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0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第18中学 金玉玲



【摘要】开发利用多种生物课程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和深化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等。生物学科的独特性,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村、社区、自然环境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以及生物题材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丰富的影视作品、自然博物馆、森林动物园、植物园、动植物标本馆、养殖场、科技馆、良种站、苗圃等。

【关键词】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基础教育、新课程。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首次明确提出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那么何谓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学科课程资源有什么作用?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课题。

一、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从生物学科来讲,生物教材,动植物园,生物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的自然景观,城市、社区、乡村农田等等,都属于生物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按其性质,既有实物资源,又有标本资源,又有文本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它们是保证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它们的获得途径也是多元化的。

课程资源虽然是这次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我们对它的利用并不陌生,因为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做前提,只不过,原来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过去的课程也是有一些课程资源作为基础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导致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许多课程资源没能够得到开发利用。其实,我们过去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我们简单的将生物教科书及生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教具就理解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而忽略了乡村、社区的自然资源(如自然养殖场、苗圃、动植物园、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迅速转变观念,加以研究解决。

二、开发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的作用

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生物课程资源,对实施生物新课程和深化生物教学改革有何作用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按新课程理念,生物教科书仅仅是生物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运用大量除教科书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各种信息资源,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电视节目中的《人与自然》,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养殖场,校园内的植物园,农村中的果树园,水稻田,大棚等。这些课程资源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之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丰富了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和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中掌握知识。生动的生物课程资源无疑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这是传统单一的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当前,我国已在倡导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比较偏重“注入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偶尔也有一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如讨论、回答等,但是由于课程资源比较单一,教师只讲清教科书上的现成结论,或指导学生在书中画上答案等。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被书本知识束缚着。

然而,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由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成为培养生物学专家,所以降低课程难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显得至关重要。生物新教材的特点除增加了大量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外,还增加了课外调查、科学探究等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除教科书外,学生还学会广泛搜集、利用其他有用的课程资源。由于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具有范围广、数量大的显著特点。这样,无论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角度,还是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角度,都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使他们逐步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为自身的生物学习和探索服务。可见,只有随着生物学科课程资源的逐步开发利用,生物教学过程才能更好的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习惯

新课程在客观评价传统“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态度和方法。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获得结论的学习方法。历史地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主义课程思潮中涌现的生物课程改革项目强调以探究法作为生物教育的最高目标,换句话说,就是科学方法的目标。BSCS教材是这方面的典型,主张生物教学要立足于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与培养科学的态度,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使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生物课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情感体验。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和实践。这种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等。”这说明课程标准有这样一种趋向,即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尽管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还很有限,但它确实让学生体验发现学习的过程和主动探索的“经历”,并有助于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生物新课程突出体现了发展性的精神,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关注社会及今后择业奠定基础,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所以,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生物教材,要挖掘各种生物课程资源。比如:生物课可以适当扩展知识范围,随时穿插一些“乡土内容”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再就是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这也离不开生物课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说,生物课程资源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生物教科书是生物课程资源的核心

生物教科书是生物教学的主要依据。提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它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新教材更加注重显现出现代教育新理念。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等方面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追求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新教材大量增加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与文学、科学家的故事等方面的内容,突出生物教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物科技发展。新教材注重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生动性。新教材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脑,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思考探究等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除教科书以外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完成生物课程的重要保障,可利用的学校课程资源有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生物类图书及报刊、生物教学软件、生物教学挂图、投影仪、音像资料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生物园等课程资源。教师在利用学校的这些课程资源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如根尖的结构,花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挂图或投影片具有图像清晰,各种结构名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观察实物或模型后用来进一步观察和识别。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如动物的胚胎发育、芽发育成枝条、细胞的分裂等,用静态图解表示有较大的局限性,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物。校园中的生物或学校的生物园,都是学校提供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具有其它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价值。生物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学校生物园的栽培管理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会更丰富、更深刻。实际上,学校的生物园也是学生探究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和相互合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开发社区的课程资源

社区中有着较为丰富的与生物课有关的课程资源: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森林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科技馆、生物科技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公园等。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更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又为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例如: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或秋游,让学生一边欣赏大自然美景,一边调查记录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使学生在玩中得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动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充分利用社区自然资源,才能使生物课程突破“以学科为中心”或“以学问为中心”的观念的束缚,才能使生物教学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倾向,才能更好的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适当开发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与生物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就是生物学或生物领域的专家,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庭中往往还有生物学方面的书刊,可提供学生做探究试验使用的材料用具等,有的家庭养花、养宠物;在农村学校、学生家里有田地、果园、家畜、家禽等更是普遍现象,家长平时也会谈及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饲养、病虫害的防治等事宜,学生耳濡目染,会积累不少感性知识,另一方面,这也给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参加家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比如:让学生在家庭栽培一种植物或饲养一种小动物,应定期检查学生的操作和观察记录,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五)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这里所说的媒体指大众传播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由于生物科学发展迅猛,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从各种媒体中可获得更广泛的生物课程资源。另外,许多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保健问题,在媒体中经常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讲座素材,时效性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利用媒体了解“非典”、“禽流感”的传播途径,致病机理,预防措施等。

(六)挖掘利用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主要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动物或人体免疫的知识。由于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经验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如学生普遍感受到传染病的痛苦。对身边的动植物都进行过一定的观察,一些学生体验过饲养动物的经历,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等。他们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看电视等途径,可能已经了解了不少生物科学信息。这些都是生物课无形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后的交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总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每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整合。以促进生物课程能更好的完成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0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