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二八年级语文生命之舟说课稿讲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9:5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二八年级语文生命之舟说课稿讲课稿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2. 体会电视解说词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文体常识:

1. 作者简介:梁家新,著名记者。

2. 背景资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

。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

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3. 题目解说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

一万七千多人。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

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主题分析:

本文通过报道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动人事迹,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

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结构分析:

本篇电视解说词按导语、主体和结语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湾溃口,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第二部分:(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10段) 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结构图表如下:



写法分析: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这则电视新闻除了具有一般新

闻所具有的迅速、真实、简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

1.

声画合一。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

画面是“画龙”,解说词可以说是“点睛”。所以,解说词不是独立文本,它和画面、音响一起,为表现同一主题,各

尽其能、互相配合。这则“解说词”巧妙地与“电视画面”紧密配合,不仅体现出电视新闻视听合一、声画对位的特点

,而且对画面进行补充、提高、延伸,赋予画面更深刻的思想,帮助画面正确、完整地表达事实,使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更强。

2.

采用时间顺序来展开报道。按时间顺序写,结构紧凑,能给人以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感,从而引起人们对

事件的极大关注,更好地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3.

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播给各种观众听的,它的用词造句必须清楚明了,使观众一听就懂。

这则新闻中的“解说词”就是大众化、口语化构成的播音稿。

4.

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电视新闻解说词的长短受画面长短的限制,按正常构播音速度计算,每秒播出3~4个字。在

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观众说明“六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还要服从画面的需要,遣辞造句

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则新闻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其中包括许多传神的词语及一系列准确的数字,“缩龙成寸”,有效地

表达了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则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江泽民同志就曾对小江珊获救的镜头作过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

凰卫视等3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了记者冒死怕摄勇救小江珊的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9:59:54 | 只看该作者

一. 1. 2. 略 3. C 4. A

5. 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视想性、即时性。 6. 略。

二. 7. 表示语言省略,所说的话没有全部写出来。

8. 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是为了突出冲锋舟向小树靠拢的艰难。

9. 更能写出救人场面的惊险,能使报道更吸引观众。

10. 因为这些舟船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9:59:5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之舟》

一. 知识积累

1. 解释下列词语。

(l)感人至深:

(2)同期声:

(3)率先:

(4)肆虐:

2. 辨字组词。

暮( )洲( )梭( )逐( )虐( )

幕( )州( )俊( )遂( )谑( )

3. 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水和矿物质盐类, 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 也参与躯体的组成, 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不管 并且 但是 B.即使 而且 但是

C虽然 而且 但是 D.如果 而且 那么

4. 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



A你是酷暑里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5. 这篇课文是一则电视新闻,结合前面所学的消息和特写,你能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吗?作为电视新闻,它最主要

的特征是什么?试结合自己看过的其他电视新闻来说一说。

6.

这篇课文,通过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解放军、武警战士英勇救人的一幕幕场景,而且,在采用以时间为叙述顺序的做

法上,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很相像,试着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中用具体时间段来描写场景的段落,这样的描写

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二. 强化阅读

同期声。(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

凌晨3点多钟,冲锋舟上的呼唤有了回音,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空军高炮五团二二五营战士苟峰。

同期声。(施救过程中的现场声,使劲、慢点……)

凌晨5点多钟,二号冲锋舟在救起十二位战士群众之后,向溃口处一片歇满战士、群众的树丛靠拢。行进之中,冲锋丹上

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淹到她的腰部,情景十分危急

同期声。(施救人员大声叮嘱小孩:千万别动,千万别动……)

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

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同期声。

到2号上午10点,二号冲锋舟共救起六十四人,截止到2号下午4点,共有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轻舟进入簰洲湾内救人,共救

起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7. “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8. “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为什么这里把距离写得这样具体呢?

9. 报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声”,这有什么好处呢?

10. 当地群众为什么把这些舟船称为“生命之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