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展示自我,以“能”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导入新课。一般来说,语文课题都有一定语法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修饰语和中心语(题眼),中心语一般已指明文章的写作内容或中心思想。关键是教师善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然后谆谆善诱,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讨。在教学《理想》一课时,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导入: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另外,以“能”导入,也可以从朗读、复述、正音、辨字、分析、练习等能力入手,让学生展示自己,以激起学习兴趣。
五 ﹑揭示课文,以“智”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疑置难,制造矛盾,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种种疑团,激起追根溯源、急欲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通过提问、质疑、讲述、描摹、比较、探索等种种手段,引起联想,激发想象,启迪思维,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向热点。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心理学表明,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六﹑温故知新,以“査”导入
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课可采用复习课文中的学习方法、内容等来导入新课。这一方法如果用得当了会使新旧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既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课堂导语一堂课的开头,一个好的开头,能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课堂导语要有一定的要求:
一是语言简洁明快。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是有针对性。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二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因文制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应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比如文情并茂的散文可以导之以情,以情激情;平实浅易的说明文宜于导之以趣,激发学习情趣;富于哲理和逻辑力量的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思考。
三是灵活多变。灵活地设计方案,经常地变换手法,促使导入方法多样。因此,“导入”的设计要做到“新、精、奇、巧”四个字。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新颖性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