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质课《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7:4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比尾巴》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册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比尾巴》。课文可分为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动物尾巴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课时的授课。下面我从教材、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比尾巴》这篇富有儿童情趣的儿歌,共有四个小节,一、二节和三、四节在结构形式上是一样的,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  让学生通过朗读儿歌去学习识字和发展语言。本节课的设计,我把整个阅读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中来进行,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去学习,去探索。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本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巩固12个生字,读好问话的语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贴一贴等方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三者相互综合与渗透。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三)教学重难点:
1.读好问话的语气,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问号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学生只有读好问句的语气,才能更好地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动物图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新活力的。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的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征,结合课本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来思维的。”因此,在巩固识字、朗读课文环节,我主要通过图片、课件、动画、教师示范等直观的形式来教学;
2.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载体,将问号读法的学习融于富有趣味的游戏中;
3.引导发现法:培养学生在问号读法的学习中自主探究疑问句的读法 ,掌握学习方法;
4.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境活动,让学生走进情境,激发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以上四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在教学中我把演、说、读、贴等活动引入课堂,使同学们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等方法,主动探求新知。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情境活动,导入新课
一上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活动:
师说:1、2、3,摸摸你的头;生说:1、2、3,摸摸我的头;
师说:2、2、3,摸摸你的鼻子;生说:2、2、3,摸摸我的鼻子;
师说:3、2、3,摸摸你的眉毛;生说:3、2、3,摸摸我的眉毛;
师说:4、2、3,摸摸你的尾巴:生说:4、2、3,摸摸我的尾巴。
由学生摸没摸到自己的尾巴从而揭示课题:《比尾巴》。再这样谈话激趣:“小朋友们,森林王国的“比尾巴”大赛有哪些动物参加了?”使学生进入了生动活泼的童话世界中,从而调动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
第二环节:共同探讨尾巴的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学习上主张“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经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步:初读课文,引导发现
这一环节让学生先观看CAI课件,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看一看、圈一圈的学习方法发现新知,了解参加今天比尾巴大赛的动物的名称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又想对它说些什么?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步:摘苹果游戏,巩固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必须不断地在教学中显现,让学生加强记忆。在这个环节中采用摘苹果游戏等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巩固识字。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来巩固生字词。
第三步:读中探索,突破难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置从一年级学生爱探索、喜欢尝试的特点出发,通过动画、声音等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评价比较中发展思维,主动探求问句的读法。
1、首先课件出示六个问句,引出“?”号,根据课件录音,观察老师的表情读出语气。
2、将问号读法的学习放在具体的情境中 ,分散了问号朗读的难点;让学生试说几句问句,再请几个学生读问句,并鼓励其它同学参与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使学生在评价比较中掌握问句的读法。
第四步:课间活动,活跃思维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好动的特性设计了课间活动这一环节,听儿童歌曲〈比尾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学习。
第五步:趣味对读,感悟理解
新课标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而丰富的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随着课件展示出动物图片,我设计让学生看图对读课文、分组读、一问一答、三问三答、动作表演读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想象,在“看”和“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识字与朗读能力,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创编儿歌
儿童心理学指出:学龄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以活动性游戏为主。为了检查学生对动物尾巴的掌握情况,结合课后“读读画画”的习题,设计了创编儿歌这一环节,从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使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开放、更有活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首先课件出示一组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老师相机讲解:鱼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牛的尾巴可以赶蝇子。再引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编儿歌,加深难度再用三问三答的形式创编。最后课件出示创编的儿歌让学生齐读。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时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板书,通过学生找出参赛的动物相机板书,形象直观,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10.比尾巴
猴子     兔子     松鼠     鸭子      公鸡     孔雀
长       短     一把伞     扁      弯      最好看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整节课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前提,游戏为载体,朗读为主线,层层推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7:48:5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比尾巴》从备课到上课,我始终抓住两个重点:其一、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其二、创造快乐课堂,力求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我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操作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读”、“悟”。
    1、重“读”----读为主线,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读是常用而重要的方法,也是主体自身的语言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我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这个“读”是包括学生主动地读书、思考、练习等各种形式的语言学习活动。创造了一切条件让学生多读、多实践。在读中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从而使学生在读中内化语言,提高能力,掌握读的方法。
    读有层次性。体现在从读好一个问号—一句话—一段话—全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读的活动,使学生读懂、读会、从而会读。
    读有多样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自由读、齐读、比赛读、师生对读、拍手读、带上动作表情读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读的活动,使学生乐读、愿读,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读有综合性。整体把握立体推进读的过程,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用读加以贯穿,使教学过程成为纵横交错的具有综合性的读的实践过程。
    2、重“悟”——情为动力,多法结合,整体体验。
    低年级学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对语言的学习主要习惯于直觉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活动过程——-“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直接地、全方位地、整体触摸语言现象,让学生在"悟”中自得。
     以情促 “悟”。“悟”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里我主要通过挖掘语言材料的情感因素,以教师之情显现文中所载之情,激发学生心灵之情,使三者水乳相融。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时,我适时进行了范读,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情、动作、神态,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智的启迪。
     多法导“悟”。在探究动物尾巴的特点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读、画、问、说等,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真切地多角度多层次的领悟。
遗憾的是这一节课下来,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1.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造成生字书写没有完成;2.之前设置的“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由于学生课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大多学生都不知道。鉴于本课语言的特点,拓展部分的内容,可以设置为:读写结合,迁移创新。即给学生提供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进而实现语言的再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5 17:48:28 | 只看该作者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 继续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一个笔画“撇折”和两个偏旁“八”和“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写好3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句,体会童谣的韵味。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做游戏了,快拿出你们的小手,我们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嘴巴,摸摸你的大眼睛,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小尾巴。2、你们有尾巴吗?(没有)对呀!我们人类是没有尾巴的,但有许多小动物它们有尾巴呀!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尾巴大赛呢!(板书:比尾巴 生跟师读课题,注意“巴”读轻声)
二、游戏复习生字词:
1、你们想去看看吗?但是,小动物们说要考考你们,你们过关了,才让你们观看呢,下面开始闯关:第一关:生字关
比  尾  巴  短  把   猴   松  鼠  扁   最  公  鸭
  (1)指生读    (2)齐读
2、第二关:词语关
  比尾巴   长短    猴子   松鼠   好像   扁扁的  最好看
  生开火车读———你们真棒,小动物们表扬你们了,说快来看我们比赛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1、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呢?
(1)四生每人一节范读一遍
(2)说话练习:今天,来参加比赛的有(  )(  )和(  )
生答师板书:猴子          公鸡
            兔子          鸭子
        松鼠          孔雀
2、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兔子和松鼠比赛的情景吧。请各自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
     (1)生自读1、2小节
     (2)认识问号“?”和指导问句的读法(问号像小钩子,碰到它时要语气上扬,就像读二声一样)
@1、出示:“谁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知道这个像小钩子一样的符号叫什么?(问号)
         带问号的句子叫问句,读问句时要注意声调上扬 (师领读两遍)
   师:“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回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
(猴子----重读)
3、仿照这样的语气读读1、2小节
生:自由读课文。
师:下面请四人小组比赛,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生:(比赛读)
师:谁能来读读这两个小节。
生:(范读课文)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正确。
生:他读得很棒。
4、练读问句
师:我觉得他读得最棒的地方就是读好了问句。请看1、2、3句最后是个问号,这是三个问句,虽然咱们第一次是学习问句,但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问句,比如说:“今天中午你吃饭了吗?”谁能再来说一个问句。
生:今天早上你吃饭了吗?
生:今天晚上你吃饭了吗?
师:可以。谁能来问个不同的。
生:你好吗?
生:你上班了吗?
师:谁还想问?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同桌互相问一问。
生:(同桌互相问。)
师:问句会读了,谁能再来读读这三个问句。
生:(指生读课文)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呢?
生:(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咱们一起像他这样来读一下这三个问句。
生:(齐读课文问句)
5、男女对读——齐读——加动作读——拍手读
师:下面咱们男、女生进行一次比赛,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第二小节。
生:(读课文)
师:女生读得比较优美,男生读得比较响亮。如果一起读肯定更好,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课文会读了,如果要给这两个小节加动作怎么加呢,你先试着加一加。
生:(试着加动作)
师:愿意加动作的站起来咱们一起加动作读。
生 :(加动作读)
师:这是一首儿歌,可以唱,也可以拍手读,这节课咱们先练习拍手读。先听老师拍第一小节。(拍第一小节)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拍拍这两个小节。
生:(一起边拍边读课文)
6、谁愿意把猴子、兔子、松鼠比尾巴的结果告诉老师?你能背给老师听吗?
师:课文你能背过了吗,请你自己背一背。
生:(试着背课文)
师:能背过的站起来一起背。
生:(齐背课文)
7、交流汇报,小节板书特点
师:课文背得不错,谁知道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生:猴子的尾巴很长,能缠在树上。 ( 板书:长)
师:对,兔子的呢?
生:兔子的尾巴很短。         ( 板书:短)
师:松鼠的呢?
生:松鼠的尾巴像把降落伞。    ( 板书:一把伞)
8、学习3、4小节(自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动作读——拍手背)
师:他们三个比完尾巴了,还有哪些动物要比尾巴呢?
(1)、下面同桌对读3、4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师生合作读
师:大声告诉老师谁在比尾巴,结果如何?
生:汇报  师板书:( 弯   扁   最好看)
师: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生再次看书插图——孔雀图)
    圈出并问谁能用“最”说句话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加动作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小朋友读的最出色。
生:(加动作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动作加得也很好,相信以后咱们班肯定能出现许多小演员。下面咱们拍手来背一下这两个小节。
生:(拍手背课文)
9、小结:看了小动物的比尾巴比赛了,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了?黑板出示:填空
猴子的尾巴(       )      兔子的尾巴(       )     松鼠的尾巴(      )
公鸡的尾巴(      )    鸭子的尾巴(     )   孔雀的尾巴(    )
这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不能伤害他们。
四、课间活动    听《比尾巴》歌曲  小声拍手跟唱
五、写字指导
  师:同学们课文读的很好,生字写的怎么样,有信心写好吗?
1、师出示三个生字,读一读,会组词吗
2、认识三个字里的新笔画:撇折
3、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4、指导书写,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六、拓展延伸:续编儿歌
  师:除了这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呢?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这些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特点,人能像课文中一样,自己编一句儿歌吗?   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比如:谁的尾巴粗,老虎的尾巴粗。
生:谁的尾巴细,老鼠的尾巴细。
生:谁的耳朵大,大象的耳朵大。
师:你能想到别的地方,非常聪明,这样吧,你们愿意说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地方,比如眼睛、耳朵。
生:谁的鼻子长,大象的鼻子长。
师:说得不错,谁能比他说得还多呢?
生:谁的耳朵大,大象的耳朵大。谁的脖子长,长颈鹿的脖子长。谁的尾巴长钩子,蝎子的尾巴长钩子。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生:我去动物园看过,我还从《动物世界》上看到了。
师:你可真会学习,从电视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向他学习。谁能再来说一下。
生:谁的牙齿尖,老鼠的牙齿尖。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老师非常佩服大家。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也成了小作家了,回去以后小组四人把儿歌连起来,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
 七、 师:小朋友的儿歌编得真不错!我们都已经编出一首新的《比尾巴》啦!小朋友,世界上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他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小好好学习,去探索大自然更多奥秘好吗?

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    长                 公鸡      弯
             兔子    短                  鸭子     扁
             松鼠    一把伞              孔雀     最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7: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