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1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德与社会》三上-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它是通过培养、教育、训练,使儿童获得思维、情感、语言和最初行为方式等人类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社会活动增加了解,为掌握生存能力打下基础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①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它是通过儿童的父母进行的,由于父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给予儿童的社会教化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密切联系基础之上的早期教育,是其他各方面教育所无可取代的。②托儿所、幼儿园。在我国,它们不是纯粹的“保育”性质的单位,而是培养幼儿的最初基地和人才培养的科研单位,是最早对人进行集体教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儿童社会化取得明显进步。③小学。与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它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小学教育,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个时期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大的是老师和同学。为儿童挑选良师益友,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④社会。指除了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范围也广泛了。各种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影响可能给他们的一生打上烙印。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另一方面对社会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又缺乏鉴别的能力。一些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称为儿童的“危险期”。以上儿童社会化的途径是交互起作用的。社会化途径,学龄前是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入学后是学校──家庭──社会;离开学校后是社会──家庭的主次不同的途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6: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自理测试








  1. 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洗脸,用肥皂吗?



  2. 每次洗脸时,洗耳朵和脖子吗?



  3. 每天中午和晚上常洗脸吗?是不是睡觉之前有洗脸、刷牙的习惯?



  4. 有不洗脚上床睡觉的习惯吗?



  5. 指甲长了自己剪吗?有自己固定的指甲刀吗?



  6. 学会洗手帕、红领巾了吗?是不是自己洗?



  7. 小件衣物自己洗吗?



  8.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吗 (如何学会使用洗衣机)?



  9. 自己缝过扣子吗?



  10. 会系鞋带吗?在学校里,通常要系几次鞋带?有被鞋带绊倒的经历吗?



  11.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能按照课程表,整理一下书包、带齐学习用具吗?



  12. 上学时,书包是自己背着还是由大人给拿着?



  13. 你的桌面能保持整洁吗?



  14. 用过的东西是否按时放回原处?



  15. 是不是经常有找不到学习用具的时候,还急得满头大汗?



  16. 你的玩具摆放整齐吗?是妈妈做的还是由你自己做的?



  17. 经常给玩具“洗澡”吗?你做还是妈妈做?



  18. 玩过的玩具能立即收拾好放回原处吗?



  19. 你有脱下衣服就叠好放到指定地点的习惯吗?



  20. 你睡前把衣服按第二天清早穿的次序摆放整齐吗?有没有第二天早上找不到袜子的经历呢?



  21. 你起床后自己叠好被子、整理床铺吗?



  22. 穿过的拖鞋每天摆放整齐吗,还是东一只、西一只?



  23. 新洗过的衣服晾干之后你自己收起来吗?叠放整齐放到衣柜里还是随便一塞?



  24. 你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吗?



  25. 你自己用过的碗筷自己收拾、洗净吗?



  26. 吃水果的时候是自己洗,还是依靠妈妈送到嘴边?



  27. 你经常整理自己的小书架吗?书架上的书是分类摆放吗?



  28. 看过的书能立即放回原处吗?



  29. 新书发下来,你自己包书皮吗?



  30. 你经常自己热饭吗?会使用家庭用的小电器吗?



  31. 你怎样注意安全使用煤气灶?



  32. 你怎样在操作时防止烫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添麻烦”,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2.在家庭生活中体验──“我爱我家”,培养少年儿童家庭责任感;3.在少先队集体生活中体验──“大雁齐飞”,培养少年儿童集体责任感;4.在社会生活中体验──“走进社会”。下面是一组实践体验活动方案设计。



  体验基地:家庭



  扮演角色:妈妈



体验项目:整理卧室,将自己房间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妈妈老是说我的房间一团糟,满桌子的书籍、报纸;床上床下都是衣服、袜子,不知哪是干净、哪是脏的,即使每天打扫仍不能令人满意,难道就没法使房间整洁一些吗?通过体验明白一个道理:要让自己的房间始终保持整洁,就必须将每件物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哪里拿,放回哪里。



  雏鹰奖章:自理章



  体验基地:敬老院



  扮演角色:老爷爷(老奶奶)



体验项目:与老爷爷(老奶奶)散步、谈心等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常常听人说老人是“老小孩”,这是为什么呢?人在敬老院过上一天,体验一下当老人的苦恼、孤独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等,理解老人的心情,使尊重每一个老人成为自觉行动,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雏鹰奖章:孝敬章



  体验基地:班级



  扮演角色:节电员



  体验活动:开展节约用电的活动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节约用电。现在办学条件好了,班级里有了许多电器,有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电灯没有人关。做个节电员认真体验一下,你会发现由于你的节约,学校省了很多电。



  雏鹰奖章:节电章



  体验基地:少年农科院



  扮演角色:小养殖员



  体验项目:大闸蟹养殖改良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大闸蟹是阳澄湖特产,但水质一年不如一年。在镇农技推广站的支持下,做一个小养殖员,在水质改善、精心育苗、注重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体验养蟹的艰辛、环保的重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雏鹰奖章:养殖章



  体验基地:交警队



  扮演角色:小交警



  体验项目:当一名小交警,跟随交警叔叔值勤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以前常认为自己的车技很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时喜欢单手撒把,甚至是双手撒开。通过尝试当一回小交警,明白平时这样做的危险性,同时也体会一下老师和家长总是“唠叨”的一片苦心。



  雏鹰奖章:交通安全章



  体验基地:AB 集团



  扮演角色:仓库保管员



  体验项目:清点库存、收货、发货等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做一个企业小员工,不但可以到生产一线去缝纫、裁剪、包装,还可以到仓库去做一个管理员,学习清点库存的诀窍、熟悉货物的堆放地点和具体数量、学会使用小车装卸等,体验一个仓库管理员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踏上任何工作岗位打下感情基础。



  雏鹰奖章:保管章、服务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自理的项目








  自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像是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请你们放手吧!



  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到比较繁杂的事情,循序渐进,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有个进步、提高的过程,不能心急。人,要生活,一天到晚要自己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怕麻烦。



  1. 会洗脸



  洗脸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一般外出回到家,尤其是赶上风天,最好先洗手洗脸,再做其他事。要养成洗脸也要洗耳朵、洗脖子的好习惯。



  2. 会洗脚



  如果做不到天天洗澡,最好养成每天用热水烫脚的好习惯。洗脚不仅能除去污垢、汗渍,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



  3. 会刷牙



  每天坚持饭后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刷牙要选用适合儿童的牙膏牙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



  4. 会洗小件物品



  自己用的手帕、红领巾、袜子、背心、短裤等小件物品,要尽量自己洗。



  洗时先用清水浸湿,然后打上肥皂,用手搓,易脏的地方多搓几下,最后用清水漂洗两三遍(直到水清了)就可以捞出来拧干,或用洗衣机脱水,摆放在衣架上晾干。为防止风吹物品落地弄脏或丢失,最好用夹子夹上。



  5. 会穿衣服、系红领巾、系鞋带



  穿衣是每天要做的事。穿衣要注意顺序和方法,系好扣子,做到衣着洁净整齐。



  系红领巾和系鞋带要反复练多次,注意两端留的长短要相宜。鞋带不宜过长,防止摔跤。



  6. 会整理书包、学具和玩具



  小的时候会整理书包,长大了对生活用品、生产用具不仅摆放整齐,有条理,而且有一定规矩,用起来很方便。整理生产工具是从整理学习用具开始的,而整理学习用具是从整理玩具开始的。



  7. 会叠被子、叠衣服、整理床铺



  要养成起床之后把被子叠整齐的好习惯,晚上脱下的衣服和洗后晾干的衣服都要自己先叠好,摆放整齐。不要以为起床了被子可以不叠,换下不穿的衣服可以乱扔,鞋子可以不摆放整齐,都是一些小事情,或者由父母为之操劳而心安理得,其实,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到教室、将来工作的办公室的整洁。



  8. 整理自己的房间



  每天一小整理、每周一大整理,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扫干净,物件摆放整齐、有条理。定期把衣柜、写字台、书架重新摆放一次,这样便于记清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用起来方便,做到物尽其用。



  9. 学习热饭、烧开水



  一些家庭,父母上班,孩子中午只好自己热饭、烧开水。要逐渐学习使用柴灶、煤炉、煤气灶、微波炉、电烤箱的方法。通过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请教父母等方式学习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对这些家庭用具不能认为简单就马虎大意,其实用起来里面有很多学问,时时记住“安全第一”是最高原则。



  10. 包书皮



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学习包书皮的方法。事先要备好牛皮纸(或旧挂历纸)、剪刀,按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折、叠,注意尺寸恰当,底面平整,美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责任心








  一般指自觉地把应该做的事做好的心理,作为一种伦理学范畴,它表明个人在面临实现某种道德要求时所持的态度。是和使命、职责、任务相联系的。责任心包括:(1)忠于职守,即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认真负责地完成;(2)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完成的结果负责,如果完成不好或出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心是做人的起码品德。因为社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靠全体成员共同构建的,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忠于职守,负起一定的使命。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了国家的主人,更应自觉地履行自己承担的职责,这样才能共同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责任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情培养。例如,分配学生负责某项具体工作,并督促其认真完成;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也应认真负责地完成。还要教育学生对自己做过的事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从小让学生学会负责,是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后的全球性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小学教师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角色扮演








  个人根据角色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承担某一社会角色。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准备承担角色者对角色期待的领悟。由于个人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对角色期待的领悟不同,不同的个人对同一角色的扮演过程和效果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角色扮演过程不仅表现出成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儿童通过领悟角色期待、承担角色和表演角色而逐渐形成自我,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例如儿童通过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女儿、教师、警察等角色,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了解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社会角色








  社会规定的用以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行为,即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当人们进入某一社会地位以后,其价值观念、心理因素都会被其位置所限制,其言行举止无不受社会对这一位置预先安排的规定所制约。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集。角色规范是社会影响、控制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等。“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20 世纪20~3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将其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最早系统运用此概念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德和拉尔夫·林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4 17: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