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后记 《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余的情节分析已被公认为现代教法所不取,但是如何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课文,却颇为棘手。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自主感悟人物语言为目,正确估计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感受知顺序,对于文中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如果老师像一味地将“给予的音画”代替“自发的想象”,那么就错过了一次训练孩子想象能力的大好时机。老师只用了一个问题:“西门豹刚来时,看到邺是怎样的景象呢?”就引导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一个个灵动的词汇跳跃在孩子们的口中。而此时,老师也只用了一句话就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回文本,继续其他内容的交流。这样便灵活自然地从课文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广度、高度上来把握教学策略,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