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5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匆匆》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案例之一】
  【研究背景】
  受江口县怒溪乡教育办公室的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委托,于2005年4月8日我参加了怒溪乡教育办公室组织开展的怒溪乡小学语文、数学新课程改革培训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2课《匆匆》。下面结合《匆匆》一课的教学总结一下本人在这次活动中的得与失。
  【情境描述】
  〖片段一〗
  课前,师生作短暂交流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道数学算式:
  80×365;13×365在学生茫然的目光中,引导学生提出:
  语文课为什么变成数学课了?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伊始,看似两道与本课毫不相干的算式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同时,在学生的质疑中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接着,老师再问:这两道算式中哪个数字跟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再看看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学生带着对时间的感悟走向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天地──生活舞台,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语文向用语文的过渡。
  师:一转眼,大家又将面临小学毕业。在小学六年的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只可惜它一去不复返了。
  生2:我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生3:我好像什么都没做,时间就已经悄悄溜走了。
  师:是啊!人的一生确实太短暂了,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转眼就没有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投影出示朱自清简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对时间感悟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反思〗
  此环节在设计上比较巧妙,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方法与技巧。课一开始,首先用两个算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年龄的推算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时间的脚步匆匆,而且一去不复返,直接引入新课,其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及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从整体环节看,此过程时间有些偏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3、合作学习必须“全员齐动”:
  从合作学习的含义可知,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要参与展示,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而这,是针对以往班级授课制中,生生交互面窄的弊端进行创意改进的“匠心”所在。教师课堂组织的力气就必须花在激发学生“全员齐动”上。课堂上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比较沉默、沉寂的小组,参与他们的合作、讨论,以自己的模范示范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课前,教师就应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上下功夫,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气质,现有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尽量往均衡搭配上努力。力争使每个组的成员组成“旗鼓相当”,这样有助于课堂学习引进“竞争机制”,以“小组的荣辱”来迸发学生全员参与与合作学习的激情。
  4、合作学习的成果必须多样化展示,允许在各组启发下的不断修正完善。
  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只展示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更重在倡导小组能创造性地展示学习小组的合作成果。特别希望,后发言的小组能在其他发言小组的启迪下,不断地修正完善原有的决定,不走与前面小组一样的路,力求风格各异,呈现多样化。当然小组推荐的代表在展示成果时,千万别忘了自己的集体,不能把“我认为”老挂在嘴边。
  三、“合作学习”的运用时机
  合作学习的优势不言而喻,恰当地运用它,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机,但切忌滥用。像以上我所举的那个教例就是滥用合作学习的典型,什么时候运用“合作学习”,巧用而不盲目让合作学习的标签满天飞。我想,这就关系到运用的时机问题了。
  用在学生质疑问难的“卡壳”处。
  1、课堂是生成的,学生以自己的心灵世界解读文本,体验生活,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可能会出现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一些“问题”。开放的课堂,学生有可能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我认为此刻,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教学《麻雀》一文时,有位学生出乎我的教学预设,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屠格涅夫是不是缺乏爱心,眼睁睁地看着猎狗一步步逼近小麻雀,他竟然无动于衷,要不是老麻雀及时现身,说不定小麻雀早就成了猎狗的腹中餐了,老师,他为什么不马上唤回猎狗呢?此时,合作学习便到“发威“的时刻了。
  2、用在读写结合的一些训练点上:
  每一篇精读课文,总能挖掘出一两个对学生进行读写迁移的训练点,由于学生的层次有异,如果统一步调要求,势必造成“两极分化,中间膨胀不起来”的流弊。为此,若适当采用“合作学习”,能取得以优扶差,集体受益的好效果。如学了《麻雀》、《猫》、《雪猴》、《鸟情》一组课文后,要求学生“合作创作1~2条的广告语”来呼唤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学生热情高涨,一条条充满了童真、爱心的广告语纷纷出炉,合作的效果明晰可见,课堂学习也因此被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3、用在课本剧的演练上: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适合于让学生表演。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等。这些课文的学习就适宜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合作编成课本剧,小组成员兼导演、编剧、演员、美编等的职责于一身,倾全组之力,再现文本的内容,并能融全组的理解与加工于创作中。这时的合作便能产生迷人的力量,这是“单枪匹马”独干难于企及的。
  4、用在习作的评改环节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改作文的习惯,自改前的互改依然是不容忽视的,而合作,能让小组成员就“旁观者读众”角色解读分析习作,能以“小眼睛”看习作的得与失,提出供参考的修改意见,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习作自改。实践证明,此环节用“合作学习”,效果甚佳。
  “合作学习”给语文课堂送来缕缕清新的风,但一定要慎用,用在“七寸”咽喉之处,她便能“疗效显著”;若滥用,让“合作学习”满堂飞的话,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初衷,反而会带来负功能,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慎用“合作学习”,还原其本应有的作用,让语文课堂不再浮躁,真正实现“洗去铅华见真章”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案例之二】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核心要素,旨在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以人为本”,注重挖掘人本身的学习潜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真诚期盼。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地按照“课标”精神引领自己的课堂,使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
  欣喜之余,我们不禁又发现了,在课堂表面热闹活跃的背后,形式重于内容的现象并不乏见,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运用方面,不管是哪门课程,均在不加甄别地使用。似乎没有用上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就不是新课程意识下的课堂。于是乎,合作学习成了每堂课必备的“特色菜”。君不见,课伊始,教师早将学生的座位排成了“合作型”状,课堂上“四人小组合作合作”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课后留的作业设置上,让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的“时髦”作业也屡见不鲜。合作学习成了当下课堂的“统一标签”。特别是每回听课时,看到四张桌子合并,六个人一组,坐在旁边的那两位同学,侧身坐也不是,正身坐也不是,苦了学生,也别扭了我们听课的教师,真不懂执教者的心里作何感想。难道这样的“排排座”,课堂上的“叽叽喳喳”,几下子的“交头接耳”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遭遇到了误区,请看下面的教例:
  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有如下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写感受,并有感情地读读,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在小组里交流。请学习小组的组长作记录,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待会儿全班交流,同学们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注注,组长记录组员不理解的地方。)
  师(拍拍手,示意停止活动):同学们,我们交流吧,哪个组先来?
  生1:我读懂的句子是“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认为,这句话是作者在为光阴的流逝而惋惜和感叹。
  师:喔,说得真好!(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该生读的这句话。)好,下面全班齐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没有感情可言。)
  师:还有谁想交流?
  生2:我读懂的是“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时光匆匆。
  生3:我读懂的是“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他们告诉我,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师:说得真好,请大家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合作一下,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结合身边的实际,说说时间是怎么流失的,最好能照课文中的句式。
  生:(合作学习)。
  (一分钟后,师示意学生发言。)
  生4:学习的时候,时间从勤奋中流过,玩耍时,时间从懒惰里过去。
  生5: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电视机前过去,睡觉时,日子从梦里过去。
  生6:运动的时候,时间从蹦跳中过去,作业时,时间从本子上过去。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得真好,下面请大家把刚才在学习小组里合作的话写在课堂本上。
  乍看这一教例,老师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环节里教师用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二次还有成果的展示(我们姑且不去评论成果的正确率),似乎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是相当强的,甚至达到了“短、频、快”的程度,可深究一番,我不禁要质疑,这个环节如果不用合作,效果会不会更精彩?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会不会更有“嚼头”呢?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对“合作”一词来探讨一番。“合作”按《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同心协力搞一件工作”。请注意,该注释的两个关键词汇是“同心协力”与“一件工作”。对照这个注释,我们重新审视以上的教例,“同一件工作”──结合身边的实际,谈时间是怎样流逝的。这一点是符合条件了,但“同心协力”却难见痕迹。这个问题靠单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便可解决,就无所谓“同心协力”,更无所谓合作学习。由此来衡量,这是无效的合作学习。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解读“合作学习”。
  一、追溯“合作学习”的渊源及含义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首先倡导并实施的。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改革理论与策略。它将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集体,为完成一个集体任务进行切磋,以达成一致或作出决定。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达到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诸多理念中,最重要当数互动观,它不再局限于师生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关系的拓展上。
  二、有效“合作学习”的要素
  基于对上述合作学习含义的理解,我认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指向:
  任务的确立(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含金量”要高,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且是学生一个人所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借助小集体的协作力量,在小组内分工配合,才有希望突破的。还以《匆匆》一文为例,如若要设计成“合作学习”型的教学,我认为任务指向应该是,举全组之力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有没有对此作出回答,读完课文之后,你们的一致感受是什么?这样的任务确立明确,也易于合作学习的操作。
  2、合作学习应将“刀刃”装在难点的突破上:
  合作学习是通过教师任务的引领,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再进行组内切磋,以谋求对这一指定任务的共识,采取一致的解决行动。动用这些,目的显而易见,是希望藉学生的集体智慧,将文本内容进行“自我建构后的集体再建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得“精华”。因此,合作学习必须为突破难点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片段二〗
  师生静静地共同感受一分钟时间的流逝之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悟。
  生1:我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生2: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啊!时间太可贵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生3:时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现在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反思〗
  营造课堂上的空白,让学生静静的聆听时间的飞逝,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谈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时空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懂得要珍惜时间。
  〖片段三〗
  学生精读第四自然段后。
  师:这么美的句子,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愿意听吗?如果你觉得我哪个地方读得好,别忘了也夸夸我,好吗?(师范读)
  生1:读得非常流利。
  生2:非常有感情。
  师:同学们平常就这么夸人的吗?与人交流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1:老师,我觉得您读得太好了!
  生2:老师,您读得太流利、太有感情了!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读得有感情?从字里行间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生3:我从“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体会到了作者的思考与无奈。
  生4:我从“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这一句感觉到作者太谦虚了,他留给我们这样一篇好的文章就已经是留下了很大的痕迹了。
  生5:“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句话中两个“赤裸裸”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赤裸裸”是指不穿衣服,什么也没有,而后一个“赤裸裸”却是说一个人来到这世界,要为社会、为人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生6:我从“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体会到了作者惋惜时间的流逝,不愿虚度年华。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愿意白白走这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你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试着写一句珍惜时间的经典语言吗?
  生1:珍惜时间吧!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2:珍惜今天,等于抓住了明天。
  ……
  〖反思〗
  新课程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不仅给予学生人文上的关怀,而且特别注重读的训练──齐读、指名读、范读等,学生在读中走个来回,“读中悟,悟后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学生在细细读书的基础上,心中一定有话要说,教师要营造一方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一吐为快,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试着写一句珍惜时间的经典语言的安排更是升华了学生的情感,积累语言,全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9: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