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反思
临高中学 数学组 李媚
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为琐碎,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理解、计算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涉及到作图问题,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性都很差。这两方面都给我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的组织带来了困难。如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科学有效地引导他们,使他们“听得懂,学得会”,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上这堂课的主线是:充分利用图形讲清正弦、余弦曲线的特性,认真梳理好讲解的顺序(包括推导步骤和图象、简图的画法安排),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正确了解有关概念和图象特点。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充分备学生的特点,对偏难繁杂的内容大胆地删减,如:利用正、余弦线作图的方法,将函数性质留待下节课讲解等等,使得教学难度适中,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2、本课开场是通过简易的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采用计算机绘图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处理教材上,先让学生在函数的图象上直接找和读关键点的坐标,从而直观感知正弦曲线,再结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及简单的图象变换等旧知,让学生来探索余弦曲线及其作图方法。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结论到实例的直线型思维模式,一反数学的严格推理论证模式,由浅入深,使我们的学生在思维上易于理解与接受。
尽管课上得比较顺利,但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我认真反思,并在今后不断努力改进:
1、在重点知识的强调上稍快,给学生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不足。比如开头讲函数的图象时,给学生寻找关键点的时间不够;应当多让他们去领悟“五点作图法”的思维过程,而且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他们去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2、时间安排上不够精当。在“师生探索”中给学生作正弦曲线的时间过长,而“学生活动”中给学生作余弦曲线的时间又相对显得短了点。应当反过来,这样学生才能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同时也可避免“变式练习”讲解时间不够和拖堂两分钟的遗憾。
3、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在描述直角坐标系的作法时,说:“作区间上的图象时,轴左边可取短一点,右边可取长一点”。规范的语言应当是:“轴负半轴画短一点,轴正半轴画长一点”。
4、板书需要提高,这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