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1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路径二 首先,引领学生认识并指出该图形的周长
就是三段曲线长度之和。然后,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交流,可以将周长的计算转化成一个小圆周与大圆周的一半相加。最后,带领学生计算大圆周长,观察发现该图经过转化算出的周长与大圆周长相等,都是25.12cm,指出:“这是巧合,还是有依据的呢?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课后进行再研究!”(课件配以大圆周下半部分的虚线显示。)
分析 两种教学路径都对“转化”的起点和程度作了挖掘拓展。路径一先以转化法计算了图形的面积(教师的意图是明确计算对象,但实际上,这里的面积计算反而会产生负迁移),再指向周长计算,并试图证明可以转化为直接求大圆周长。这样教学本质上还是“告知”式的,用课件演示的手段来证明也不可靠,显然有悖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转化的思想和价值”的教学目标。路径二则顾及了学生的可能,让学生先分析图形,明确了图形周长的组成,为周长计算的成功转化作了铺垫。在学生独立计算后,面对相同的计算结果,教师抛出的“想法”恰恰也是学生自己的猜想。这样教学,兼顾了基本目标的达成和发展目标的催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指引了再研究的思考方向。
就上述三道习题的教学,着力点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当然,上述三题应该还有其他的教学路径,但不管怎么说,如何提高习题教学的能力却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研究话题。细细玩味上面的三个案例,我们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目标定位要“准”。这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施教层面。如前文中的三个案例的目标定位应分别是:先“式”后“图”地呈现,让学生体验算式转化的必要性和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在纠正学生错误的转化方法上求真务实;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感悟转化的精髓。对教学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要杜绝将教师的“需要”强加在学生的发展可能之上。“做足、做新”不应脱离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应有的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起点要“低”。每次的习题教学总是有起点的。在关注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困惑和矛盾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和需要知道什么,并据此设计和选择路径展开教学。尤其在起始课的习题教学中,应“低”得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有路可循。不同门槛的教学路径,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而言可能差别不大,但对学习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则可能截然不同。
第三,技术支撑要“严”。对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需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讲,验证之类的教学任务仅凭借动画技术支撑是不可靠的。我们应该把学生带上可信的实证尤其是数学证明的道路上来,而不是“告知”式的演示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