老师预设的目标迈进。正是王老师恰当的提问设计,学生自信地读、自主地读、自觉地读,自豪地表达。也正是这些恰当的提问加上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使学生的回答或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恰当亲切的课堂提问能客观、准确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在课文的高潮点恰当地提问,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文章的魅力,甚至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学是一种情感的事,所以教师也只有用情感的方法,来激动学生欣赏情绪。
      四、课堂提问要以探究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作为切入点。
每篇课文的组织结构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按什么顺序叙述,在哪里插叙,在哪里议论,都凝结着谋划者的匠心。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恰恰是按照这样的组织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利用恰切的提问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课文组织结构的特点,对于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孔子游春》一课结尾你觉得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鼓励学生统观全篇后见仁见智,说一说学习写作方面的收获。再如《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最后一句“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岁拿在手中,这才使实实在在的。”?立足整篇,可设计如下提问:“最大”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是指什么?以此来揣度课文构思的妙处。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选取最佳切入点,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既能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教大程度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6: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