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信息化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22:2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信息化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本文从需求、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的快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 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通过计算机能辅助教学再到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 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与信息化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或者手段,更有效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平台 园本教研 教育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
目前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一个从技术中心观到系统观的演进过程,仅仅在技术上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不能保证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实施。为推进教育信息化,需要集中抓好3个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内容资源和培训。其中基础设施包括硬件保障和软件保障两个方面。
    (一)硬件保障。
    教育信息化的硬件保障,指硬件基础设施保障。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能使教育者和学习广泛受益的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环境,并持续地运行维护和更新。这些硬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计算机与相关的外部设备,局域的校园网络和广域的教育网络,另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有关建筑物和相关辅助资源的准备。硬件保障除在相关的资源上做出准备外,还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由于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者,因而学习环境说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学习环境主要强调通过各种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因而学习环境的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的基础。
    (二)软件保障。
    软件资源包括名种备课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课件,另外还应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指导系统、学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管理人员系统,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教育信息化软件保障方面的建设不要过份的追求资源的数据量和多媒体的形式,而应该尽可能的积累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资源,开发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需要的数字化资源,软件环境要符合人性化要求,要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源的充分利用。
    目前院校所使用的软件资源系统往往由于设计不规范,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差,目前大多数管理软件的设计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稍有变化即难以使用,造成一些软件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22:26:28 | 只看该作者

    (二)缺少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标准。
    由于各校之间的差异,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所有院校的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各所院校只能根据自己学校的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培养目标、资金来源等实际情况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就难免出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莠不齐的局面。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标准化思想。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和强制实施的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技术标准,各教育信息系统的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和共享。这样带来了具大的浪费,与国际上的教育信息技术体系的沟通也存在障碍。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露、逐步尖锐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一是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二是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软件设计不规范,三是缺乏一套完整的网上信息交换规范。
    所以统一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避免资源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同时可以实现多个库间的资源共享与互换,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且必须的环节。
    (二)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1.充份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生动的具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图文并茂、媒体信息丰富多样,能够创建逼真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从学习情境中去主动发现、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将广泛应用,教师不仅可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可非常方便地从软件数据库中选择并提取相关的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加以组合安排,供辅助课堂或学生自学使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就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
    多媒体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一是个别化主动式学习: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公用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二是结构化发现式学习: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他主要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2.有效的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受。建立教育资源库,为教育服务,充分考虑教育需求,使师生和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要的可用信息。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在我国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具有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个别化的特点有效的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信息教学资源建设中的生力军和信息化学习中学习者的功作学习,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9: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