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视阈下的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
实践与研究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教学,冲破了传统教学的壁垒,探求了教学创新的路径,建立了跨学科教学联系,拓宽了读与写教学的空间。从课件设计制作的目标和问题,整合的基本原则与方式,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化的表征的维度,探索了可普适的具体策略,促进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发展。
【关 键 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整合 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一般生源高中‘面向全体,特长发展’办学模式的研究”(GHA093055),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态度调查研究”(D/2011/12/112)研究成果。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下的语文多媒体教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涵义和行动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具备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和手段的教育活动(如应用计算机进行学科课程学习),其二,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如学习使用计算);其三,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如课件);其四,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征和功能限定要求教学形式、方式的教育活动(如人机对话、自主学习)。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行为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1]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
语文课程教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地位,是这一课程的生命所在;语文课程教学能否因应现代信息技术之普及、发展,由这一课程的制定者、实施者所决定。只有在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态、学习方式具备了相当的信息技术教育表征的前提下,才可能有语文课程教学的现代化与长足进步,应该认识到,这不是“喜欢”“不喜欢”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能倾的问题,而是对于现代课程的观念常识问题——诸如对现代语文课程的社会化的理解与前瞻,对现代语文“工具”本质的理解与体验,对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理解与把握,对现代人语文能力的理解与分析,等。现实中存在的如下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技术教育所遭遇到观念常识方面的障碍(当然不排除还有教学时空安排、教师技能等方面的障碍),比如:普及信息教育技术培训后,教学中的信息教育技术应用更多仍用于“公开课”“观察课”“实验课”层面,不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接纳;比如:校园网、局域网等使用率偏低或闲置;比如:教学中的学术作业方式仍完全依赖于传统手工方式等。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予以关注:
1.冲破传统教学的壁垒,探求教学创新的途径
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主征是教师中心式的授与受,而以应用信息教育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学中,教师“授”的中心地位将可能被多媒体的“授”、被“人——机”对话、被“师生一机”/“生生一机”互动等取代或打破;传统教学的内容体系是系统知识体系,而这种轻视学习者经验和能力、追求完整知识结构的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下必然遭遇挑战,学习者的自我建构和超越教本的知识经验,在此环境下将可改造、补充传统的一般的教学内容体系,并生长出新质的内容;传统教学的价值观是教材本位的学习观,而教材内涵与外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已有的改变,将可能彻底打破“教材”的传统壁垒,由此带来教学评价、学绩评价的变革,突出了经验学习、社会学习的价值,引导教学走向阔大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天地;传统教学的过程是简约化的相对低级的教学过程,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高级思维/高级训练的工具,作为综合化学习/大文化学习的工具,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的学习工具功能,从认知、情意、动作技能的一体化侧面,可促使知、情、意相融合的高智慧高情感学习体系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可帮助教学走出旧的低层次区域。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有针对性地化解上述与教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走向教育创新之路。
2.模糊学科分类,建立跨学科的教学联系
语文课程的发展路向之一,是教学内容的跨学科综合化。语文学科的这一走向与现代社会人母语能力涵容新变、现代社会语文工具功能多样化、现代社会行业语文应用泛化等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征候和趋势成正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方法手段介入语文教学过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媒介参与语文课程构建,为语文学科开放自己的知能体系、开放自己的资源库创设了充分的条件,提供了实施的可能。
语文跨学科的教学联系,包括语文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如《语文》与《历史》、《语文》与《政治》/《社会》、《语文》与《地理》、《语文》与艺术的《美术》《音画》、《语文》与《信息技术教育》等;语文与社会的联系,如教材的诠释与社会政治、文化思潮,文学文本的解读与社会审美观念,语文知识的应用与社会实业需求,语文能力标准与社会经济、文化变异,教学资源的来源和构成与社会文化创造等;语文与学校文化/社区文化/青少年文化的联系,如语文学习情境方面的、语文学习物质条件方面的、语文教学文化背景的、语文教学心理方面的、语文学习经验方面的等。
学科分类的知识界限、内容界限、资源界限、经验界限、模糊并消解,语文学科与其他高关联性学科、与学科之外的社会生活、与学科之外的大文化,发生广泛的教学联系,不能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教育,互联网、多媒体、数字化图书馆、电子读物、软件等,既在内容、资源上组织和构建了这种教学联系的物质,更在核方式、方法上开拓和提供了这种教学关系的空间和时间。在依赖印刷文本和手写口授的传统班级校园活动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根本无法实现跨学科的教学联系,只能是一种空想,没有相应的器具和方式,教学革新难以产生质性的进步。
3.跨越狭义课堂,拓宽读写教学空间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社会实际应用功能,是本学科与科学学科相区别的主要标识;但是,传统语文课堂中,占最大比例的读写教学,往往因其与社会的语文应用实践的悖论,而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所诟病不已。改造这一现实的出路之一,是强化语文课程读写教学/读写训练/读写能力生成的实践性。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大有可为,已为不少新型课堂实践所证明。
阅读方面,文本读取方式的改变和丰富——阅读的选择性,使学生得以进入基于个人社会文化、知识背景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个体化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绩效;文本的比较阅读、目标阅读、标题阅读以及浏览、速读、组装读等方式,支持了大信息量的以信息整合/问题解决为目标的阅读行为。
文本量的增强和鲜活性——提供了传统课堂教本所不能创设的资源环境,改造了固化文本研读所造成的静态阅读的弊端,交“集体有意识”注解式阅读为创造性阅读,在变化的、多样的、个性化的文本/文本主题与风格中满足个别化阅读的需求,从而为主体在阅读中获取个人识见、滋养阅读个性提供了机会。
写作方面,写作材料以其丰富性和互动性,为习作者展示类似仿真的社会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了可选择可创造的思维材料,增强了学习者在写作动机上与写作题材、手法上的社会/实践/应用/分享等意识;写作过程的自控与他控性、评价的互动性,使习作过程更轻松,写作的直接兴趣更多,绩效反馈更及时,从而使写作过程变得开放而灵动,更契合作文训练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质,同时亦使写作学习的分享性、交流/交往性变得更易实现,在教学时间上也更为经济、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