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 21:01:45
|
只看该作者
二、感悟:三品知音
(1)一品。
1.这一句话中,作者写了两个人,用了同样的一个字“善”,“善”什么意思?(孩子尝试翻译)
2.二人擅长的不同,那么他们俩又是靠什么相通的?(琴声)
3.就凭着对这琴声共同的热爱,来说说,在你心中这是对怎样的朋友呢?(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板书:相知相识】
(2)二品。
1.找找具体描写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两句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2.这两个“善”,还是善于的意思吗?。(孩子可以猜测,也可以凭借语感判断语义,教师顺学而导)这个善字很好玩,造字的时候,最下边的这个横左右两点,实际上是一个人挑起双手的大拇指在称赞别人。所以这个“善哉”,就是一种称赞。
3.多人读“善哉”,读出称赞、夸奖的语气。
4.“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你怎么翻译的?(孩子借助注解翻译)
5.让我们做个“善读”者,通过我们的朗读,再现当时二人的对话场景。(生齐读)
6.在孤寂的俞伯牙的心中,他渴盼着就是什么呢?(知音)
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出示课件】
“念”是什么意思?(想到);“得”又是什么意思呢?(理解、知道)这一念一得之间配合得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默契。(教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7.同学们再想想,琴技高超的伯牙还会“念”着些什么呢?(孩子根据课前练习,尝试用文言形式夸奖伯牙的琴声)
【点评:一直很喜欢闫学老师的这个设计,此处,我们大胆地模仿了闫老师的设计,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学生自然而然运用课前积累的语言来说话,看似不经意的课前伏笔却在这里熠熠发光。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入情入境,领会了“知音”心有灵犀的难能可贵。】
8.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呢?(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板书:心弦相通】
7.此时二人相遇,心情如何?(板书:喜)把1-4句话读一读,体会当时那种欢乐融洽的气氛吧。
(3)三品。
1.第二年的中秋,在钟子期的墓碑前,俞伯牙做出了令世人惊愕的决定,请看这句话,全班读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中,他做了几件事?(三件事: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对于伯牙而言,做出这些决定,他心里好受吗?(孩子自由发言【板书:悲】)
2.你想不想劝劝他呢?谁来劝劝他呢?(孩子以不同身份尝试劝说)
3.这些劝有用吗?在伯牙的心中,他只看中一件事,那就是“世再无知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还是做出了这个固执的决定。再读这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学到这,请你从生命的角度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孩子自由发言,【板书:生死与共】)
【点评:学生对“知音”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由此我们设计了以“三品知音”为主线,引导学生渐进式地体悟“知音”的内涵,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双重目的。相对闫学老师在异地借班上课,我们使用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了解并有信心他们对“知音”会有个性化的理解,比较闫学老师,这对执教老师是个优势,也正因为这个出发点才促使这一环节的产生。】
三、升华:弦断几人听?
1.教师总结:他们从最早的“互相了解”到后来的“心弦相通”,再到最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这就是知音。俞伯牙能因为“得”一知音而大喜,也可以因失去知音而大悲,应验了世人所说的“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啊。
2.孩子畅谈体会后再次集体朗读。
3.回顾总结:学完之后,你们说说,文言难不难?今天,你学会了没有?【板书:不难,学会】
在课后,你想做些什么?(孩子自由发言:办小报,读相关故事,演课本剧……)
4.让我们在下课之前,再一次和着音乐,把全文朗读一遍。全体背诵。【配乐朗读】
【点评:课上到这儿,因前有“三品知音”作为铺垫,学生不仅对故事有了深入的认识,他们对人性、对社会的交往、对群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语文与生活嫁接一处,语文课堂便有了广度。此时在加上课后拓展环节,课堂就有了张力。通过全课教学,我们也感觉到,模仿名师,不是模仿名师的课堂程序,而是走近名师的思想精髓,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水平,特别是之执教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出适合自己与学生的平民化的真实的常态课。通过执教这样的常态课可建立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学习桥梁,实现与名师的心灵相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