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2 19:16:52
|
只看该作者
2.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信息技术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巧设悬念、案例教学、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可以将语文、数学、品德、科学、英语、美术等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事物,将整堂课用一个重点线索串联起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所学的知识是实实在在自己能在生活中运用到的,从而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4.备教学组织形式
井然有序的课堂对提高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备好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关键的一步,因此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
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点亮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告诉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出发点,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枯燥、单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会主动参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学”。首先考虑学生学,再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考虑教师的教,最后学生在新一轮的起点上再学,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例如在教学《画图》一课动手环节,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由想象,设计想象的作品,通过画图工具描绘各种喜爱的图画,慢慢摸索画图工具的使用。若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评选出最优秀作品,给予“操作小能手”称号,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小能手学习。这样通过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总结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注重课内外知识的整合
这里讲的课内外知识不仅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的联系,而是借助非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映射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的手法,计算机构建的虚拟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乃至方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信息技术教学要揭示虚拟世界内部包含的计算机知识却有种种不便,学生有限的知识水平,使得我们的教学只能停留在外部现象的了解上,借助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运用与计算机中的映射的相似表现,使学生将表象的知识提升为深刻的理性认识,如讲解计算机病毒时,利用形象的生物世界映射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分析蠕虫这种具体的生物病毒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了无形的计算机蠕虫病毒的特点,又如在讲授《网上冲浪》时,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联系,教师先留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访问教师自己的网页或课件(局域网)或相应的教育网站,自己解决这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再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统一总结。这样学生兴趣很高,并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与其他学科双赢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独特的实践性、连续性和前展性,其发展迅速,涉及的知识面广,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快,所有的这些都是传统的灌输教学法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照本宣科更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趣,教师只有钻研透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周风平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教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