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说课稿优秀讲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诗词五首说课稿优秀讲课稿
诗词五首1
  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
  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
  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  学  活  动
  一、导入课文: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更是这座诗歌金字塔尖上璀璨的明珠。谁能给我们背诵几首?
  2.师:本课所选都是名家名篇,既有“诗圣”杜甫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又有孟浩然和爱国诗人陆游做客农家的田园风情;既有《渔家傲》苍凉悲壮的英雄气概,又有《浣溪沙》“谁道人生再无少”的意气风发。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感受这些诗词的独特魅力。
  3.介绍杜甫情况及作品背景。
  二、诵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学生诵读课文,参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见板书设计)
  2.对重点词句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行文的精彩和他博大的胸怀。
  3.指导学生背诵此诗。
  三、课堂讨论
  1.组织课堂讨论:结合杜甫的身世,谈谈你对这首诗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让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他的博大胸怀其个人思想境界的必然结果。
  2.学生代表发言,通过讨论,认识到杜甫推己及人的胸怀是他从小所受教育、家庭的熏陶及个人思想境界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文思路
  第一段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段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段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
  附1.诗歌基本常识
  (1)诗是古代运用最广的有一种韵文,门类众多,体式纷繁。如以句式言,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以体裁言,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律体等。简而言之,可大致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诗词五首4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23日
  一、课程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树立起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  学  活  动
  一、背诵诗词
  1.抽几个学生当堂背诵诗词五首。2.和全班学生一起背诵,必要时给以提醒
  二、默写诗词
  抽学生到黑板前默写《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渔家傲》和《浣溪沙》。
  三、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点评
  四、字词积累
  1.要学生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塘坳  丧乱  突兀  具鸡黍  场圃  就菊花  鸡豚 燕然 未勒
  附2 (2)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两者相对而言。唐人把不讲究平仄、不要求对仗、押韵较宽松、每首诗的句式和句数没有严格规定的诗歌
  统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和古风。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古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着眼而界定的一个诗体概念,不能以某诗产生于唐代以前或以后来判断它是否属于古体诗。唐宋以来的诗人,除写近体诗外,也时常写些古体诗,如杜甫的《北征》、《羌村三首》和孟郊的《游子吟》等。
  (3)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在句数、句式、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它按句数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律诗两句为一联,第一、二句称首联,第三、四句称颔联,第五、六称颈联,第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它的句数必须是双数。
  2.词的基本常识
  (1)词是由诗歌和音乐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格律诗,盛行于两宋。词在早先的职责是充当乐曲歌辞,用来歌唱,大都为配合乐曲而作。唐、五代时多称为曲子、曲子词,宋朝以后才习称为词,又称为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
  (2)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渔家傲》、《浣溪沙》等,每个词调都有其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段落也有数种,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为三叠或四叠,其中以双调者为多,通常把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前阕或上阕,把第二段称为下片、后阕或下阕;词的句式或整齐,如《浣溪沙》,或参差,如《渔家傲》,但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
  课后体会 诗歌的讲解不可以太细,只要对较难的字词做分析,让学生大致了解,把重点放在反复复诵读上,在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和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基本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13:54 | 只看该作者
诗词五首3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22日
  一、课程目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树立起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
  2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  学  活  动
  一、讲解词的基本常识及作品背景
  1.讲解词的基本常识。(见参考资料2)
  2.介绍作者范仲淹的基本情况,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理解词意,体会其风格(
  1.范读两篇词,读出感情。
  2.让学生生诵读两首词,理解词意。
  3。指导学生初步体会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三、分析《渔家傲》,
  1.师:本词上阕写景,首句“塞下”二字指明地点,茫茫戈壁为全词提供了一种雄浑的背景。“秋来”二字说明时间,秋风萧瑟,令人心寒。“风景异”之“异”总领下文。中隔“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雁无留意,可见萧瑟与荒凉之甚。紧接着,风景异之表现:号角凄厉,重重关山,落日孤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什么特点?
  生:从时间到地点,从“风景异”到“衡阳雁”,作者刻画的力度在逐步加深和递进。  
  2.师:下阕抒情,作者所抒情感中有着内在对峙和矛盾。如“浊酒一杯”,举杯浇愁,思乡心切,“家万里”,可是家却在万里之外,这是一句话内部的对峙。
  请在文主丝盅其他类似的词语。
  2.细读上阕,思考回答:“燕然未勒”,封狼居胥,建功心切,“归无计”,有家难回,遥遥无期,同为一句之内的对峙。
  3.师:把这二句合起来看,思乡与建功恰恰是一对矛盾,这是句与句之间的对峙。这种对峙的结果便是末三句,悠悠羌笛之哀婉,离乡将士之难眠,白发征夫之泪水,凄凉悲壮,令人震撼。
  四、体会《浣溪沙》的思想感情,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相比较(
  1.让学生谈谈《浣溪沙》的思想感情。
  点拨:本文是写雨后游兰溪,虽也有“萧萧暮雨”的凄冷意境,但总体上作者的心境是闲散自在的。
  2.师:“谁道人生无再少?”的反问句反映了作者的何种心态?  
  2,生: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情感,反用白居易诗句之意,又表现出作者的达观心态。  
  3.师:这篇词中作者与《记承天寺游记》的心境有何不同?  
  3.生:《记》中作者心里愤懑寥落,而此诗中作者闲散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1:13:49 | 只看该作者
诗词五首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9月21日
  一、课程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不同形式,了解其特点。
  二、教学策略: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阅读中把握语言风格,体味诗词意境。
  引导学生超越时空,与古代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  学  活  动
  一、介绍诗歌常识,讲述作品背景
  1.讲解诗歌的基本常识。(见参考资料1)
  2.介绍作者孟浩然和陆游的基本情况,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二、诵读课文,理解诗意
  1.播放背景音乐,范读两篇诗文。
  2.让学生生诵读两首诗,理解诗意。
  3.要求学生默写。
  4.抽学生描绘性复述诗文的内容。
  三、比较阅读两篇诗文,
  1.师:这两首诗都说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生:二者都叙述了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使人留恋的田园风光,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师:这些内容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生:可以从“故人”、“客”、“田家”、“农家”、“邀”、“留”、“待到……还来”、“乘月……扣门”等词汇和句子中判断出来。
  3.师:在具体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时候,二者有何不同?
  生:从两诗的颈联上可以看得出来,一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一种开窗畅饮、款款叙事的恬静画面;一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是一种击鼓吹箫、新奇亲切的热闹场面。
  4.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诗歌的基本知识,二者分别属于哪两种诗歌体裁?
  生:《过故人庄》是五言律诗,《游山西村》是七言律诗。
  5.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二者又有何差别?
  点拨:前者纯粹用描写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使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都很平实自然;后者虽然也是描绘农家的景色和风情,但在形象的描绘中,又多了一些哲理性,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已成为今天人人熟知的名句,它明写跋山涉水、往复回环的进山历程,实际上暗喻人生总有峰回路转时的哲理。
6.我国古诗中象这样具有哲理意识的诗句还很多,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再说说它们各自包含了什么思想?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课后体会】 诗歌的讲解不可以太细,只要对较难的字词做分析,让学生大致了解,把重点放在反复复诵读上,在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和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风、格律诗和词的基本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