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九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在烈日和暴雨下》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1:3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质课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具体细致地描绘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

3.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2.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和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在夏天是怎样生活的吗?

二、老舍和作品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注意字词的写法,并思考

1.正音、正字、解词。

干燥(zào)      焦躁(zào)      腥臊(sāo)       洗澡(zǎo)

  憋气(biē,气不通)

漂亮的小伙子(这里的“漂亮”,作出色,身体壮实讲,不指长相好看)

好歹(dǎi)      腻烦(nì)       空膛(táng)      慢腾腾(tēng)

粘汗(nián)     粘在一块(zhān)阳光更厉害(与“利害”不同)

攥(zuàn)       一步一步地往前拽(zhuài,拖)

2.解题:文章以偏正短语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遭遇悲惨,表现作者对旧社会黑暗、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思考: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明确:第一部分(1—6),烈日下拉车。第二部分(7—16),暴雨下拉车。

4.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制度的强烈抗议。

四、品味赏析课文。

1.读1—2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烈日的?赏析该部分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描写烈日?写烈日之烈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1)先总写:“发了狂”、“下了火”、“憋气”——赤日炎炎、热到极限、无法忍受;(2)再细写:①街上的柳树②马路上③便道④狗⑤骡子⑥小贩们⑦柏油路⑧拉车的——侧面烘托;(3)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烈日下拉车艰苦危险。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

明确:

(1)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地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

(2)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的心理畏缩与烦躁。

(3)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重点写阳光的声、色、味,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1:33: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围绕以下思考题独立阅读,写出分析笔记。(可任选其中两个,鼓励能全部解决的同学。)

1.作者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情景从哪儿落笔?

学生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

明确:俗语说:“风是雨头。” “山雨欲来风满楼。”写雨正是从写风入手的。

(1)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天气又干又热。

(2)柳条儿动了——有了凉风。

(3)飘洒的摇摆,长出一截儿来——风渐大。

(4)随着风狂舞——大风。

(5)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

(6)横着飞——狂风。

2.作者是怎样描绘暴雨下来时的过程的?

明确:风带着“雨星”乱撞→极硬的“雨点”砸起许多土→“雨点”停了→“雨道”往下落→“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只是那么一片,一阵”,“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一个水世界”。

3.课文写风云乍起到暴雨倾泻中过程中除了写风雨之外还抓住了暴雨哪些天气变化?

明确:乌云、闪电、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

4.读11—16段:作者怎样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坐车的怎样?拉车的怎样?

明确:拉车的欲躲避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坐车的冷醒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挣命、“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

5.小组交流分析笔记,完成课本练习二的表格填充。

教师总结:文中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在这种环境中挣扎的人物的痛苦生活。这种病根不在天气而在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

二、本文多次描写景物环境,这些描写有何作用?有何特点?

讲解:本文的景物环境描写有多种作用:交代故事的背景,显现人物的遭遇,显示人物心理变化的缘由,推动故事发展,等等。如第2段描写烈日照晒下街上的种种情景,显现了祥子拉车走在街上的遭遇,也显示出祥子清晨出门时对暑热并不在乎而现在是“有些胆怯了”这一心理变化的原因,祥子带着这种心理拉着车在街上走,内心不断出现变化,故事继续往下发展。第10段描写暴雨突然降临的情景,风狂电掣,大雨倾盆,这时,在街上拉车的祥子的遭遇是“衣服”湿透,“头发”全湿……“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本文描写景物环境,有许多特点:

1.突出最能表现景物特点的状貌。第2段写烈日暴晒下街上的景象:“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打着卷;“狗”趴在地上吐出舌头;“柏油路”晒化了等等。

2.选取最具表现力的景物。文中多次写柳树以示天气情况:一点风也没有,“柳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起一点风了,“柳枝”、“微微地动了两下”;风忽然大作,“柳枝随着风狂舞”;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

三、写作特点

1.写景以突出主题。

明确:写景是为了写人,写景是为了表达主题,这是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文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太阳之“烈”、风之“狂”、雨之“暴”,而这一系列对自然景观、天气现象的描摹,都是为了表现人、人的感受与命运。因为自然愈恶劣,在其中挣扎度日时所受的苦、遭的难就愈多愈厉害,就愈能表现劳动人民在这社会中低下的地位与悲苦的命运,从而愈能突出全文的主题。因此,文中对自然现象的大量描写都始终与人物、与主题关连着,否则对景物(自然现象)的描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综合运用修辞手法。

明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增强了文章的形象生动性,使烈日和暴雨下人们的感受跃然纸上,引起读者共鸣,有如身临其境。例如在写烈日下景物时,第2小节中,把“整个老城”比喻成“像烧透了的砖窑”,极其形象,可见热的程度。接着用夸张手法,“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化”,写出了太阳的毒热。写在暴雨下的景物时,在第10小节,用拟人句“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很生动地把风借雨势,雨借风威的形象描述出来。

3.捕捉细节。

明确:作者描写自然环境,不仅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而且能善于捕捉细节,进行细腻生动的写景。课文依照天气的变化过程,先后7次写到柳树,在烈日下4次,在暴雨到来前后3次。尤其是第1次,说“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病了似的”,说明柳树缺少生机、缺少水分,可见天气的干燥程度。“叶子挂着层灰土”,说明天气长时间没有下雨。“枝条一动也懒得动”,说明没有风。在这种酷热的环境下,祥子还出车,可见他勤劳,不怕吃苦以及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拼命苦干的悲惨遭遇。以后诸如此类的细致的描写,都是意在渲染祥子所处的环境是恶劣的。

四、拓展练习

1.“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之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人道的世界上。”老舍在这一章结尾的点睛之笔,不正是对旧社会的一种控拆吗?若祥子生活在现代,生活又会怎样呢?

2.结合课文内容,体味下列语句,从中你有怎样的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写车夫:“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

(2)写祥子:“胃里差不多装满了各样的水,有时候里面会轻轻地响,像骡马喝完水那样,肚子里光光光地响动。”

(3)文末写祥子:“一口气跑回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中的树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6: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