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公开课音乐活动说课稿 ----歌表演《我的好妈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09: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说教材:
歌表演《我的好妈妈》选自大班第二学期艺术领域。由于孩子从小就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的起点。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了解,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和创新,本着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想学、愿学、乐学。并给幼儿提供想像的环境和空间,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为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     通过幼儿观看《我的好妈妈》的动画,让幼儿了解工作了一天的妈妈很辛苦和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从而启发幼儿理解父母的辛劳,关心和尊敬长辈。
2、要让幼儿充分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产生理解妈妈、关心妈妈的真实情感,再通过天真、自然、感人的动作来表演。
3、关心自己的妈妈,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活动重点:
发挥幼儿自由想象,幼儿在感受、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用漂亮的舞姿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难点:
    听着音乐旋律用优美的舞姿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
笔记本电脑、有关《我的好妈妈》的动画、活动前准备会唱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准备好的进场音乐、钢琴、彩色纸若干张、彩笔。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刚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运用了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幼儿搭建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舞台,让孩子们通过看、做、想这样一个空间去获得成就感。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动画直观的再现了孩子对妈妈的关心和感激之情。恰好弥补了新《纲要》的要求,教育幼儿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积极性,运用联想法、表演展示法,归纳总结法等。让整个教学过程做到动静结合,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始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多种画面、表现的形式和渠道,让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其次,是借助多媒体动画,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用自己喜欢或者漂亮的动作在理解歌词内容以及动画画面的基础上去感受妈妈的辛劳,从而用自己最优美的舞姿去感恩妈妈,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操作实践不到位的动作。这样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体现了新《刚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的准备部分
首先我运用律动去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知要上课了,以发声练习,唱歌曲《我的好妈妈》,为进入主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并提问的形式,导入主题
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幼儿观察画面并能表达出来。通过理解、观看等进一步让幼儿来感受妈妈的辛劳。然后提问,引入主题。
(三)展开主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用自己最漂亮的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我逐句逐句的引导幼儿、启发幼儿,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然后我把这些动作帮幼儿整理归纳,帮幼儿美化加工,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尽情展示,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
(四)利用谈话,使幼儿进一步产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对妈妈的爱不光是用通过天真、自然、感人的动作来表达的。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去表达,如:在家里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妈妈送礼物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表达对妈妈的感恩。
(五)结束活动
通过对本节课的小结,让幼儿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并教育幼儿从小就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妈妈,并理解父母的辛劳,平时要关心、尊敬长辈才是乖宝宝。在家里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行动上去关心自己的妈妈。
(六)活动延伸
   利用折纸或者画画做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7: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