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3-5 15:32:56
|
只看该作者
二、让语文教学过程洋溢人文光彩
语文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植人的精神,这一点已成为当今语文界的共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做到胸中有书,更要做到目中有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主体的人文价值才得以实现。《曹冲称象》是小学语文课的经典篇目之一,人们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去赞赏曹冲的智慧,而当孩子提出用一队“人”去取代“石块”称象,然后去累计各个“人”的体重,这样做会更轻便。这种想法恐怕更值得赞赏。如此看来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语文教学就会永葆其活力,而如果只重文本,只重师导,不注重以学生为本,不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角度来着眼,这样的结果会出现吗?高层次的语文教学其过程应始终洋溢着人文的光彩,应该更多地采用自由探讨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老师和学生都同为文化信息的传送者,也同为文化信息的接受者,而文化信息的传送和接受都是自由开放的心与心的交流,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从人文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名篇,探索文本的多元意义,语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展示其活力和魅力。以《祝福》为例,对祥林嫂之死的分析历来有多种观点,从宏观上讲,有所谓“四权”说,即祥林嫂是被政权、族权、夫权、神权逼死的,从微观上讲则有所谓“算账”说,即为祥林嫂打工算一下经济账,其实这些解读有的在文中没有依据,鲁四老爷身上有多少“族权”“政权”的影子?贺老六身上有多少“夫权”的影子?而打工时祥林嫂脸色的白胖有笑容则恐怕也与经济无关。祥林嫂的死实则是一个“人”的毁灭,丧失做人的价值和尊严才是她死亡的真正原因。《琐忆》教学也有在着这样的问题,我过去一直笃信着文章是“以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作为其人格的伟大写照”这种说法,但仔细一推敲从人的角度深入探究一下就有了疑问,尤其是文章后半部分尽管写鲁迅先生批判的矛头直指当局,但是文中的“我”和“青年们”在其中承担什么角色呢?深思一下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帮助青年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关心爱护青年这一点与文章前半部分是一脉相承的,这才是文章的核心所在。解读《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这样的诗文,我们不仅要得到作者厌恶官场鄙弃功名的这样的表层印象,更要把陶潜放在传统隐士文化的大背景下去审视,从而理解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维特征,理解其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心态中的一种超然一种解脱的思想内核,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去探求得到作品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人文思想的底蕴。
我反对语文教学的“模式”化,我认为这只能窒息语文教学的活力,使语文教学变得面目可憎,乏人乏味。(详见拙作《从模式语文到头脑语文》,《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9期)。语文教学应该始终充满创造性。教学《我与地坛》时,我曾将我所写的一篇文章《生命是一张弓》(载于《成才之路》1999年7—8期)介绍给学生,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启发学生感受生命感悟亲情。《语文学习》也曾报道过黄玉峰让学生通过“文化苦旅”活动在考察中学习语文的做法,山东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活动则是探求置学生于大文化环境的语文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放出批判的眼光,既做作品的接受者、评论者,也做作品的加工者、创造者,语文只有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品味生活,在继承中求创造,才能焕发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光彩。
《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界定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我们很少让学生担当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角色。课堂上尽管强调师生互动,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仍是由老师操控着学生的思维,有时尽管课堂上手臂林立或者争论的十分热烈,但学生真正自主思维的时间、空间仍十分有限。我认为现在课堂上的师生交际的存在是现实的有一定价值的,但这仍只是学生交际角色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扩展交际的空间,去灵活自己的思维。从目前看,一是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语文新教材已专辟了“口语交际”这一栏目,其中“演讲”、“辩论”、“采访”等都已列入其中,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特点已渐渐凸显。目前外语高考已开始考听力,而作为语教学的语文学科怎样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考查,这应该说是新世纪语文人文教学不得不提出并引起重视的话题,也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关怀必须研究的课题。
三、让语文教学语言荡漾着灵性的诗意
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已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气蕴,教学中启人感悟的、包含人性美的语言,会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语言之美充满感性感情,更体现一种人文之美,只有在人文这个层面上引导学生吟哦语言,体验语言,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在教学《故乡榕树》时,先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慕蓉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一段开场白,化用诗文,熔铸古今,唤醒学生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这种充满灵性的语言,其本身就是一次美的熏陶,它会让学生在美的共鸣中进入语文学习的情境。充满灵性的语言可以让朦胧的美变得清晰,让零星的感受转化为形象深刻的思想。它不仅可以体现在课文导入中,也可体现在教学环节过渡语中或结语中。比如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在引导学生了解托尔斯泰墓的特点之后,教师深情地小结:“最伟大的人,最简朴的坟墓。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可正是托尔斯泰的真诚谦逊、朴素无私的内在人格使得这种朴素显得更加伟大、崇高,更加令人感动、敬仰。朴素是最伟大的美。”这样动情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字的内核。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曾指出八股文章“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反思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语文教师的语言功底如何?要想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入手,得让老师的语言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才行。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的教学语言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一种享用语言的意识,语言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我们灵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是使用语言,而是在享用前人和当代人给我们的语言的丰盛的筵席,而我们也必须要在吸收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和创造,让我们的学生和我们一起共同分享文明的成果。其次教师自己要勤奋读书,要把自己逼到一日不读书,即觉自己面目可憎的地步。如此教师的语言才会充满诗意,充满智慧,即使化用俗语幽默风趣中也能见出一个学者的风度。能做到以上两点,学生也会和老师一样讲究自己的语言,课堂教学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提高,而人文关怀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农在临终前告诉他的孩子们,他的全部财产都埋在他的葡萄园里,孩子们就深翻土地寻找财宝,结果第二年葡萄喜获丰收,孩子们才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其实,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也不必急于将你的财宝奉送给你的学生,而应该引导你的学生去品尝人类的文明成果,用你的爱心你的智慧去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种,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永葆活力,也才能永远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