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6 21:08:25
|
只看该作者
二、转换角度,多元解读
小说的教学就等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就等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就等于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否!
《范进中举》也是传统篇目了,被选在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划分情节,说说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通过文本的描写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了解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的世态人情,了解到作品的讽刺意义,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因此,我把这课的教学定位在“走进范进的内心世界”。学生熟读课文后,对情节自行进行了梳理。之后,引导对范进、胡屠户、乡邻、乡绅等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言行进行了分析。最后,我写下了这样一个句子:
(中举前的)范进——没有尊严,只慕功名
然后让学生仿照这个句子写出其他人的特点。讨论之后,板书如下:
中举前
范进——没有尊严,只慕功名
胡屠户——不知亲情,只爱钱财
乡邻——失去真诚,唯知等级
乡绅——不懂真诚,只图逢迎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分析中举后这些人的丑态,概括出人物性格,更加深了对范进的悲剧性的理解。
中举后
范进——喜极而疯
胡屠户——嫌贫爱富
乡邻——趋炎附势
乡绅——勾结拉拢
范进生活在这样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他的悲剧性,作品的悲剧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一起欣赏京剧《范进中举》“秋风落叶飘不定”一段:
【二黄碰板】秋风落叶飘不定,
【原板】在街头愁煞老书生。
河边人语舟争渡,道途尘飞马不停,
举目纷纷来和往,都是赶考应试人。
唯有我范进在家中困,立不安来坐不宁。
我要走,走不成,囊中无有三两银。
望省城路几程,多少长亭更短亭,
山又高,水又深,无钱寸步也难行。
我手上全无有缚鸡力,腹中只有八股文,
倘若是流落在异乡无人问,岂不要死在了沟壑作孤魂。
罢罢罢,且耐忍,待等来科登龙门。
四十余年功用尽,废寝忘食不稍停,
念经文念得我眼花头晕,我笔不停写,写得我手腕疼;
目不窥远头不安枕,我口不知味耳不知音,
春夏秋冬全不知那暑和冷,实指望苍天不负苦心的人。
又谁知费尽了心机成画饼,事到头来功名不成。
我问一问先师孔夫子,留什么四书作的是什么经;
再问问太宗太祖高皇帝,留什么科举考什么文。
害得我高不成来低不就,害得我死不死来生不生。
倘若是转世投胎我将母认,
【散板】发誓不作读书人!
在学生的凝神静听中,范进还仅仅是一个可笑的可怜虫吗?“走进范进的内心”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的。
除了转换角度进行教学外,对一篇课文,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如我校初中语文组进行某次教研活动时,要求对莫怀戚的《散步》进行多角度解读。成果如下:
板书设计一
劝母亲散步
散步 陪母亲散步 反哺之情
背母亲散步
板书设计二
母亲熬过严冬——生命如春
春天 顺从母亲选择——温情如春
背着母亲赏景——和睦如春
板书设计三
劝母散步——敬亲
孝 顺母屈儿——顺亲 顺
背母看景——爱亲
每个教师都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了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看来,善于思考的教师,就是智慧的教师。
三、博览群书,深刻解读
初讲《社戏》,我怀着对鲁迅先生作品毕恭毕敬的心情,亦步亦趋地按照《教参》讲解了下来。文章分为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主要分析看戏的过程,又分为四个情节:月下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月下偷豆。最后归结中心: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再教《社戏》,我开始了思考:仅仅这样就够了吗?作品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水乡的风貌,回忆了童年美好的生活,但是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作品从何处让人联想到那个在“铁屋子里的呐喊者”?百思之后,我在《社戏》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社戏》在选入初中课本的时候,为了适合学生的心理理解,进行了删节。把作者在北京两次看社戏的污浊不堪的经历删除了,成了一篇地地道道、纯正明了的社戏。但是这样一来,文章精神隽永的艺术内涵就无从谈起,最多只是一篇不失优美的儿童小说了。于是,我在教学的时候大胆地引用了原文中被删除的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社戏,不是一场少年的游戏,而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当年只是平常事,而今思之总有情”。从创作动因上分析,与其说鲁迅念念不忘既往的少年时代,还不如说鲁迅对现实的都市生活耿耿于怀。《社戏》原作的结构安排,突出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一开始,作者就用类似杂文的笔调、讽刺夸张的手法,记叙两次看京戏的经过,并得出在那种戏院里“不适于生存”的结论来。对两次看京戏的分量不轻的描述,目的在于反衬在赵庄看社戏的欢乐情景。这种对比,不就会让我们觉得美好的更加美好,丑陋的更加丑陋吗?而把看社戏的部分放在后面,也是为了能尽量发挥,得到充分的展开。
由于译者的不同,对不同的外国文学作品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九年级上册第四课选的是济慈的诗歌《蝈蝈与蛐蛐》。译文如下:
蝈蝈与蛐蛐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在备课时,我发现了查良铮的一个译文版本,和课本所选译文不太相同,也颇有可取之处。便灵机一动,推荐给了学生。让他们比较两个译本的区别,感悟不同的词语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查良镛译文如下:
蝈蝈与蟋蟀
从不间断的是大地的诗歌;
当鸟儿疲于炎热的太阳
当树荫里沉默,在草地上
就另有种声音从篱笆飘过;
那是蝈蝈的歌声,它急于
享受夏日的盛宴的喜悦,
唱个不停;而等它需要停歇,
就在青草丛里稍稍憩息。
呵,大地的诗歌从不间断:
在孤寂的冬夜,当冰霜冻结,
四周静悄悄,炉边就想起了,
蟋蟀的歌声,而室中的温暖
使人醺醺欲睡,我们会感觉
仿佛是蝈蝈在山坡上鸣叫。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还指出了课文译本的不足之处。虽然思想略显稚嫩,但是看得出来,学生们是真的在思考,在投入。
四、勤于反思,完善解读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因此,我在教学中很重视教学反思。每节课后,我常常问自己:这堂课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我是否注重了“沟通”与“合作”?我是不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思考中,我对文本的解读不断进步,课堂教学也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总而言之,要做一个有个性的教师,就要做一个勤于思考,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的教师。唯有如此,教学才堪称之为艺术,教学者才堪称为智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