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悠悠    时间: 2009-12-6 14:06
标题: 小学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一、 语文教学的困惑及走出困惑的途径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课文已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也经常听到一些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遇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
  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少慢费差"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和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笔者认为,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在实践中真正提高能力。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方式,笔者试谈谈语文教学中该活动方式的意义及要求。
二、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 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过去在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照本宣科,全面繁复,点滴不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都是不熟悉的,现在老师借着编演课本剧的东风,趁着学生兴趣盎然的劲头渗透有关的戏剧常识,学生乐听、爱听,也会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需要编演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研读下来,同时因为编演的需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寻求相关的资料来充实课文,弥补不足。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主动、积极,而且有了一定的深度。
  2、 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得到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如编演《小马过河》,小马的语言就要突出它的天真、活泼的味道,词句、语调都很讲究,从而能体现出这样一个“涉世未深”的形象。当然,没有认真分析反复推敲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是不能编演好的。
  3、 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
   改编课文成剧本,还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因为课本剧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如《雷锋日记》中"雷锋出场"一幕:雷锋坐在宿舍的椅子上,正拿着针线认真的缝补袜子,学生在这无声的出场中,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和动作,但这一“捏针、缝补、咬线头”这一系列动作特写镜头把雷锋“勤俭朴素的”品质表现细致生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学生如能做到,也就说明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对人物的性格作了准确的把握,同时通过其他途径对雷锋其他情况、事迹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肯定,学生已具备了把语文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的能力,已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4、 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家。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例如,在课本剧表演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有关雷锋的故事、日记、以及其他的影视资料,这样对这位离我们这代孩子生活年代有些距离的“雷锋叔叔”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排练时,要求表演的学生把影视剧中的雷锋叔叔形象作为自己创造的形象的参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如:雷锋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他走路的姿势都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的,说话又要是干净利落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表演时随时随地的体现出军人形象,这对一位从未参加过军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在不断的模仿、训练、交流、磨合、创新中体现出较好的表演效果,既把握了人物的外在形象,也对人物内涵进行深度剖析,也提高语文、表演等多方面的素质水平。
  三、 编演的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为导、选、读、编、评六步,每一步相应有具体要求。
  导 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在兴趣,但编演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对整个编演过程的难点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克服畏难情绪的做法,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所看到的优秀小品,如平时电视台曾播过的小品,简单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激起学生对编演戏剧的兴趣,更好地进入编演活动。
    选 选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选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选用的课文篇幅如太长,也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层次,因为初中学生语文实践水平较为有限,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读 要改编课文,就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需引导学生读。一是读戏剧,明格式,使学生了解编演的相关知识基础。二是读所要改编课文,要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例如我们在编写“雷锋”这一位人物时,就必须引导学生研究他的性格的内涵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确只有摸清楚文中人物性格及产生其性格的社会背景,才能使需要编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可信。
  编 在学生编写课本剧时,存在着一个毛病,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无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冗长罗唆。应让学生明确:1、改编时可适当增删,无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


作者: 往事悠悠    时间: 2009-12-6 14:06
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雷锋日记》里的雷锋和战友活动的空间主要分为宿舍和火车站代替。宿舍可用课桌椅,另加简单的脸盆和茶杯进行布置,火车站可用画面背景来衬托 。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3、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要安排汇演或竞赛,选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评 1、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2、评课文。编演后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层次,此时,可提出几个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小学生编演课本剧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尤显重要。当然,教学实践效果欠缺之处极多,咬编演出一幕好的课本剧教师所花的精力是相当大的。但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学生极感兴趣,并且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也较显著,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妨试一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