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30 12:33:16
|
只看该作者
二、 整合教材,突出重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还要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建设者。历史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材本身的“点”和“线”的有机联系,还必须注重“古”与“今”的有机联系,因为“今天的事件就是明天的历史”,从而更好地达到新课标所强调的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以古鉴今”的方法和能力的有关目的要求。
在《“伐无道,诛暴秦”》一课中,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本课的重点是:秦末农民战争;难点是: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认知的实际,依据课程标准,为了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本课教学内容整合成三大板块,分别为:“暴秦”——“反秦”——“灭秦”。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我所设计的三个教学板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接,不但有效呈现了秦朝覆亡的前因后果,还能充分紧扣本课主题展开,拓展延伸。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板块一“暴秦”就分析了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板块二“反秦”,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动摇了秦朝“万岁”的根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板块三“灭秦”,分析了在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下,后来起义的刘邦和项羽所领导的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灭亡了,秦朝的农民战争的脉络清晰呈现出来,用简单六个字“暴秦”、“反秦”、“灭秦”概括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可以说是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了一节课的内容,让繁琐变简单了,而且课程资源整合的很精练、很醒目、很准确、很到位。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在全面、具体、深刻理解农民战争的过程中,有效提炼关键词、雕琢语言、丰富词汇、准确表达,彰显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各种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素养。
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在板块二“反秦”的实施过程中,我让学生讲述大泽乡起义的故事,体会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后,我给了学生一个提议——在大泽乡为陈胜、吴广立碑,碑文是:“公元前209年,在这里,他们高高举起‘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帜;在这里,他们点燃了推翻秦王朝的熊熊烈火;在这里,他们昭示了人民群众对暴虐的反抗。”立碑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9页)
为了有效突破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楚汉之争仍然属于农民战争吗?在板块三“灭秦”中出示,引导学生从刘邦和项羽身份的变化以及战争目的的不同去分析战争性质的变化,学生最终是这样有理有据给出答案的:楚汉之争已不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它是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生的战争,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项羽和刘邦此时已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
在以上三个板块的导学中,我按照“以史为据,情从史出,情感交融”的原则,借情移情,以情煽情,以情动情,情感交融,有机渗透,自然联系,在“暴秦”板块中,学生从教师补充的材料和教材知识中,总结出了秦朝的暴政,也感悟到了暴政让人民忍无可忍,不得不起义的历史真实;在“反秦”板块中,学生从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前的对话和教师补充的《史记》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震耳欲聋的呐喊中,体验到了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灭秦”板块中,从秦二世的灭亡、从刘邦和项羽进入咸阳后的表现以及楚汉之争的结果中,学生琢磨出了“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并能够积极做到以史为鉴,以古鉴今,活化历史,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有这些,都逐步促进了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和良好品德个性的养成,真正做到了唤醒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教育。
三、 回扣教材,目标达成
为了回扣教材,有效达成目标,在课堂的最后,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完成以下几个小环节:总结提升、达标检测、课堂评价。在这几个环节中,一是依据板书回扣教学目标,规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把课时的目标整体化、结构化,以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二是根据达标检测情况,总结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三是用中肯的态度和充满希望的语言,以肯定成绩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产生学习历史的愿景和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
由此看来,面对教材,“教教材”不是目的,“用教材教”才是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除了用心与学生沟,用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生的表现之外,整合教材、整合资源进而整合课堂,才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历史课堂结构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