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了让学生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 都是180°,教师可谓是煞费苦心。先让学生计算三角尺上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得到180°,进而引发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纸上任意画 一个三角形,用量一量、拼一拼等方法验证猜想,最后再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深对这一结论的认识。
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练习反馈的效果也很好。课临近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体会,并对本课学习 内容进行质疑,一个课上表现相当 踊跃的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是不相信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其他学生的表情说明他们也似有同感。奇怪,整堂课上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不都是围绕“是否所有三角 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一问题展开的吗?学生该量的量了,该算的算 了,该拼的也拼了,事实清楚表明:任 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怎么学 生当中还会存有这样的疑惑呢?
由此,我们生出疑问:学生操作了是否就真的意味着经历了?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必须引导学生经历知识 形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操作活动,尽管每一 个学生都参加了,而且最终得到了结论,但是不是这就意味 着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笔者认为两者之间 还不能画等号。《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过程性目标的三个层次中都提到了“特定的数学活动”。笔者认为 ——
“特定的数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内在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的活动。剖析上述案例里的系列活动:在纸上任意画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算出内角和,这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的;出现误差后,用拼一拼的 方法将三个角拼在一起成平角,这是在教师的指示下展开 的;用折的方法将三个角拼在一起也是经教师提示后进行 的;直至最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研究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算它 的内角和等,都是教师刻意安排的活动。这层层深入的操作活动,虽是针对本课的知识要点做了精心而细致的安排,但缺少了对学生内在需求的关注,缺少了对学生操作活动 中的情感体验的关注。试问,在没有引发操作需要而开展 的活动中,学生又如何能从中有所体 悟并获得经验呢?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 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 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 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从这个角度上说,没有学生积极情感投入的操作,很难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历。
“特定的数学活动”是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的活动。笔者以为, 教师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活动,通过活动想要得到怎样的结论。只有目的指向明确了,学生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实 验、推理发现特征,掌握规律。但在上 述案例中,学生对操作活动的目的显 然知之甚少,很多学生是在懵懵懂懂 的状态下,抱着“老师要求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的心理参与的。因 此,学生尽管操作了,但由于目的不 明确,很难产生深刻的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