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8 16:02:18
|
只看该作者
《找规律》课标解读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王 昀(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吴淑艳(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定稿)
“探索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律”已经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数数、认识图形、整理20以内加法表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规律的存在。本单元学习的是“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在课程实施中,要提供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一、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规律的含义,探索、表征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1.利用学生对生活中“规律”的感性认识,寻找“欢乐的节日”等生活情境中的人和物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的含义,并通过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重复”这个规律核心,加深学生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2.创设实物图和数字相结合的“重复”规律的数学情境,在“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填一填”等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把什么作为一组”等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描述规律,把握规律的核心,体会规律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建立“数”“形”之间的联系。
3.创设几何图形和数字相结合的“等差数列”规律的数学情境,通过思考猜测、合作交流、操作验证,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发现、表述规律,丰富规律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4.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数组中的规律,拓宽学生寻找规律的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规律的能力。例如,在例4的教学中,先要引导学生观察、交流“90、50、40”等每个完整数组中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即规律,再让学生从加法、减法、数的组成等不同角度寻找、表述、延续规律。
二、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感受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1.通过解决“穿手链”“串珠子”等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新策略“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进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探索规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例5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规律”理解问题,再指导学生结合图采用“找起点”“圈一组”等方法找出规律、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操作的方式进行检验,进而丰富学生检验与回顾的方法。
2.通过开展有趣而多样的练习活动,在独立思考、探究交流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及应用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进行“根据百数表的顺序,填写空格里的数”的练习时,先让学生回顾百数表中每行、每列数的排列规律,再利用规律完成百数表的局部填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丰富学生对数列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探索规律全面、综合、深刻凸显了课标的基本理念,蕴藏着重要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发现;要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合作交流;要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要重视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猜测推理等思维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