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优化观察过程,让学生在“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观察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活动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发展丰富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尝试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归纳”等过程,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拿出三张圆片,用重叠的方法观察、发现三个圆同样大小。接着,学生分别在这三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1/3、2/6、3/9,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同时演示并板书相应的分数。 师 同学们,观察这些圆的阴影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经过操作、观察后得出结论: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 生 这三个分数应该是一样大的。 生 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 刚才的实验证明,阴影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用来表示三个阴影部分的分数大小也是相等的。(板书“等号”) 师 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分数,什么在变化,什么没有变? 生 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在变化了,而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 那它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从左往右看,第一个分数跟第二个分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 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了2。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 跟第三个分数比,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 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3。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3,分数的大小不变。 ……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观察,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边讲边板书) 小结: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它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分子、分母发生怎样变化的时候,它的大小不变呢? 学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以上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又回到整体的教学过程,既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同时,获得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经验和方法,很好地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优化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经历或参与了数学活动,并不是就能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数学活动经验仅有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过反思、抽象、概括等数学化、逻辑化的提升,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如果没有了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 教学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共21只,它们的脚共60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一个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鸡16只,兔5只。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设疑:“答案正确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说:“虽然鸡和兔的总只数是21只,但是,总腿数不符合条件。”教师继续追问:“总腿数为什么会少了?是谁的只数少了,或者谁的只数多了?”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因为鸡的只数算多了,兔算少了,所以总腿数少了;每把一只鸡换成一只兔,总腿数就会增加2条;随着兔子只数的增加,鸡只数的减少,总腿数在逐渐增加…… 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成功、失败都是经验。”在上述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发现最初选择的方法不太合适的时候,教师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错误经验,因势利导地把它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结论为什么会与猜想不一致?”在失败的经验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和弊端,进而调整思考的方向与方法,反思方法的合理性,感受验证过程的严谨性,这将是十分有益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走到今天,注重的已不再是结论,而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结论的过程。为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在不同学习阶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徐斌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很好地运用了反思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倍”这一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之时,提问学生:“你听说过‘倍’吗?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倍’?”激活、唤醒学生原有的、内隐的主体性经验,带领学生走向新经验的建构。学生初步理解概念后,再次提问:“你觉得什么是倍?”这一提问,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出“倍”的本质属性,从意义上去理解概念。经过变式比较、运用拓展,临近结束教师再次提问:“经过学习,你认为‘倍’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倍与几个几有关。”“倍是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要回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知识有关,可以用除法解决这类问题”……由此可见,在“倍”的概念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在多个环节中对概念做了不同层次的概括、归纳和反思,从而使学生对“倍”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水平。长此以往,学生便学会了“数学地思考”,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而这便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和反思中累积,让经验的“根”长得更深。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 [2] 张奠宙,竺仕芬,林永伟.“基本数学经验”的界定与分类[J].数学通报,2008,(5) [3] 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