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 13:10:1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师设计如下片段:
出示例题现实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提出平均分的问题。
提问: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引入:刚才同学们说蛋糕每人分到半块、一半。这样的结果不满1个,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表示吗?你有办法表示吗?
说明: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示时,就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演示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结合直观图说明每份都是这块蛋糕的1/2,以及它的写法和读法。
追问:刚才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学生互相说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认识,理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
提问: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自己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后,在班内交流。
追问: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2呢?
学生联系平均分成2 份的操作,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指出:虽然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上述认识1/2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思维冲突,促进学生体会分数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接着借助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形成相应的1/2的表象,初步体会1/2的含义。最后,学生用操作表示出1/2,逐步建构起对分数1/2的认识。教师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所表示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与概括,完成分数1/2的意义建构,并能做出合乎数学本质的解释。
学生学习数学本质上是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其特殊的认知程序和方式。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研究新的数学内容在其头脑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这样才能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认知冲突,也才能从学习的适切性出发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设置相应的学习通道,让学生或调用已有认识、经验,或借助一类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或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去感知和理解新知识、新方法,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研究儿童的学习障碍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师设计如下:
出示例题,列出算式204-108。
提问:这道题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自己试着算一算。
多数学生会遇到障碍,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交流在计数器上算的过程。教师重点提问:退1时十位是0怎么办?十位上为什么是9-0?
要求:小朋友能把刚才的算法,在心里说一遍给自己听听吗?
提问:现在会在竖式上算了吗?如有问题互相讨论。(学生笔算,并指名板演。)
交流:今天的减法笔算遇到了什么新问题?现在你们又是怎样算的呢?
追问: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是0时要怎么办?十位上再减时用几减?为什么用9来减?
学生学习隔位退位减的困难有两点:一是计算程序上的难点:从十位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二是理解上的难点:十位上减时,为什么用9来减?教师立足学习者的角度,体验到学生的困难所在,先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感知难点,接着采用直观演示让学生“看”会计算,再“说一遍给自己听听”内化计算过程。借助计数器的演示,把抽象的算理和计算过程转化为学生可以看得见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有了合适地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的途径,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了新的知识点。
儿童学习数学总会遇到困难,教师要撇开成年人思考问题的模式,立足于儿童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也就是说,要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入手,考虑儿童认识某个数学新内容时,会用什么方式去沟通新知识与原有认识间的联系,其中学习或理解上的障碍有哪些,要用怎样的方法、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突破难点,获得教学效果。
四、把握儿童的思维方式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师设计如下:
创设问题情景,列出算式25+34。
让学生自己思考口算方法,并在小组里交流可以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25+34的不同算法,一般会有两种算法:(1)5+4=9,20+30=50,50+9=59;(2)20+30=50 ,5+4=9 , 50+9=59。
启发:还有不同算法吗?
提示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几十和几,呈现第三种算法:25+30=55,55+4=59。
教学后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练习时用的还是竖式计算的方法,从个位开始进行口算。教师明显地想以从高位算起来优化口算方法,因为口算要直接说出(或写出)得数,一般从高位算起比较方便。但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法笔算,这一思维方法左右口算的思维。可见,如果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思考,缺少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充分估计而没有预设相应引导方式,那么就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分析和估计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式,可以着重考虑以学生的倾向性算法为依托,实施有效跟进:通过算法的比较、沟通,发现共同之处,都是几十加在十位上,几加在个位上,从而理解可以先加几十、再加几的算法。这样,学习效果就可能会有很大改观。
学生思维通常会依赖经验和习惯,一般不易变换思维的角度。如果教师没有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那么常常会受到学生潜在的排斥。因此,教师必须考虑教学过程、方法是否顺应和如何顺应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路。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思维轨道,使思维流程顺畅。当学生的反馈与我们的期望不一致时,要静心反思和果断应对,而不是把我们认为好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