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引例1: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2cm,以C点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π)
引例1 |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图形简单,解题思路明确,计算简单,由学生独立完成. | | 引例2:如图,要在三角形广场ABC的三个角处各建一个半径为20米的扇形草坪,则草坪总面积是 .(结果保留π) 引例2 | |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图中阴影部分通过平移、旋转,可转化为半径为20米的一个半圆,从而体会到当和差法不能解决时,可利用图形变换来解决问题. | 引例3:如右图,A是半径为2的⊙O外一点,OA=4,AB切⊙O于B,弦BC∥OA,连接AC,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引例3 | 采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然后鼓励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 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做辅助线把阴影部分转化为扇形求解.教师要关注学生能否利用平行线将三角形进行等积变换. |
归纳: 通过以上的三个引例,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与圆有关的面积计算的问题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和主要方法. 有关知识: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面积公式,涉及解直角三角形、解方程等有关知识. 主要有三种方法: 1.和差法:S总体-S空白=S阴影 2.整体求解法(化零为整):把不规则图形分成几个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和. 3.图形变换法:通过图形变换 (平移、旋转、对称、割补)使其转化为基本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或者为使用和差法提供条件.此法包括割补、平移、旋转、等积代换等方法. 从方法的应用上,和差法属直接应用型;而整体求解法和图形变换法则属于构造型. (二) 巩固提高,强化方法 (对应上环节,在知识、方法及思维层面进行适度拓展.该环节设置了3 个问题.) | | | 1.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相等的六部分,若大圆半径为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1题 | 本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要能说出解题时用了哪些图形变换方法. | |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外接于⊙O,且⊙O的半径为2,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2题 |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充分说明思路和解题方法. | 由于该题难度不大,在提问时要多关注中下学生.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利用半径(直径)求解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是否最优. | 3.(2000年广西中考题改编)如图,⊙O2的弦AB切⊙O1于C点且AB∥O1O2,AB=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第3题 | 教师可先适当引导学生分析,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利用勾股定理整体求解半圆环面积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
(三)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该环节可视情况机动处理.既可在课堂上作为课堂练习,也可作为课外作业,还可留作下一课时的内容.) | | | 4.如下图,有六个等圆按如图甲、乙、丙三种形状摆放,使邻圆互相外切,且圆心连线分别构成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将圆心连线外侧的六个扇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依次记为S、P、Q则( ). A、S>P>Q B、S>Q>P C、S>P=Q D、S=P=Q
甲 乙 丙 | 学生: 1.仔细观察图形特点; 2.结合条件能联系起哪些相关知识? | 教师引导: 1.图形整体有什么特点? 2.可以根据图形特点将图形进行怎样的移动? 3.扇形圆心的角是多少?教师关注,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是否到位. | 5.矩形ABCD中,BC=4,DC=2,以AD为直径的半圆O与BC相切于点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第5题 | 6.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AD=4,上面有一个以AD为直径的半圆,正好与对边BC相切,如图(甲).将它沿DE折叠,使A点落在BC上,如图(乙),这时,半圆还露在外面的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甲图
乙图 | 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2.由学生分批次讲述他们阶段性的发现和结论. | 教师提问: 1.阴影部分是什么图形? 2.弓形面积怎样求? 3.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存在畏难情绪,鼓励学生进行猜想、验证、计算. |
(四)学习回顾 归纳总结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要注意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层面.和差法、图形变换法和等积变换都是把复杂图形再构造为简单几何图形,体现转化的思想. (五)板书设计与作业 与圆有关的面积计算(复习课) 1.基础知识 S圆=πR2 S扇形= nπR2/360 S弓形=S扇形 - S三角形 2.基本方法 ①和差法 ②图形变换法 ③等积变换 作业:完成(拓展延伸)第4、5、6题 (六)课后反思 本节专题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将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并通过学生的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达到概括和综合提高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再建构.本节课的设计考虑到了九年级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注重对知识方法的发现和归纳.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一例一练、一例多练的形式,学生对该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能较好的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是现场课,教师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部分设计的内容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学习多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从学生的实际学生能力出发,“不拔不压”,切实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