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6:3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大悟县阳平镇中心小学     付自成

【摘要】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教育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了培养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是一个越来越鲜明的主题,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急于落实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使它发挥出自己的实效性呢。首先,要明确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注重“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信息技术的应用,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教学而应运而生的。另外,就是要善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灵活,注意把握教学契机,不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课堂变得弄虚作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课件  多媒体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教育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了培养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是一个越来越鲜明的主题,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急于落实的任务。
   那么,至于在教育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使它发挥出自己的实效性,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呢。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做一些简单的阐述,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首先,要明确一点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属于硬性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许是记得最牢的,但结合起实践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如果让学生根据所学,结合实际,发挥想象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超越书本的局限。因为硬性的灌输,着重孩子的听、记,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直觉感官和抽象思维的配合。总结起来,这样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缺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对人才的取舍标准、方式变了,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要有创新意识的实践,超前意识的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在课堂上,老师不再过多地讲解课文或答案,而是通过设疑或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教学情境,老师交给的最重要的是学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孩子学会了正确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悟出正确地答案,正所谓“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也因此,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更是少不了的佐料。
    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教学生识字、认字,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教,寓理于教。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类似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能明辨是非、善恶。然而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刚刚起步,空泛的道理讲得再多,不结合实际,学生仍是很难接受。所以,在这种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逐步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一是它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可以让教师互相总结有利的经验,推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互取所长。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播放课件,或制作幻灯片,应用实物投影等在日常教学中,也相应节省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的时间,而且效果更好。二是它的直观、形象。这一特点正适应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定会收到来自学生的良好反应。比如,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一次画了一幅《斗牛图》。别人都夸他画得好,只有一个小牧童指出了大画家的错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大画家谦虚、和蔼、宽容、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秀品质,和小牧童勇敢、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理解课文,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制作成一个课件,把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学生们一定会愿意参与到这种课堂中来。边结合动画,边阅读课文,对学生的理解课文也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涣散,从而不能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时如果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使这种刺激大于其他刺激,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学《雷雨》一课,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分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时间段,虽然生活中经历过不少次下雨的情形,但是要二年级的学生把文字的描述同生活实际形象的结合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同样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生动地再现出来,学生会很容易抓住课文的时间顺序,形象地理解课文,而不用老师去告诉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前,有什么景物;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后,景物又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看课件和阅读课文自己找出来,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响应课堂教学。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高明,培养他们向往科学、崇尚科学的感情。另外一点,就是要善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和必要性。课程改革提倡运用信息技术,但不是滥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中虽有一些不足,但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传承。比如板书,只不过是不多的几个字,但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安排和课文的主要脉络。工整地板书,清秀的字迹,对培养学生的美感、写字的规范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即使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不能省略板书这一环节。我们的新课改提倡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精彩,使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更优秀。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太激进,以免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而且一定要掌握好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6:38:5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有了更大的提高。因为当代课堂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所以课堂教学的随机生成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要灵活,把握好每一个教学契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是就要对课堂多一些预设,做到有备无患,也可使课堂教学进行的更顺利。这么一来,对于一堂课来讲,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的时间和顺序就会多样化,无法确定。所以不要强求每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而要注意课堂的生成,时机成熟,如此才会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课文分段介绍了几种大自然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在讲解这篇课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在遇到危险时善于自救的情感体验。并且这篇课文简短,浅显易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再结合课文,完全能理解的语句或课文。我们又何必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呢,但是对于北极星的了解,二年级的学生知道的比较少,在学习这一段时,教师就可以把握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辅导,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夜晚的星空,让学生置身于夜晚的星空中,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么做不仅理解了课文,使学生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岂不是一举两得?
再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新课改以“学生为主”,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是最终目的,教学方法又何必拘泥于形式。比如生字教学,本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观点,利用幻灯片,或实物投影来教学生识字是个好主意。但时间久了,这种方法一样会失去吸引力,那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得不到落实。这时我们可以换种方式,利用游戏竞猜等形式让学生牢牢记住生字,生词,当然有些游戏规则仍可以运用到多媒体技术,幻灯片或实物投影等信息技术,但有些游戏我们应该让它去课堂中更真实地体现出它的魅力,就像摘取“智慧果”这个游戏来说吧,“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树上的智慧果吗?”这是一个促进学习的好方法。有人把这个游戏也做成课件的形式,学生说对一个词就让写有这个词的苹果消失或落到地上。这样的确很方便。但依我看来,如果画一棵树,把写有字词的“苹果”粘到树上,让学生排队到树上摘下苹果,再认读,然后领读,最后再把这个“苹果”奖给他,这种亲身体验的游戏方式更令学生难忘。记忆会更深刻。相比之下,在类似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非用信息技术不可,恰恰相反的是,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只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无论什么方法,最适合的方法就是最需要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个死规定,不要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目的而使用信息技术。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随机的,灵活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目的旨在于提高语文数学的质量。所以,教师们应把这种观念深入到课改当中,作为一种建议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但切忌不能把这种提倡变成一把无形的枷锁,所有活动都在这锁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这不但没有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反而加重了课堂教学的负担,正如矛和盾既对立又统一一样,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过程也存在着对立与统一,也正因如此,它们在一起才是完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6: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