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的巧妙运用注重多媒体在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的巧妙运用注重多媒体在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是解剖抽象数学知识的有利手段,它能形象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使呈现的数学内容,形式更加灵活,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述教学信息。做到从过程到结论,从现象到内在规律,做全面详细的描述。而且能提供多种教学实验难以再现的资料,生动、形象、直观、准确,使静态信息动态化,强调了图表与色彩,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做到了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发现与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多媒体;巧妙运用;合理运用; 教学实效
【正文】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时,由于参与的感觉器官不同,记忆的保持率也会不同。在学习知识时,如果只靠听,3小时后还能保持70%;只靠眼看能保持72%;视听法并用,则能保持85%以上。如果过两天以后再测查,只用听的方式能保持20%;只靠看,能保持30%;听看结合,能保持70%以上。由此可见,多种感官协调并用,比单一感官记忆效果要好得多。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为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供了平台。多媒体技术是解剖抽象数学知识的有利手段,它能形象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使呈现的数学内容形式更加灵活,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表述教学信息。做到从过程到结论,从现象到内在规律,做全面详细的描述。而且能提供多种教学实验难以再现的资料,生动、形象、直观、准确,使静态信息动态化,强调了图表与色彩,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做到了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发现与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化。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应用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教师采用动画的形式开头,让学生跟着动画走进学习中。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两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播放图片并伴有音乐)在美丽的小河边,喜羊羊和美羊羊正在花丛中嬉戏!喜羊羊看到河对岸懒羊羊在睡觉,他立刻跑到河边的小船上,坐在了船头。美羊羊也上了小船,坐在了船尾。同学们,小船出发了,可是当小船到岸时,他们两个谁走过的路多呢?这个问题可难不住聪明的喜羊羊,你愿意跟他比一比吗?这图文并茂的开场,在不经意中就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大脑里了留下疑问。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疑问,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迷茫,探索的兴趣顿时而生。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数学概念形象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在音、视、声、色、彩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动态地显示出知识的演变过程,让整个知识概念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数学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提问:你能说说汽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吗?紧接着画面展示:一个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咯噔、咯噔”地行驶在道路上,慢慢地轮子变成了椭圆形,这辆汽车继续跑着,可仍然有些“跛”。渐渐地椭圆的轮子变圆了,圆的轮子跑得可快了,汽车也“嘀嘀吧吧”地唱起歌来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圆的特征的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 。而且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或用动态的画面,配上和谐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为牢固。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利用交互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键盘或鼠标操作,进行交互学习,在这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比传统的幻灯、录相更胜一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2:40 | 只看该作者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凸显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性功能。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几乎无所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只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就会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只追求节奏快、容量大,就会造成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学生深层思维活动;如果教师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没有真正揭示教学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没有处理板书与屏幕显示的关系,就会使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地处理好多媒体技术“用来干什么”与“怎么用”的关系,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进行选用,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自己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周密的思考,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根据授课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制适合实际和有特色的课件,选准最佳作用时机,讲究实效,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少用时不多用,使制作出来的课件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把充实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创造个性化学习目的,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优势,才能让学生保持永久的新鲜感和良好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探索,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2:36 | 只看该作者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它可以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工具,也可以是教师兼顾学生智力发展的手段,既可以使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其取向的结果,决定于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熟练掌握的同时,能否恰当、科学、合理选择媒体应用的时机。只有科学、合理、有效不失时机的运用多媒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认知、理解、思维及创造力。收到平时教学中许多教学方案的设计所达不到的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避免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实现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
(一)重视多媒体运用的目的性,做到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表现(精彩的视听效果、丰富的内容、变化多端的动画)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品”,更不能看成是“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简单相加。为用而用,不仅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有时甚至对正常的教学起了干扰作用。例如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就在屏幕上显示了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并且对学生说:像这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老师放大图形是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但学生看到的1平方厘米却比手掌还要大,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错误的表象。
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在观察的模糊处,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对人不同程度的视觉刺激,来提醒学生的注意;在需要模仿、练习的环节,可以创设供学生仿真、学习的“虚拟现实”的机会;利用不同文字、图片的对比展示,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演变”和“操作”过程;利用模拟的声音、鲜亮的图画来创设情景和氛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特性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二)突出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媒体、教师、学生之间的最佳结合。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虽然教学的手段变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变,在课堂上真正唱主角的还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多媒体只是起到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功能。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找准教学切入点,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服务。在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地照搬例题,而是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发挥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优势,结合学生熟悉的绚丽的生活,创设趣味质疑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化难为易。如:在圆的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例题:“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我们利用计算机科学创设和发展这个教学过程,在屏幕上首先呈现一个美丽的,而且中间有一个雕塑的圆形花坛,(不附加任何已知条件)。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一图激起思维的波澜,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方法不胜枚举。有的学生说量出花坛的半径;有的说不行,没办法找中心点;有的说量出直径;有的说量出周长;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与其说一道平淡无奇,毫无生机的题,让我们用多媒体计算机给“激活”了,倒不如说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让教师给“激活”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技术,较多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数学教学中,再好的多媒体课件都不能取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参与,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1:52:31 | 只看该作者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难点简单化。
传统的教学“粉笔+黑板”给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图像和单调的声音,板书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不一定规范,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件+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心理内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再把两个半圆4等分,拼接成近似长方形,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充分体验。接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分离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组后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与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做法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演示与动手操作的优势互补,通过形象的手段画龙点睛,逐步渗透转化和极限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启迪了学生思维。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如在讲授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有这样的一道习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解答起来颇感棘手,而教师使用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如果通过计算机技术,把这道题制作成课件,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感知,扫清学习的障碍,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由此可见,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的演示,可以化抽象为直观,通过诱导、点拨,可以使教学难点简单化,便于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四)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可使教学内容多样化。       
多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是学生拓展思维、丰富知识、走向世界的窗口,它使学生的视野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快捷、方便的多媒体已溶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取得信息的资源库。
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时、多变的优势,设计出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的各类问题,从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到能力拓展题,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信息反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屏幕上出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一日。再配以教师亲切的解说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学生对年、月、日怎样产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的疑问,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拓展性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电脑查阅资料。如在教了圆的面积后,教师布置学生查找这样一个问题:大自然中,为什么树木的枝干都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学生对于这个现实、有趣的问题很感兴趣,通过电脑查询、演算推理,终于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三角形、正方形、圆中以圆的面积最大。树干是圆形就能接受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好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2 08: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