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资料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 程 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数学思考: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在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实验法和探究法。
三、重难点:
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人类的聪明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片,看看这些伟大的人类建筑中都含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图形?
师1:同学们,这几张图片中共同存在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等腰三角形以它那对称、和谐、庄重、典雅之美成为我们数学殿堂的一枚瑰宝,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呢?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个美妙的图形。(板书)12.3.1 等腰三角形
(二)探究发现,学习新知
1. 认识等腰三角形
师1: 在小学时我们就知道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下面我们利用剪纸的方法将手中的矩形纸片变变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先将纸片向下对折,再把角斜向下折叠,沿折痕剪下,打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观察这个等腰三角形,我们称相等的边叫做——腰,那么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观察猜想
师1: 接下来,我们再度观察手中的等腰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师2: 仔细观察:将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请大家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哪位同学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3: 这些线段是互相重合的,它们存在什么数量关系?重合的角呢?
师4: 通过刚才的分析,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板书)猜想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猜想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实验操作
师1: 请同学们用心观察等腰三角形ABC:随着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变化,观察两个底角是否永远相等?这说明什么?
师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随着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变化,AD是否永远是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这又能说明什么?
(3)推理论证
师1: 来看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将这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该如何叙述?
师2: 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师3: 如何进行证明呢?
师4: 谁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
今天大家从不同角度添加辅助线,将等腰三角形问题转化成全等三角形问题,进而证明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接下来,请大家将性质1齐读1遍。性质1简称:等边对等角。下面我们用符号语言描述性质的因果关系。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应用“等边对等角”时必须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师5: 由性质1的证明过程,你能不能证明出猜想2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观察性质1的证明过程,在作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的基础上,由三角形全等,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师6: 类比这种证明方法,当我们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时,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师7: 当我们作出底边上的高呢?
经过证明它平分顶角并平分底边。通过刚才的证明,我们得到三个结论,这三个结论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也就证明出了性质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填空题,这就是性质2的数学符号表述。仔细观察这三组符号语言,在等腰三角形的前提下,我们只要知道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即可推出其余两个是成立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我们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 辩证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我们再来看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那么底角的平分线,腰上的中线和高是否互相重合?请大家动手折叠来说明。
师1: 重合吗?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必须强调的是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 理解记忆,实际应用
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请看例1,独立思考第(1)(2)问,有答案,请举手。
师1: 请大家观察∠BDC是等腰△ABD的外角,思考∠BDC与∠A有何数量关系?
师2: 思考第(3)问,如何求各角的度数?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求解第(3)问。
师3: 答案是什么?
这道题目我们结合图形,利用方程进行求解,可以使我们的表述更加清晰。
下面请大家再看一个例题,齐读例2,有思路,请举手回答。
师4: 谁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得出∠1?
(四)反馈新知,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进行两组小练习,看看谁的速度快?
师1: 通过这两个题目,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已知角为锐角,则它既可以作为顶角,也可以作为底角,需要分情况讨论;若已知角为钝角,则它只能作为顶角。
(五)回顾反思,归纳升华。
通过今天的数学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划分层次,布置作业。
(A) P56 1,4;
(B) P56 1,4,6.
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兴趣作业:利用等腰三角形设计一个电子作品。
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体悟图形的美,努力去创造美,炫出我们的精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