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论文 加强课堂语言积累的几点尝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0: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加强课堂语言积累的几点尝试
湖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张 玲
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质兼美的课文有二三百篇。这些课文既是语言的范例,又包含着大量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认真真地掌握好这些课文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坚实基础。



一、在充满激情的诵读中积累语言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例如三年级下册课文《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章写得优美,教学时我通过音乐的渲染,与展示的图画结合,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想,表示看得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的词有哪些?这时语言的储蓄库被打开了,他们说:“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之后,我请学生“久久”“凝神”“深情”地看着荷花,想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后说:“我觉得荷花变活了。”“我仿佛看到荷花突然长高了。”“我自己好像也摇摆起来。”“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在此,我及时引导,课文中“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语言文字也写得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学生此时诵读得有滋有味,将自己融入到优美文字之中,背诵得也快,在诵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二、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积累语言



1.富有表达力的词语。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摘一摘。例如三年级上册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让学生把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和物产的词语找出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美丽、千奇百怪、四脚朝天、富饶、可爱、飘飘摇摇、各种各样、绽开、相互交错……学生们在理解这些词义的基础上又作了摘抄,为以后的运用打下了基础。现在新教材的语文园地中还专门设置了“日积月累”这一版块,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起来。



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还能使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例如学习《日月潭》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你觉得什么时候的日月潭最美、最吸引你?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记一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了课文的佳句: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等等。



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累这样的词句,不仅能使学生领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例如课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中好多句子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在学习课文时,我先请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把这些句子摘录在本子上。学生们摘下了很多:“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又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句话语,简直就是一首首诗。不仅给人于美的感受,还会激起学生的灵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0:15:22 | 只看该作者
三、在表达运用的实践中积累语言



1.创设表达的情景来说话。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色彩鲜艳的图片,夸张的画面能激发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更是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作为老师不能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例如学习二年级上册《识字1》这篇课文时,由于孩子们大都生活在城镇,没有见过田野里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春华秋实、秋收冬藏、大雁南飞的景色,也没有见过树林里那种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山河壮美的美丽景色,理解课文内容和成语的意思相对比较困难。于是我就从网上下载了北京的香山红叶、金秋季节北方农村喜获丰收的场景、果园里瓜果飘香的画面、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画面等图片,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通过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画面,孩子们看到这些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的精美画面,不由得惊叹不已,并且对秋天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这些成语,积累了这些词语,此时让他们说说秋天的美丽景色,效果可想而知了。课后,我还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秋天的成语,学生兴趣昂然,词汇量也越来越丰富。



2.找准文中的空白来想象。在我们的很多教材中,会留有令人思考的空白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作补白。例如二年级上册《假如》一文,中间最后一小节出现了一处省略号。学习时,可以分别让学生说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想做什么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双目失明的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再也不会在黑暗中生活,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够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失学儿童画一所美丽的学校,让他们不在是文盲,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穷人画很多钱,让他们再也不会流落街头,而是和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然后在说话的基础上,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抓住这个省略号仿写诗歌。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体验,充分地想象,在说话、写话中积累了语言。



3.抓住现场的课程资源来训练。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既要敏锐地觉察学生的精彩之处,又要注意发言中暴露出的语言缺陷或思维混乱,不放过语言积累训练的有利时机。学生在课堂发言中表现出来的知识的、语言的缺陷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语言缺陷进行的训练,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具有特殊的意义。我曾听一位教师在上《葡萄沟》一课中,让学生复述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学生在复述中说了这样一句话:“热空气在阴房里来来出出……”。教师听了这个学生的回答后让学生们再看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利用流动的热空气),然后说:“刚才,这位同学在复述中说‘热空气在阴房里来来出出’,谁还能换个说法表达这个意思?”于是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利用流通的热空气……”,有的说:“热空气在阴房里流动……”,有的说:“利用热空气的对流……”、“热空气在阴房里穿来穿去”等。此时的我豁然开朗: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吗?



4.捕捉迁移的练习点来运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因此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可贵的沉默》一课,文中表达心情变化的词语很多,如“兴高采烈、兴奋、快乐地交谈”、“寂然无声、沉默”等。我先让学生理解词语,抄写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两个词造句。学生写句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了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字词句、标点的规律,掌握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句的内涵,表达的情感,揣摩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促进词句的积累和运用。还要善于挖掘文本隐藏着的语言特色、表达特色,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模仿文本的语言进行交流、运用,达到新语言结构的同化。这样,让言语积累奏响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再加上课外适量的阅读补充,必要的社会言语实践,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定能得到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20: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