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科学教学生活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1: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科学教学生活化
                             腾龙小学唐仁成
 摘要:科学课的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多个学科,要求教育者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者要结合身边实例,搞好科学实验课的教学,让知识溶于生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意义是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为现实所用。充分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轻松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样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科学教学 科学意识 生活化
        教师传授知识若只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知识,没有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会导致学生只会记科学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而无法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达到有机统一,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复杂的学习领域只有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进行学习。在科学教学中时时渗透“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仔细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的联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学资源,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给新知识获得一个初始的固着点,然后经过同化或改组使新知识成为学生知识框架的一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我们在重视德育、语言数字等的教学时,能轻视自然科学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吗?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是解题高手,却是科学发明的奴隶。回顾世界“诺贝尔”的获奖者,我们中国人却寥寥可数,不得不让国人深思,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当下的教育缺乏对自然科学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现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重要素质的科目,它所培养的相应能力是某些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农村小学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科学教育会面临好多的困难,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何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我想浅谈以下几点:
        一、运用资源优势,充实科学课的教学内容。
        农村的孩子天天与大自然接触,熟悉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认识许多地上爬行的动物,家养的有猪、狗、猫等,野生的有蚯蚓、青蛙、各种各样的虫子,天上飞的有蜻蜓、麻雀、喜鹊等等,他们整日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是城市孩子很难得到的体验。但是孩子们不一定对这些事物进行了认真观察,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这些农村孩子看到的是鲜活的实例,城市孩子看到的确是标本。  
        二、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所需的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那些当地缺乏的材料怎么办?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课文进行系列整理,列出不易得到的教学材料,选择当地易得的材料代替补充,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科学实验活动中来,直接感知各种自然事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的机会,最终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强弱。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中,也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
1、问题情境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如从现实生活中的“铁块、鸡蛋不规则物体在水里下沉,根据水面上升高度测定铁块、鸡蛋体积。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力。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制成的船(铁盒)都能浮于水上?铁块确下沉”等现象入手引出探究课题。又如从“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力则运动,不受力依然静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出探究课题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现实题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会热烈讨论,各抒已见,有直观现象、有猜想、有质疑,从而迫使他们产生一种“一定要探个究竟”的情绪,并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营造问题情境,把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从而获得未知的知识。这不仅使学生“乐学习”,也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体验,从而取得较高的课堂效率。
    2、实验器材生活化
虽然许多科学实验在实验室都有现成的实验器材,但教师如能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来代替实验室现成的实验器材来完成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懂得科学的真正价值,同时能让学生感悟科学实验的真谛,帮助学生消除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增强科学实验的价值感。让他们知道离开了实验室,学生同样可以做实验。
例如:用矿泉水瓶代替实验室玻璃仪器,用塑料袋替代铁筒、纸筒完成燃烧实验,用手机代替电铃完成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的实验等。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挂图、模型标本课件等,如将各种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塑料袋、橡胶轮胎、人造毛料、羊绒、丝巾带进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那些是自然界有的,那些是自然界原来没有,人们造的;将植物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将杆秤、起子、剪刀、订书机、指甲剪、年糕刀等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将斧头、螺丝钉、劈带进课堂让生活感受斜面,让电炉、电茶壶、电吹风、电熨斗、蓄电池带进课堂让学生体会电能的转化,将弹弓、上发条的玩具车或钟表带进课堂让学生理解弹性势能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等。实验器材的生活化,不仅巩固与强化所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眼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还能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科学实验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探索,通过在生活中观察与探索,学生对自然事物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久而久之,学生将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到大自然中,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还突出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列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这种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它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与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沟通与融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知识包罗万象,尝试科学教学生活化,学生就会明白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研究,就能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科学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就让它踏踏实实为生活服务。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馈于生活。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结合农村广泛的教学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造性地为科学教学服务,在丰富的科学知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一条新途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