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8 10:37:5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开课激趣后,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第一个层次,初读古诗。自由读、画生字、自读生字、检查生字读音、检查词语是否读得准确连贯、再读古诗、师范读、生学读。这些环节的主要是让学生读准会认字,读顺诗句。第二个层次,品读诗句。每出示一行,要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这也是操老师特别强调的。第一、二行是分行教学,第一行要突出梅花的美丽;第二行描写的梅花有两个特点:一是凌寒即不怕冷;二是独自即勇敢。突出第二个特点也是用学生知道的其它花朵来衬托,没有迎春花的陪伴,没有菊花的陪伴,梅花是多么勇敢,用朗读来赞美梅花。分行教学后再回到小整体即一二行合起来读。三四行是一起出示的,因为它们是一个连贯的意思,教学时可以放一起。让学生通过朗读让同桌闻到梅花的香味、再指名读让我闻到、让同学闻到、让后面的老师闻到、让整间教室充满梅花的香味,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梅花香味飘得很远。第三个层次,再次整体读诗想象画面,加上动作背诵。最后补充另一首梅花诗。
这次研讨,暴露出来的问题,操老师归纳为三个关注:关注特点,即古诗诵读的特点;关注学情,学生是不同的个体诵读应有不同的个性;关注文本,针对不同古诗要抓住特点来教学,操老师的这些理念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还要感谢我校年级组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以及我校华主任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最后请各位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