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22: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迅猛地开展。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由此可见,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的可取的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但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先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滥用多媒体设备,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成绩,而且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尚有不足,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媒体教学应遵循认知规律,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要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指导,它同样也遵循人类认识基本规律。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由于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例如:高中的立体几何内容是安排在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的,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具体表现在遇到几何问题时,学生不会识图,有些学生甚至看不出空间元素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不会合理作图。为了解决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薄弱这一难题,教师有时不得不借助一些立体的框架模型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立几”模型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这是因为三维空间的框架模型与二维平面上的空间直观图毕竟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用框架模型辅助教学的负面效应是,造成学生对模型的依赖性,制约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个以正方体上下底面中心连线为轴旋转的正方体,我利用这个旋转正方体制作了一些CAI课件,试图通过引进电脑动画技术来解决立几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在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也会经常教导学生,要让图形在纸上(或脑中)运动起来,但是学生从来没有看到,教师是如何让一个立体图形在黑板上“动”起来的,那么,怎能苛求学生具备这种动态作图中动态设图的能力呢?学生此时的认知体验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一系列的静态图所无法给予的。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个别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入到新课,从概念到规律,从举例到课练,均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但思考得少,只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空间,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滥用,让学生看了“电影”。一些教师将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例题解题步骤完完全全展示在屏幕上,虽然增加了课堂容量,减少了教师书写的难度和笔误,但学生不能从老师一步步书写中体会到解题的思想,由于时间短,学生思考的时间缩短,看了热闹,往往印象不深,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就如我们在通过多媒体演示函数y=sinx的图像的作法后,再让学生利用“五点作图法”独立作图时,许多学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上课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应明确知道,多媒体教学既然是一种教学过程,当然也应遵循认知规律,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只注重媒体研究,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否则,则会造成由原来的“口灌”变为“电灌”,“穿新鞋,走老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22:23:16 | 只看该作者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CAI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多媒体,授课时应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学生中去,讲课时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多媒体和黑板要充分结合。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演算的做法,将会事与愿违的。黑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知识、经验和体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地方,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集体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应与课件做到恰到好处的结合。

应该看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个辅助。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手段,那又是对教师教学的辅助,其价值和意义又在其次了。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有不利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22:23:12 | 只看该作者


二、多媒体课件开发必须注意科学的实用性

几年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由于大多数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在摸索阶段,故一方面在一些课件中存在“单一化”、“文字化”、“过量化”等现象,使得一些不必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被搬上了屏幕。有个别课件只起到板书的作用,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课件过于追求“系统性”,集板书、过程、练习为一体,形式单一。只能“我做我用”,没有实用性。要使多媒体软件能够“制以致用”,必须根据教学中一些难点、重点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形式,即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最能体现计算机技术优势的部分,设计和制成若干模板,这些模块好像积木一样,由任课教师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我曾看过一位老师做的课件,在他的工具箱里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规、时钟、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等,且这些元件还有一定的智能性,例如:量角器能测角,时钟随时可以察看时间等,教师在用时只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出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就可以运用自如。设想,若我们能将高中数学各节所需突破的重难点环节均用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只需调用再进行重组,将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宗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一些学校、一些地区的“好课”评比中,把“是否使用了电脑”作为评比标准之一,使得教师不管是否需要电脑来辅助都用上了电脑。“把电脑搬进课堂就是电脑辅助教学”是对“电脑辅助教学”的误导,不可取,这甚至让电脑操作水平还不太高的教师闹出一些笑话。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过多扰乱学生注意力。电子教案上过多的声音效果和无关插画,往往会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在扩展知识容量上要注意适度性。应用多媒体应该适当扩展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必须防止喧宾夺主,主次不分,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应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见到的课件,有很多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45分钟面对着屏幕,甚至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使电脑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其实我认为,课件使用最有价值的地方应该体现在别的媒体或教师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上。例如:在讲解空间直角坐标系、函数图象的变换等一些直观的数形结合的问题时,教师的讲解都不能很直观的说明这种变形的过程,如果利用好多媒体制作课件,那么就能轻易的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新奇的环境下印象深刻地学到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4: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