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3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列入语文教学的目的。大纲指出: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识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大纲先后有四十多处从听说读写诸方面提及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要求,强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要从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入手。心理学认为,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自动化”,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作用。中外教育家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认为,如若缺乏内驱力,则习惯不巩固;习惯不巩固,则学习等于零。他把一切的学习都归结为习惯的形成和习惯的巩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则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的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呢?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
如: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的说了一件事:那天在轮船上,晚餐后,同学们都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玩去了,过了一会儿,没经任何人提示,也没任何人要求,该做功课的时候了,那个老师的孩子就独自到船舱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的开始学习起来——带队的老师感慨道:那就是习惯。
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哪些呢?
1、查阅字典的习惯
叶老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该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它形象地论述了宇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乃至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还要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让学生们体会“无声老师”的作用。低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工具书是字典,教师应极力下功夫,让孩子们把对老师的依赖部分转到字典上,让孩子们感觉到“无声的老师”给他们带来好处。比如,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查生字词;在课堂上,字典是必备的,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多音字,多意字,同音字等加入到字典行列,老师少说,学生多动手,再加入些比赛的形式(看谁的速度快,在字典上理解得多)重在习惯的养成;在课外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难以理解或者不会写的字、词,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查找工具书;对于低年级老师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要求学生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对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科学求实的治学态度也是大有裨益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36:31 | 只看该作者
4、勤动笔、善积累的习惯
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叶圣陶说过:“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大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在写得多么生动,而在于“我手写我心”。日记要有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逐渐的读书笔记,摘录抄写,积累知识,丰富语汇。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记随笔的习惯。要求学生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
5、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良好的阅读有哪些内容,一般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②一边读一边想;③认真做读书笔记;④经常使用工具书。阅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那是必不可少的,高尔基说:“书籍就是人类的粮食,阅读是又需强调做到:多读,精思,博览,有意识积累。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时就课文中涉及的某一问题会产生强烈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动机。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籍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定期地、不断地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如卡通、漫画、儿歌、童谣、童话、故事、文学作品、好的画报及浅显的五言古诗等,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组织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促使教学成果的应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1、强调作用   教师要讲清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2、明确目标     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有巨大的导向性和动力性。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过程就是语文学习习惯与语文特性相融合的过程,并在学习中树立习惯意识,努力克服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要求具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定要有具体要求。首先,这几种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都要具备,缺一不可。其次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情来确定一种或几种自己欠缺或不足的习惯来着力培养。第三每一习惯中又都有度的不同差异,学生因人而定。第四学生要有一个具 体可行的达标计划。   
4、严格督导   习惯的形成非一夕之功,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时务必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一招一式人手,从一点一滴抓起。开始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出现偏差及时给予指导,直到行为方式固定化。   
5、坚持不懈  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所以培养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否则良好的习惯之舟就会搁浅,甚至倒退。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孩子将受用终生。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36:24 | 只看该作者
2、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百遍胜于五十遍,二百遍胜于一百遍”这都是古代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个年段必须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推荐了优秀诗文背诵的具体篇目。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低年级就占了大部分,几乎每篇课文都要求背诵,低年级的课文篇章短,内容新,插图美,这样的编排有利益孩子们的朗读、背诵训练。只有反复诵读、熟读,才能有助于培养语感,蓄积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游戏,动作,来进行指导。如:《静夜思》一文教学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通过图片观察作业的举动,理解“抬头”,“低头”,再通过表演动作进行背诵,这样孩子们易懂,易背。在《四季》一文中,制作青蛙,雪人等头饰上台游戏表演,激发兴趣,进行背诵。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及时纠正和表扬,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3、独立思考的习惯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可见思之重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脑筋。多想问题,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毛泽东说“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会懂得。”这就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学与思的辩正关系。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线为面,合面成体,构或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复习、巩固,学而不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提高、升华,学以致用。然而,学生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他们不能将学思结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味地唯师、唯书,人云亦云,因而鲜有真知灼见。例《赤壁之战》中,描写曹军沿江布船“首尾相接”,学生大多不假思考,解释为首和尾接,果真如是,北方土卒晕船问题能解决吗?又怎能在舰上跑马?经过独立思考,又找出《三国志》、《三国演义》深入探究,才拨云见日,得出正确答案:首和首、尾与尾并排连接。
由此可见,“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学习动脑筋,勤思考,益处颇多。徐迟的《黄山记》, 写登黄山最险处鲫鱼背时“稍栗”。很多学生囫囵吞枣,把“稍”作“稍微”或“渐渐”解,这就和前文“最险处”相矛盾。通过研读,查阅字典,独立思考才得出正确结论,“稍”是“非常、最”的意思。正如唐甄在《潜书》上说的“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2 18: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