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课时怎么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自已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一般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要全面了解学生,因人施问。一般说来,学生非常喜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或新旧知识衔接缺乏逻辑性,往往使学生失去答题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设问题的难度,结合学生原有学习状况及课堂反应,分层次、因人而宜地进行提问。
(2) 在表述问题时,要力求语言简明,通俗易懂。向学生提问时,不宜搞突然袭击,应先提出问题并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再让学生回答。
(3) 要抓住设疑时机,只有恰逢其时的提问, 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4) 要预见答案的多样性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做好应变准备。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最好不直述答案,可重新设置若干个小问题,以降低原问题的难度,并加以启发和引导,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因经常答不上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5)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设计事宜的问题,避免没有价值的提问。另外教师要有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
其次要讲究提问的方式。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改变提问的方式,使问题提得新颖,能发人深思。一般可采用下列方式:
(1) 引趣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具有敏感性和好奇心,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通过一些新奇的,学生乐于思考的问题,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
(2) 置疑式。我们常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而始”。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悬念,激起他们强烈的探求问题奥妙的积极性。高明的教师善于选取新颖奇特的角度提出问题,去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疑虑,以促其思考,探索新知。
(3) 直观式。如果能把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出来后,教师借助直观演示进行提问,让学生把从直观上得到的感性认识与认知相连系,教师及时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的实质,使之对新知识印象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