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润泽课堂相得益彰——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2: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润泽课堂相得益彰——浅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
[摘  要]
和谐产生美,追求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和师生间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情感;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期待;突显课文精彩,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活化课文情境,拓展课堂想象空间;再现课文情境,唤起学生共鸣;填补课堂空白,促进言语实践。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实践应用     氛围创设    情感培养    空间延伸
[正文]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在于学生、老师、课件等方面和谐发展,尤其是让多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使课堂更具魅力,师生陶醉其中,悄无声息地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想,这是大家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追求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和师生间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如在教学《长征》一文时,由于孩子们从未经历战争年代,无法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可利用朗读课件,把红军大无畏的精神表现出来,利用《长征》录像片的精彩画面,使学生感知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势,以及“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情景。再让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反复吟诵优美的诗文。使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长征途中。学生既体会到了诗文的语言美,又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辛,一种热爱祖国的感情油然而生。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渲染气氛,培养学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无味。情感教学就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情感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的渲染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孔子游春》时,我边播放轻缓的古筝曲,边设计这样的导语:告别了整日的喧嚣热闹,告别了课间的追逐嬉笑。今天,我们一起跟着孔子来到泗水河畔,去感受一番美丽的河畔风光。此时,多媒体出现了一幅草色青青,微风习习,桃红柳绿,伴着偶尔沙沙的声音的河畔风光,这样的景、这样的色、这样的美,此时此刻,学生屏住呼吸,与我共享着这暖暖的春意。这节课,我凭借着色彩温馨恬静的课件,清晰明朗的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唤醒了他们主动学习探索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可听、可视、可感的情境渲染,让学生的情感因素油然而生。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课件,应该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去掀动情感的涟漪。让语文课堂尽情地彰显情感的魅力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2:04:59 | 只看该作者

三、多媒体的巧妙运用,创设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妙用媒体,创设阅读期待。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在揭题导课后,利用录像片,展示荷花的美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动画片段,感受荷花之美,使学生身临其境,观赏欣赏品味,描述各自看到的情景,抒发各自不同的感受,一种新的阅读期待自然产生:这么美的荷花在作者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一期待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我根据所学尝试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的教学方法收获不小。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课文同时也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在朗读过后,我问学生,你们最期待什么?学生当然希望听上一曲,我说如果我是音乐老师,如果上的是音乐课,我马上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可是,我是语文老师,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我们应用语文的方式听这首曲子。从课文什么地方你能听到这首曲子?通过读说,再读讨论出乐曲分三个阶段,感情节奏各不相同,阿炳通过旋律的变化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在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了表达乐曲的部分后,才满足学生一听为快的的愿望。运用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展现二泉美景。(学生静静地听)我看到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我读懂了他们的微笑,因为曲子的旋律和他们刚才从文中到的旋律是一样的。这种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听到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感到新奇,怎么?听学生的兴趣来了,同时也明白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首先得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然后告诉其方法:边听边想象,并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这样的旋律,他们相信了能从文字中听到音乐,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这里用课件印证阅读期待。
像《二泉映月》的二胡曲,没有一点音乐素养,没有一点文字提示,是很难听懂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对牛弹琴”,学生听不出什么,还让学生听,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们经常讲“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能上成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也就是说语文课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从文字中欣赏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去聆听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多媒体巧妙地运用,就像雁过留痕,自然而然,让人觉得课件就是这节语文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感觉在无病呻吟,多此一举。
另外,让多媒体突显课文精彩,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深入领悟文本内涵,让学生期待阅读,阅读后期待,把文本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通过朗读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同感,所以无须赘笔。
四、多媒体活化课文情境,拓展课堂想象空间。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为此我们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再创造,让语文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学习、发展、拓展课堂想象空间,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里,多媒体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书本厚重起来。横向拓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其融会贯通,以弥补分科教学所带来的缺憾。如《我爱你啊,中国》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片头曲,教学前给学生推荐相应的网址查找相关资料,新授时,给学生展示布达拉宫、桂林山水、西湖十景等令人神往的图片,当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各地的特产特色后,他们仿佛已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遨游了一番。当“……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深情的吟唱回荡在教室时,中国在他们的心目中更具立体感,同时,爱国之情也得到了升华。纵向,寻找相关的内容。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等课文,很显然是属于“走近名著”系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学生感兴趣的书目,引导学生把书读厚,还可使学生形成的知识网络化。
妙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立体理解文本,把抽象的数字也形象起来,如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3000余年紧扣数字背后的内容,使抽象的数字变得鲜活丰满起来。我从中学到利用课件,滚动出示了这3000余年间的历代纪元表,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漫长,教师再配以解说,学生自然就感受到《史记》内容的丰富,体会到司马迁写《史记》的不易了。阅读教学要根据需要把语文所应有的“厚度”体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22:05:03 | 只看该作者

再现文章情境,拓展语文课堂,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架起理解的桥梁,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月光启蒙》时,为了让学生形成与作者一样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认真感悟母亲的儿歌内容后,用课件播放母亲唱民歌民谣的情境,让学生静静地听,感受母爱的伟大。然后让学生说作者从中学到的就顺理成章了。
五、多媒体填补课堂空白,促进言语实践。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空白”,通过多媒体提供相应的画面或录像,引导学生推测、构思,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即可开发教材资源,又可结合课文进行言语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艄公”,多媒体显示艄公搏击风浪的片段,最后定格为艄公撑船的特写镜头?然后引导学生描述一下艄公的外貌特点,经过思考,联系生活,学生纷纷发言:
“他那古铜色的脸布满了一道道皱纹,那结实有力的双手撑者篙,他是那么沉着、那么机敏、那么勇敢。”“我眼中的艄公健壮如牛,眼睛炯炯有神,双脚稳稳地站在皮筏里,那有力的手拿着竹篙比划着。”
学生通过图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拓展想象,这样既理解了词义,又在语言的训练中感受了艄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气概。
且看《军神》课堂片段:手术前,什么地方最能证明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学生很快就从文中知道原因,刘伯承的确用他清醒的大脑,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谁能说说刘伯承有哪些丰功伟绩?(电击课件,音乐响起)就让我们一同来瞻仰刘伯承元帅立下的一系列不朽功勋吧!屏幕上逐行出现配有旁白的下面一段资料(略),这一切,都是因为刘伯承有清醒的大脑,,而此刻,他将要付出的是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疼痛。为了让学生能全面领悟到刘伯承的良苦用心,匠心独运,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到了课程资源的开拓点,从“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出发,收集到了从丰都战役至新中国成立初刘伯承为新中国革命所立下的主要功勋的资料,并适时呈现出来。及时的补白,这一则着资料后,不但对刘伯承充满了敬佩敬仰之情,而且深深地理解了刘伯承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毅力忍受巨痛,进而真正走进了文本,领悟了内涵。
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简单文字,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讨论,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与内化,有利于语感的训练与培养。
这种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开拓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语言的训练和实践,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知识面,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无声无息地润泽课堂,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使个性化阅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有理由相信,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5: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