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参考 “读新闻学写作”教学案例
——《孝敬父母》主题教育课堂实录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教育局 刘德斌
一、批读新闻作品
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孝敬”父母的新闻作品,从主要内容与主题思想、运用的表达技巧、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批读”,并结合新闻的内容,拟一个作文题。下面,请大家展示汇报“批”注的成果。
出示:《武汉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
武汉的一项调查显示:
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
核心数字:最近,团湖北武汉武昌区委针对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能准确写出父母生日的准确时间、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知道父母每天睡觉的时间的学生分别约占63%、68%和97%。但是,超过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70%左右的学生从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乘车时既能让老人先上又能为老人让座的仅占45.7%。
日前,团武汉武昌区委、武昌区青教办联合部分中小学对青少年孝亲敬老行为进行了抽样调查。684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中,有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任何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将学雷锋、做好事也当成孝亲。
调查发现,青少年的孝亲敬老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数据显示,超过65%的青少年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70%左右的学生从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超过63%的学生能准确写出自己爸爸妈妈生日的准确时间;超过68%的学生能准确知道爸爸妈妈最爱吃什么;只有16%的青少年经常和父母交流;97%的青少年知道爸爸妈妈每天睡觉的时间。而准确知道爷爷奶奶生日、最爱吃什么、睡觉时间的青少年则分别只有3%、20%、10%。青少年对爷爷奶奶的关注度明显偏低。
调查还发现,乘车时既能让老人先上、又能为老人让座的仅占45.7%;乘车不让座甚至与老人争抢座位司空见惯。
“这孩子在学校特乖,特别听老师的话,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武汉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小明的父亲觉得很苦恼。回到家,小明经常和家长顶撞,有时候还没说两句,就摔门而去,还常常冲父母发脾气。小明父亲坦言,平时在家主要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孝亲敬老的教育则很少涉及,“我觉得这并不重要,主要靠孩子自然养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协会会长严正认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应该大力提倡。而加强青少年的孝亲教育,关键在家长。
严正分析,现在很多中小学生不知道孝敬父母,缺乏感恩的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孝亲敬老教育的缺失。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对孩子孝敬父母方面要求较少。
在学校门口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放学,家长就把孩子的书包接过来背着。严正每次看到这种现象都会制止,但是效果并不好,很多家长觉得帮孩子背书包是理所当然的。
严正认为,孩子是否孝亲敬老,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家长对老人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对父母和长辈的态度。一个家庭里媳妇和公婆的关系好坏,也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关注程度。
对子女的孝亲敬老教育,家长必须从早着手。“不要等到问题暴露出来后,家长才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是事倍功半。”严正说。
他建议,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却忽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必须及早重视。教育孩子孝顺父母,学会沟通。对于出现的父女之间交流有障碍的情况,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去交流,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家长应该思考一下,找到具体原因,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记者甘丽华)
(《中国青年报》2007-01-24)
生:新闻最前面的“核心数字”,把一些主要的数字抽出来反映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吸引读者,把最重要的内容放最前面,迅速证实了标题的现象。
生:所以,这篇新闻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用数字说话,在第三段中,用数据分类说明“知易行难”。
师: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生:第二段是说不知道什么是孝亲敬老,第三段是说青少年孝亲敬老往往停留在口头上。这是两方面的表现。
师:对,你概括得很准确。
生:接下来,新闻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明的父亲”现身说法。
生:新闻的最后六段引用了专家分析,增强权威性,既谈了孝亲敬老的意义,也分析了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知易行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师:严正认为,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生:从家庭教育入手,从早着手,重视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现在老师就这篇新闻给大家提几个问题。
师:请大家看新闻的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是“调查发现”,第四段是“调查还发现”,都是写调查发现的内容,为什么要分成两段?
生:第三段是写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第四段是写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这样分成两个自然段显得层次更加清晰,其实可以合并为一段的。
师:新闻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先是讲了调查的结果,也就是现状。接下是举事例,其实也是现状里面的。前面是数字概括说明,后面是具体举例。最后面是专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所以新闻的结构很明显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篇新闻引用这个专家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引用方式?
生:……
师:严正分析、严正认为、他建议,这些词语后面没有加什么符号?
生:没有加引号,是间接引用。
生:这篇新闻只引用了一位权威人士的话,没有深入社会,其他的人还会提出更多的想法。
生:这个专家是谈孝亲敬老,我们要谈自己的看法,所以,可以起个题目《我谈孝亲敬老》,《也谈孝亲敬老》。
师:你可以从这篇新闻中借鉴一些什么?
生: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
生:结构上也可以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问题的现状在这篇新闻中已经列举出来了,新闻中的专家只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部分,具体写作时可以把这个专家的话抽去,改成自己的看法。
师:不错。
生:还可以写成《再谈孝亲敬老》。
师:是的,可以写成系列文章:《谈孝亲敬老》、《再谈孝亲敬老》、《三谈孝亲敬老》。这样就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多个观点,也可以把一个论点写成多个分论点。这个思路不错。
师:下面请同学分析第二篇新闻。
出示:《岳阳县17岁男孩带着痴呆母亲艰辛求学》
岳阳县17岁男孩
带着痴呆母亲艰辛求学
通讯员 胡栩 任言志 岳阳报道
今年17岁的陶星是岳阳县三中高二学生,他善于交际,开朗大方,学习认真。然而,这个阳光男孩的生活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14岁那年,身患癌症的父亲早逝,留下一个患有羊角风病、只有婴儿般智力的聋哑母亲和两万元的债务,陶星和比自己大3岁的姐姐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3年来,姐姐在外打工养家,陶星则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打理她的饮食起居。
“妈妈是孩子,我是大人”
3月16日中午,同学们纷纷去食堂吃饭了,陶星必须赶回家给母亲做午饭。家就在离学校500米远的新墙农技站公房,他一路小跑,两分钟就到了家。房门大开着,母亲不在。陶星问了邻居又跑下楼寻找,在马路对面一户人家找到了她。把母亲安顿在卧室,陶星到厨房做饭,地上有邻居送来的芹菜。一阵锅碗瓢盆的声响过后,一碗芹菜和一个炒蛋上了桌。陶星先喂母亲吃了药再吃饭。
除安排母亲的一日三餐,陶星还得帮母亲挤牙膏,洗衣服等,甚至洗澡。自从父亲过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陶星全对母亲做了。“在家里,妈妈是个孩子,我是大人。”
饭后,母亲上完厕所回来,她尿湿了裤子。陶星又是拿衣服,又是倒水让她清洗。“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给妈妈洗澡总有不方便吧。”陶星说:“开始有顾虑,但现在习惯了。妈妈生了我养了我,我给她洗澡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只有妈妈在才能安心读书
陶星母亲的病是后天得的,经常发病抽搐,陶星担心她晚上睡觉踢被子和发病,一直与她共睡一床。母亲一抽搐,他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给她喂药。
这些对陶星而言都算不了什么,他最担心母亲在发病时摔伤。患病近20年来,陶母常常摔得头破血流,如今已是遍体鳞伤。“还在我小的时候,她发病倒在锅里,把左手煮熟了,只剩一个完好的手指。现在头上、脸上、腿上到处是伤。”
课堂上,陶星偶尔会走神,他担心母亲的病情。每次回家若没见着母亲,他就急得满世界找。今年2月27日傍晚,下着大雨,同学们都去晚自习了,可陶星不见了妈妈。他坐摩托车到处找,一直到晚上9时,才在离家老远的地方见到倒在水中的母亲。陶星说,只有妈妈在,他才能安心读书。
“多想叫‘妈妈’时她能回应我”
因为母亲生病,陶星从小就没有尝过母爱的滋味,加上母亲先天聋哑,陶星叫“妈妈”时她听不见也不会回应。每当看到同学的家长来给他们送伞,或者听别人叫妈妈,他总是羡慕得伤心。“我多么渴望叫她‘妈妈’时她能回应我,但我怎么叫她都听不见。”
谈话间,坐在对面的陶母突然用手摸了一下陶星的腿。陶星笑着告诉记者,这是妈妈对他亲密的表示。“若没有发病,我觉得跟妈妈呆在一起很幸福。有一次我在厨房炒菜,她突然从后面搂住我的脸笑,我很开心。她一个人坐着发呆了,我也会主动上去抱她,她很开心。虽然她不记得别人,但总记得我,别人给她一个苹果,她会切一半留给我。在别人面前,她还会指着我竖个大拇指,还打手语说我是她生的……”说起这些,陶星感到无比幸福。
贫穷不可怕,感恩最珍贵
父亲过世时,家里欠下了2万元债,姐弟俩所有的收入只有4320元/年的抚恤金和480元/年的低保金,迫于经济压力,姐姐弃学外出打工了。
面对拮据的生活,作为一家之主的陶星不得不省吃俭用。胶鞋进水,下雨天穿不得,他想为自己买一双新的,在地摊上,他与老板讲了十几分钟的价,还了两元,用18元买了一双蓝布胶鞋。他说,出钱的时候很心痛,18元够他和妈妈吃一个星期了。
陶星非常懂事,邻里也总是乐于接济他们。他和母亲的衣服都是乡亲们送的,新墙农技站的公房也是一位刘姓女士让给他们住的。卧室的家具和藕煤,厨房墙上挂的榨菜,地上放的芹菜,都是邻居送来的……用陶星自己的话说:“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家。”
有时放学回家,陶星还会在家门口看到一把芹菜或者一样好吃的零食,但他不知道是谁送的。邻里默默的关心,让身处贫寒的陶星深感温暖。他说:“爸爸是孤儿,靠着很多好人的帮助才得以长大,他在的时候经常教育我和姐姐要学会感恩。现在爸爸走了,又有那么多好人来帮我,我真不知道怎么表示感谢。”
(《潇湘晨报》2007-04-02 )
生:题目就是新闻的中心,而且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师:哪些字眼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生:“带着痴呆母亲”“求学”这些字眼显示:为什么他求学要带着母亲?为什么是痴呆母亲?
师:继续汇报
生:新闻的第一段,也就是导语点了题目,说明了新闻的具体情况。
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全文内容?
生:陶星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
师:再读一遍,感受一下,“然而”这个词显示什么关系?
生:转折。
师:前面说了陶星的什么?
生:说了他的个特点:善于交际,开朗大方,学习认真。
师:在我们平常人的眼里看来,这样一个孩子应该是一个很……?
生:很幸福!
师:家庭……?
生:很美满!
师:这个“然而”就提示了接下来可能……?
生:会说他可能有不幸的遭遇。
师:这些不幸的遭遇的表现。
生:身患癌症早逝,留下一个患有羊角风病、只有婴儿般智力的聋哑母亲,两万元债务。
师:“三重打击”让陶星“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师:再体会一下这个“然而”后面这句话:“这个阳光男孩的生活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这里已经预示了什么?
生:可能反衬了陶星的经历很不容易。
生:陶星意志坚强,精神可嘉。
师:不错。
师:整个新闻的基调通过这一段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应该要写陶星如何克服困难,他的精神如何可嘉。
师:接着汇报。
生:新闻前面三个小标题都是用主人公的原话,更加贴切,更加吸引读者,通俗易懂。
师:这里加了引号,是直接引用。我们有一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同样一句话,直接听主人公说与听别人转述,你愿意听哪种?
生:直接听主人公说,更加真实。
生:更加可信。
师:所以,这里用陶星自己的话来做小标题,而不是通过记者的转述,就显得更加客观、真实、可信。而且,这三个小标题都富含深意。
生:都是那一节的主题。、
师:第一节“妈妈是孩子,我是大人”说明了陶星什么样的表现?
生:关心妈妈,照顾妈妈。
师:第二节“只有妈妈在才能安心读书”表现了陶星怎样的情感?
生:对妈妈的爱。
生:对妈妈的担心。
师:第三节“多想叫‘妈妈’时她能回应我”说出了陶星……?
生:说出了他对母爱的渴望与依恋。
师:所以,这三个小标题都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师:接着汇报。
生:第一节具体列举了陶星照顾妈妈的具体事例。
师:把这一节再读一遍,体会一下那一连串的动词。
生读。
师:哪些动词?
生:一路小跑,问,又跑,寻找,找到了,安顿,做饭,上了桌,先喂……
师:第二自然段的“还得”表现了什么?
生:很辛苦,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要他陶星一人操劳。
师:第三段中“在家里,妈妈是个孩子,我是大人”,这句话读后是什么感受?
生:辛酸。
生:陶星很懂事。
师:好,接着汇报。
生:第二节第三自然段写了一人细节:晚自习时陶星不见了妈妈,他坐摩托车到处找,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他对妈妈的担心。
师:实际上整个第二节都是写陶星对妈妈的担心,但三个自然段写的内容并不是重复的。第一段是写……?
生:晚上担心妈妈。
生:第二段写他最担心母亲在发病时摔伤。
生:第三段写他上课时,也就是他不在家时担心妈妈。
师:第二段运用了一种什么叙述手法?
生:插叙。
师:插叙的目的是什么?
生:写出了陶母病情的严重。
生:写出了陶星照顾妈妈的艰难。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也就是说,这里插叙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生:陶星最担心母亲在发病时摔伤。
师:再读这一段,体会这里插叙的内容与这层意思之间的关系。
生读。
师强调:发病——倒在锅时——手煮熟了——只剩一个完好的手指——头上、脸上、腿上到处是伤。
生:说明:妈妈发病时摔伤是很可怕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陶星最担心妈妈发病时摔伤。
师:接着汇报。
生:第三节中,“每当看到同学的家长来给他们送伞,或者听别人叫妈妈,他总是羡慕得伤心……”,这里通过一件小事,说明陶星对母爱的渴望。
师:这里用的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谁跟谁对比?说对比准确吗?
生:通过同学享受母爱的表现来与陶星缺乏母爱的情形作比较。
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这样写的重点是什么?
生:表现陶星对母爱的渴望。
师:所以,这里应当是用反衬的手法。通过相反的情形来渲染陶星渴望母爱的情感之浓。
师:这种反衬还有其他地方有吗?找出来。
生:第一节中“同学们纷纷去食堂吃饭了,陶星必须赶回家给母亲做午饭。”
生:第二节中“下着大雨,同学们都去晚自习了,可陶星不见了妈妈。他坐摩托车到处找。”
师:接着汇报。
生:我觉得第三节有点先抑后扬?
师:先抑后扬?为什么?
生:第一段写他见到同学享受母爱时的失落,第二段却是写他也有“感到无比幸福”的时候。
师:呵,还真有那点先抑后扬的味道。为什么说陶星会感到无比幸福?
生:因为陶妈妈也有特殊的表达母爱的方式。前面写了记者看到的一个细节,后面通过陶星叙述。陶母虽然只有婴儿般的智力,但她的母爱却是伟大的。
师:你读得很细心。继续汇报。
生:第四节第二段写陶星生活节俭。
师:具体的内容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包含了几层信息?
生:首先是为了讲两块钱价,他与老板讲了十几分钟。
生:第二层信息出钱的时候他很心痛,舍不得。
生:第三层信息是他和他妈妈一个星期只要18元生活费就够了。
师:你呢?
生:18元吃一天还差不多。
师:与你一对比,显得陶星?
生:生活节俭的程度不是一般的节俭。
师:继续说
生:陶星非常懂事,通过“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我的家”表现出他懂得感恩。
生:我们应该学习陶星的精神。
师:就这一点,你准备拟一个什么作文题目?
生:《学习陶星有感》
师:不错。我还有一个问题:这篇新闻的开头是怎样写的?
生:开门见山,直接介绍这个人的特点、个性、背景、性格、事迹。
师:你们写人一般首先写什么?
生:外貌。
师:是不是一写人就要讲外貌?
生:不是。
生:因为这篇新闻旁边可能贴有一张照片。
生笑。
师:那么这篇新闻给你什么启示?
生:写人不一定要写外貌,主要是要写人的个性特点。
师:总结一下陶星的特点。
生: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孝心。
师:生活上面他是怎样做的?
生:勤劳俭朴。
师:新闻一开头就说陶星是一个阳光男孩,说明他在艰苦的生活中心态是怎样的?
生:积极乐观。
生:最后他还具有感恩的心。
师:对,他懂得感恩。
师:大家写《学习陶星有感》时要注意什么?
生:拿自己的情形与陶星作对比,查找自己的差距。
师:什么样的差距?
生:我还不会做饭,陶星还要做饭给妈妈吃。
生:我一个星期花费一百多元,陶星跟妈妈一个星期生活费只有18元,
生:陶星连一双18元的鞋子都舍不得买。
师:你的鞋子多少钱一双?
生:他的都是名牌,三四百元一双的。
师:哦。是有差距。
生:这个快够陶星母子吃一年了。
生:我家里比陶星幸福多了。
师:那就更应该……?
生:好好学习,懂得感恩?
师:感谁的恩?
生:感父母恩。
师:怎么做?
生:……
生:给父母磕头
师:那好,我们接着请同学汇报第三篇新闻的学习成果。
出示:《郑州大学布置寒假作业要求学生给父母磕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