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1: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  李静
初中学生正值13~15岁,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少年期”,处于一个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生理迅速发育,身体快速长高,,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加之需要面对一系列人生的挑战,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压力,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容易使中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适应障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导致患病、自杀、犯罪。许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初中生,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初中生心理异常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内因,也就是主观方面的原因。首先,初中生一般在十三岁到十五六岁之间,正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智发展还没成熟,遇到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其次,优越的生活环境和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使现在的孩子缺少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还有就是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什么事情都不放到心上,那么他的心理承受力就强一些;反之,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或不愿意与人沟通,什么事情都憋在心理,这样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就差,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外因,也就是客观因素。初中生也生活在社会中,所以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使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尤其一些非法的网吧让未成年的孩子进入,面对网络的种种诱惑,青少年很快就被吸引过去,以至整天沉迷上网,导致无心向学,在网络接受了不良信息,如一些黄色网页,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污染,致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法或犯法的事。
(2) 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
(3)学业上的压力。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科目增多,学习任务加重,一旦某一科成绩上不去,就会产生急躁或厌学或恐惧心理,这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而对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1:22:48 | 只看该作者

(5 )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剧烈动荡与变化,使其容易产生烦恼与忧虑,易导致异常。
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初中生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预防和处理初中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呢?从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全面了解教育对象
初中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然而,他们的心理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这使初中生的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多变的青春期发展性特征在绝大多数初中生身上表现了出来,每一位教育者必须全面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渐渐成长起来的初中生,成人感日益强烈。然而身心发展状况又让他们或多或少经历着心理的困扰: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有奋斗的快乐,也有迷茫的无奈。因此,老师要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要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保持自信与乐观,学会在帮助自我中帮助别人。
    3、对初中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做到早预防和早纠正
    时代的飞速发展给予了当代初中生较为广阔的视野,他们接受信息渠道多,活动范围广,却因此也容易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的众多压力,从而产生心理矛盾。教师长期和这群孩子生活在一起,只要多注意观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纠正。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学生心理安全的基础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师生感情氛围,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共同参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并且通过鼓励支持学生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从而缩短学生对老师的心理距离,减轻心理压力,以求师生心理相容。
5、指导家庭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因为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家庭的不良教育;二是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不力。因此,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必须形成合力,这样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校、教师、家长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重视起来,采取多种恰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中,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充满自信、活泼开朗的一代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