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7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一位教师在其博客上描述了自己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的困惑。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教师没能吃透教材所致。下面是这位教师的课堂描述:“圆的周长”这个知识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课时的重点是圆的周长计算,难点是建立圆周率的概念。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课前除了布置学生预习,还让学生精心准备实验工具,如细线、圆形物体、刻度尺、三角板等。为了使实验科学、顺利地进行,首先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出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和周长长度的方法,如滚动法、线绕法等。清楚了测量方法,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在同一个圆里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即在同一个圆中周长与直径的比值(c/d)。很快有9名学生举手示意,通过实验完成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我心中暗暗窃喜,惊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为自己精心的预设而得意。但是,当我一一检查后,心里凉了大半截。原来,完成的学生中有8名学生得到的c/d的比值全部是“3.14”。(课后经调查得知,同年级平行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种现象)是偶然?是巧合?还是别的原因?……
其实,通过对“割圆术”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要找到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主要是基于“直线测量”的需求,即线段长度的测量可以直接由测量工具得出相对精确的数值,而弧线长度的测量却需要借助外在的辅助手段,如此难免会存在误差。为了避免测量上的困难和误差,人们才有了通过测量直径或半径间接得到圆周长策略的产生,圆周率因此才被发现。但是,这位教师因为未能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因此教学时绕开了这一关键性问题,不但自己“不知其所以然”,而且也“殃及”了学生。
余文森教授对于有效教学曾有这样一段论述: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又能“动”得好呢?关键在于教师思考为什么要让学生“动”。教师有了这个认识基础,学生就会“动”得有序,课堂教学追求的就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其次要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或自主交流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教师应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我认为,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而言,余教授的这段论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即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否则情境就会“神散”,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也妨碍学生弄清楚某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