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拓宽练习功能 提高练习实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二分之一,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现实中,老师们对小学数学练习的目的、形式、效果等现实问题基本是问之甚少,往往是对新知教学的一种简单重复,学生在练习中学得泛味,很少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练习教学,要从练习的形式与功能等方面来加以研究它,以切实提高练习的实效。目前,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实验教材(下册)在对练习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比“老”教材已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就结合本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谈谈教师该如何丰富练习的形式、拓宽练习的功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巩固性练习  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当然肯定也要注重基础知识也基本技能的掌握。因为学生智能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完全理解和掌握程度上,只有让所学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时,才能谈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故教材在第63页的第1、2题安排了巩固练习:第1题都是隔位退位减,如果计算发生了错误,学生能通过验算及时发现。第2题是改错题(如下):本题

602             402             1000

-178           -319            -178

  524              93              978

搜集了学生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特别是前两题更常见,学生通过辨析找到错误所在及发生原因,并引以为戒。学生在这两题的练习下,计算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提高。



四、建构性练习  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练习对所学知识起巩固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在学生的练习中不能搞机械的训练,就题讲题,而应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能对学生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学生的练习中以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建构。如教材第63页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在前两组里各有一道题要隔位退位,另一道不要隔位退位。通过题组训练,学生明白“隔位退位”不仅因为被减数十位上是0,还因为个位上不够减。如果个位上够减,即使十位上是0,也不需要隔位退。这样的题组比较练习,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得到了锻炼,克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

五、应用性练习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如教材在第63、64页的部分习题中就让学生应用隔位退位的知识解决有关蛀牙、订杂志的实际问题,学会看懂电费单和计算当月实用电数。这里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而且也体现了学科渗透的思想,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量,数学素养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练习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进行这样“练习设计”的,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其次练习不能仅盯着本节课的目标,而应瞻前顾后,放眼整个学习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效用,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能力、形成数学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一、孕伏性练习  感悟新知的生长点

数学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但仅此认识是不完全的,练习有时还应承载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对末知领域进行的一种尝试性探索,是利用已有知识对新知领域的一种探究、感悟,但它又不完全是一种新知学习,而是一种孕伏性的练习。如教材第28页第2题(如右图)说出橡皮与回形针的长各是多少毫米,在图上能看到的是物品的一端对齐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对齐着直尺上3厘米后面的5毫米刻度与2厘米后面的9毫米刻度。因为问题是这两个物品各长多少毫米,于是把3厘米看成30毫米,再加上5毫米得到橡皮全长35毫米,同样回形针的全长是29毫米。这里不是教学单位的换算,更不是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而是在图形直观中通过孕伏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感悟相邻单位间蕴藏的一种数量关系,这种感悟和体验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看到和想到的。

二、发展性练习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国标本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实验教材在例题教学与练习设计方面不但重视了对新知的孕伏性的练习渗透,而且在练习的编排上亦注意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一类题(类例题)的简单重复训练。如教材第62页在教学完例题“202-108”后,学生已明白了隔位退位的原理和方法,接下来并没有马上让学生练习类似例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没有又要从百位退即隔位退的习题”,而是让学生尝试练习“1000-537”的题,被减数个位上不够减,十位和百位上都是0,要从千位上退1。这样的题目计算原理与例题相同,但隔位退位的跨度比例题更大,步骤比例题更多,学生从中进一步明白了隔位退位的方法。通过本题的练习,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得到激发,这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仅是靠外在形式的激发,而是靠学习内容的适当“拓展”来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果子吃”后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探究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0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