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教,批评之中有窍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批评、训斥,孩子不但不接受,甚至有时还会表现出反抗,这时,家长就应该考虑考虑:我说孩子,孩子不接受,说明我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家长也应该学学批评的艺术。
  不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情,不管是在学校门口,还是在大街上,就对孩子是一通训斥。面对家长的斥责,如果是当着陌生人的面,孩子可能会默不吭声,但如果是在自己的同学或老师面前,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甚至会和父母对抗。首先说,家长的这种做法就不对。孩子在外面做错了事情,家长再看不下去,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回到家再说,不能在众人面前损伤孩子的面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四颗糖果”,今天讲这个故事我并没有觉得过时,反而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也很有必要借鉴一下,让孩子因为受到激励而改正错误,比受到责骂而改过,效果要好得多。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言简意赅。对孩子而言,偶尔的批评是可以接受的,能够起到教育和督促的作用,但是每天每时每刻都有的批评在孩子看来就是家常便饭了,对他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批评孩子的次数不易过多,而且要就事论事。不能陈芝麻烂谷子一股脑地往外倒。
  在行为上,要把孩子当成孩子,适当完善;在批评上,要把孩子当成大人,适可而止。这就是批评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要想批评,先表扬。孩子一犯错,家长的气儿就不打一处来。“你真没用,怎么又做错了,说你多少次,你就是改不了,真笨”。家长的这番气话,说小了,是破坏性批评,说大了就是对孩子的人身攻击。孩子往往也吃软不吃硬:你越这么说我,我越不改。针对孩子的这种心态,家长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先表扬,后批评。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这样批评学生: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任校长时,有一天,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想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他当即制止了他,并告诉他放学时到校长室等候。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好挨训了。看到王友那戒慎戒恐而叛逆不服样子,陶行知并没有板起严肃的面孔,反而从兜里掏出一块糖果,笑着递给王友,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同样笑着说道:“这块糖也是奖励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瞪视着手中的糖果。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再次把它塞到了王友的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我应该奖励你啊!”捏着手中的三块糖果,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啊!……”这时,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9: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