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小学小班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2: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小学小班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摘要:合作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群体之间的情感相互活动的过程。它能充分发挥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思维火花,开启智慧之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交流”作为课堂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环节有机结合,连接着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点拨”。因此, 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动机,培养学生“说”和“做”的勇气,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 “说”和“做”,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已是当前的形势所需。
关键词: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激发思维火花;发展个性。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全国各地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正逐步减少,小班化教育便应运而生。小班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之优势,实施开放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为当前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学习方式。  曾有人说:“小合作有小成功,大合作有大成功。”那么,合作必将会成为走向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合作交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一种群体之间的情感相互活动的过程。它能充分发挥民主,吸引学生参与,激发思维火花,开启智慧之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合作交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开放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既要发挥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又要群策群力,发扬合作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为学生终生学习,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的举措。“合作交流”作为课堂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环节有机结合,连接着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点拨”。因此, 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动机,培养学生“说”和“做”的勇气,使学生能够有目的地 “说”和“做”,形成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已是当前的形势所需。但是,由于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界的新生事物,这方面的实践、理论经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这些教育改革者不断研究、探索,使小班化教育趋于完善。基于以上情况,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个性差异入手,分层建组。
当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的自学、自理、自律能力表现出较大差异。比如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学习热情的起伏较大,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往往受学习内容和学习氛围所左右。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数周的观察和了解,我从学生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进行异质编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把全班学生分为好、中、差三层。分组时,均衡配置,即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等;男女混编,即每一小组男女生比例大体相等;按需协调,使每一小组的人员结构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二、创设合作环境,使学生参与互动。
“参与互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合作意识得到培养。无论是数学知识的获取,还是语文问题的解决,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和参与互动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讨论。
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做这样的题有什么规律?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后,仍然让学生观察,讨论加数十位上的数与得数十位上的数的变化规律。学生经过认真观察、讨论、互相启发,总结出:不进位加法口算,只要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不变;而进位加法,只需计算个位得几,得数的十位数比加数的十位数多一就可以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口算的速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2:21:56 | 只看该作者
四、发挥评价作用,使学生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是对“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所关注的主要是后者,而这正是大班条件下的教学评价比较缺乏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从小班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根据“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性、多元性、激励性、形象性、形成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在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法”,顾名思义指的是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成绩自己争。对于促成学生集体的观念,形成伙伴学习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首先要有目的地组织小组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长、正方形的认识时,我采取小组评价的方法。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来探究“长、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操作,通过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然后提交全班交流。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人人参与,每个组都想出了证明的方法。其次,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做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的评论,互相做出评价。我让学生们走上讲台,将他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进行展示,让其他组进行评价。经过研讨概括出了长、正方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总结出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证明方法。再次,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体验和验证,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证实其真实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正方形特征”的理解或掌握,培养了其创新的能力。最后凡是获得成功的小组都能得到全班的首肯,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享受小组成就的愉悦。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不仅要采取集体奖励的强化手段,同时又要注意把强调外部强化转为学生的自我奖赏,揭示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让学生从互动中逐渐认识合作的重要性,体会互动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爱,并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态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活动评价法、鼓励评价法、形象评价法等等。其目的是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愉悦的感受。     总之,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讨论与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注意设置适宜的合作学习问题、情景,确立集体目标的合作性,给予集体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我激励的氛围中开展互助学习,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学会共处,而且还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学会求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2:21:50 | 只看该作者
(二)精心设计练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由于独生子女多被家庭娇惯呵护,所以他们失去了太多的生活体验,思维面比较窄,每个学生思考问题角度各异。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探究,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能起到培养学生扩展思维,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练习中设计一些一题多解,发散性练习。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笔算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24+4( )=7() ,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所想与组内交流,概括出括号里能填6-9四个数,再继续合作讨论:为什么只能填这四个数呢?从而得出十位上2个十加4个十,要想得7个十,个位上的数相加必须满十,向十位进一。所以,方格里的数和4加起来必须满十才可以。
再如,学习长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安排了一节思维训练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个人活动,组内交流。让每个学生拿出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并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各种图案,和本组成员交流。第二个环节,是组内合作,组间交流。让组内两个学生先合作,利用四个小三角形拼图形;再由小组的四个成员进行合作,利用手中的所有图形,设计图案并摆出来,之后在全班进行展览,进行交流。第三个环节,教师针对学生拼摆的情况进行讲评,按照创意、速度等来评分,评出名次。这种练习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发挥群体效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在小班中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参与互动,就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谋取集体智慧的结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人。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只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他们才有机会去发现、讨论、交流、评价。大家或许曾看到过这样的场面:课堂中教师出示一组题,让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同学们边举手边说:“我、我!”唯恐别人抢了先,“我、我!”的叫声响彻教室。甲小组说了自己的发现后,老师问还有别的发现吗?乙、丙小组竟说了与甲小组相同的发现,教室里吵作一团。丁小组说错了,老师问:“你们对丁小组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吗?”这时其他小组却仍在说自己的发现,与老师的发问毫无关系,老师终于发脾气了:“安静!我看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老师为什么要发脾气呢?因为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同学们经过合作交流还应该有别的发现,但迟迟未能表述出来;因为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自己的控制时间却仍未达到预想效果。老师一节课下来非常辛苦,紧赶慢赶,生怕这节课的任务完不成,求大求全,而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草草收场,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减少两个知识点或某些环节,下次课补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把自己的话砍掉一半,把自己讲的时间挤出来。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只有保证了时间,才能让有深度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得到统一,有探索的问题得到创新,有策略的问题得到发展。而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真正搞懂一到两个知识点,学生就能体验探究、合作的全部过程,其有效性一点也不会比看拟结构紧凑的课堂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