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 今天教授的是第二课《郑成功》的第二课时,一下课,就有种冲动想要把那种感觉写下来。什么感觉?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酣畅淋漓”。那个痛快劲,想想都觉得舒畅。
首先谈谈课堂纪律。
要说班级学生的课堂纪律,也是够我头疼的,因为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在那窃窃私语。你看着他,他就低头;你不看他,他又开始舌战。简直是搞游击战的高手,冷不防就会冒出来。等你有心治他的时候,又引来了全堂哄笑,反而得不偿失,成了“永远的心痛”。
今天,这几个小家伙倒显得很老实,出乎意料的进入了状态。虽然没有发言,但是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彼此的交流。耐得住,一节课下来居然没有像以往那样,真好。也有小遗憾,就是有一小家伙不停地数笔,笔多了全攥在手中,也是个好玩的差事。
接着谈谈文本对话。
《郑成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两部分内容。对于收复台湾这部分,又把它划分了几层:收复的决心,收复的准备,收复的作战场景,收复后的欢庆场面。关于收复的决心,学生们抓住了“慷慨激昂、决不允许、一定”这几个词,都能感受到郑成功的决心之大。对于收复的准备,学生们也能找到相关语句。关键是描写作战画面的那一段文字。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默读,圈划出了一些相关的词语句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到了郑成功军队的英勇与机智,感受到了场面的激烈与激战的艰辛。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开始是一两个同学回答,接着是好多同学积极参与,连很少开口的几个后进生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实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段的理解之所以顺利,我想归根还在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在谈到收复后的欢庆场面,对于郑成功回赠礼物,学生也能联系到前面的“纪律严明”。我觉得这也算是对文本的一个很好地把握。
遗憾的是,由于我在对话过程中的畅快淋漓,没有把握好时间,对于建设台湾还需要放在下一课时完成,也算是一个失误。
最后谈谈场面仿写。
这也是我下一课时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感官体验去描述,明天准备一段视频给孩子们看看,让孩子就着情境来一段小练笔,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了,期待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