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欣然、明朗。全诗格调清新,设语极具情致。如此可以理解为,此番不过是一次后会可期的送别。如果是这样,那这次临别赋诗,不过就是文友间的即兴游戏而已,所以,诗语明快洒脱,读来全无送别诗惯见的凄凄切切。相反,读着诗句,仿佛可以听到诗人面对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时爽朗的笑声。
──隐隐的离愁。美景当前,而好友将别,后会有约,却无定期,心中的惆怅更与谁分说──虽然两人都见识过了西湖的美景,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言外之意就是,林兄你就不想多看几日这六月的西湖吗?此时离去,你就不觉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吗?为什么在送别时,诗人只夸眼前美景,却不著一字留客?想必是留客之语,已经在昨夜说尽。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这西湖美景能留住客人了。原来藏在美景后面的是诗人的离愁──这样解读作者的心境,不也很妥贴吗?
二、可爱深红爱浅红──阅读教学应有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种新理念,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越俎代庖式的课堂教学,无疑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鼓励、尊重、珍惜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更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吃透教材,深研教材是上好阅读的课的基础,但并不等于说老师备课琢磨的有多深,语文课就要讲多深。课堂上,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探究,应基于学生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基本认识。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诠释的“度”,我们不应该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甚至只是对教参复读)强加给学生,以老师的思考来替代学生的思考。
语文教学的深度,并不是炫耀教师自己对教材的见解有多么深刻,角度有多么独特,而是以一双语文的慧眼,去发现文本语言文字的生长点,通过听说读写背的有效训练,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品味、选择、积累、运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为学生推开一扇扇窗,打开一扇扇门,展示无数种可能,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新的问题和猜想,让他们的视野从已知走向未知,从现在走向未来,在探索中成长,在寻觅中获得新生,在发现中找到永恒。课堂上对教材理解深度的“光彩”应该亮在孩子们的身上。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堂是三个孩子的美丽约会:教室中的儿童(学生)、长大了的儿童(老师)和文本中的儿童(作者)走在一起的诗意欢聚。老师、学生因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想象和情感反应,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从而形成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尽管学生的观点有些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谬的,但确是他们自己的、打着那个年代鲜活的个性烙印的理解。课堂上,老师要蹲下身子看学生,尊重孩子心目中的阅读形象与情感体验,保持一份童真,这样,才会拥有阅读教学的童话;要学会中国画留白的艺术,给孩子留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同是一篇《跳水》,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如何正确面对和理性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或偶发事情?如何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立意全面深刻。在课上让学生谈学文后的感受,他们可能仅从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从船长身上受到启发,遇到危急的情况应当当机立断。
生2、我从孩子的行为体会到做事情要考虑后果,不能因一时的好胜,赌气而不顾危险。
生3、我从水手的话中体会到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不一定完全吻合教师所预设的深度,不一定多么全面准确,但这些回答又都是文章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可贵体验。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教学“深入”与“浅出”的相映生辉,“预设”与“生成”的水乳交融。唯如此,面对各具特性的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我们才能更加敏锐地捕捉教材与课堂资源,让语文阅读教学精彩不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