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四年级数教研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一、认真学习了评价细则

  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再次认真学习了评价细则,然后我们统一了评价的方案和策略。

二、解读第一单元教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讨论、交流本星期教学中的问题

  例:我们在预设教学例3这节课时,我们觉得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跨度有点大,所以我们觉得教学例3之前铺入一题有乘、除和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感悟计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教学例3乘除加减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运算顺序。这样,我们执行下来,效果很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对于总复习这个单元,我们归纳为如下四点:

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种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实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相通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但小数又有着和整数不同的特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复习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复习。
    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题,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教材还注意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接下来,着重复习四则运算,因为四则运算的法则对于整数和小数同样适用,因此教材上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合,集中复习,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联系。最后,着重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及“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部分内容:位置与方向,三角形。其中,本学期的位置与方向是方位知识的第二学段内容(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基本的方位)。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看作是中学数学中“极坐标”的雏形,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种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来确定,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方向(角度)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确定,这就是极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与本册中“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是有共通之处的。对于三角形,重点是复习所学的几种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统计”的复习。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功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看出每个统计数据的绝对数值,也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是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这“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比如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等。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两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两端都不栽。本单元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2讨论的是两端都不栽树的情形。例3则借助围棋盘来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统计”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经过讨论、研究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绘制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读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我们觉得这个单元里,孩子们计算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知道了顶角,怎样求底角;知道了底角怎样求顶角是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参加活动人员:蒋翠英  盛丹艳  邹冬春

活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进行了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讨论一些问题

1.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61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 等。

2.老教材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但本教材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我们觉得学生会很难理解,我们查了一些资料:“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感觉到学生很难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0: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