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名师备课讲义学生学习参考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1:5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材料 《兰亭集序》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本文是一篇书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诗集而写的一篇序言。“序”又名“引”,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诸人诗作编成一集,并作此序,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借以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王羲之生活的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士族文人多奉行庄子人生哲学,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甚至厌倦人生,放荡形骸,轻生乐死。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王羲之借这篇序文批评当时一些文人的人生态度,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强调死生是人之大事,珍惜生命,重生痛死乃是古今人类的共性,充分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



《兰亭集序》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记叙了兰亭集会,作者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生之欢乐。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引发出乐与悲、生与死的感慨,阐明“死生亦大”的观点。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学习本文请从下面两条入手:



1.学会利用注释自读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个别没有加注词句的意义。如“岁在癸丑”的“岁”,“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的“虽”,“或取诸怀抱”中的“或”,“向之所欣”的“欣”,“所以兴怀”的“所以”等。这些词语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有接触,在回忆旧知中,弄清其意义和用法。



2.思考和把握作者议论的中心观点和思想情感脉络。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是难度很大,只有把握课文的中心观点和情感脉络,才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的中心观点是“死生亦大矣”,由此可知,文章是抒发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慨。而表现其情感变化的词语是“乐─痛─悲”,那么,作者为什么乐,为什么痛,又为什么悲?带着这样的问题研读课文,就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旨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1:53:08 | 只看该作者
《兰亭集序》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诞(dàn)     癸(kuí)     殊(shú)       峻(jùn)



B.殇(shānɡ)   稽(jī)      骸(hái)       晤(wù)



C,悼(dǎo)     禊(xì)      骋(chěnɡ)     契(qì)



D.嗟(jiē)     觞(shānɡ)   湍(tuān)      曲(qǔ)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5.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6.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语末助词,用得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3)古人云:“死生之大矣”,岂不痛()



(4)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



A.哉、也、夫、矣。         B.矣、夫、哉、也。



C.也、矣、哉、夫。         D.夫、哉、矣、也。



8.对下面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暮春之初。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③夫人之相与。④不知老之将至。⑤向之所欣。⑥感慨系之矣。⑦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⑧不能喻之于怀。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①②/③⑧/⑤⑥/④⑦/⑨⑩      B.①② /④⑤⑧/③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⑩      D.①⑨/②③/④⑩/⑤⑥/⑦⑧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词语活用情况的一句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



10.给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A.处所  B.次等   C.次第   D.驻扎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1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或者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把它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2.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读这次集会诗文的人,也会产生感慨。



B.后读我文章的人,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3.下面是王羲之《兰亭诗》(其三),请将其与《兰亭集序》对比阅读,说说《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答:                         。



14.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⑤。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⑥俊秀,皆为惠连⑦;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⑧。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⑩。



[注]①逆旅:旅舍。②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文章:自然景物,如锦绣交织成纹。⑥季:弟。⑦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⑧康乐:即谢灵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此句作者自愧不如谢灵运的才华,也不如谢灵运之子惠连,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⑨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⑩金谷:晋人石崇,家有金谷园,常宴宾客于园中,当筵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杯。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序”这种文体,但二者是否相同?



答:                         。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答:                         。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答:                         。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里列出的字有的是易读错字例如嗟、湍等,有的是生字,例如癸、殇、禊等。有的是多音字,例如曲。A项“殊”念shū。C项“悼”念dào 、“骋”念 chéng。D项“曲”念qū, “乐曲”“曲调”念qǔ。



答案:B。



2.解析:这时列出的都是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多做此类练习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我们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A项“修”用作形容词,释“长、高”。C项“化”用作名词,释“造化、造物主”。D项“喻”释“晓喻、明白”。



答案:B



3.解析:A项“趣”通“取”。B项“悟”通“晤”。D项“景”通“影”。



答案:C



4.解析:A项“以为”今释“认为”,古义有时同今义,有时释“以……为”,此处则如是。B项“所以”在现代汉语里用于因果句里表结果,而在此处则是表原因,可译为“用来……的原因”。C项“其次”在现代汉语里表次序,与“首先”相对。在此处“其”是代词,“他们的”;“次”,处所,这里是“旁边”的意思。D项“自足”都是表示“自己感到满足”。



答案:D



5.解析:“诸”字作为虚词,在文言中的用法主要有:用于句中作兼词,相当“之于”,或者用作介词,相当“于”,或者用作代词,相当“之”。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相当“之乎”。例句“诸”用于句中,作兼词,相当“之于”。A用作代词,“诸军”指各路军马。C“诸”也是兼词,放在句末表疑问语气,相当“之乎”。D项“诸”用作介词,相当“于”。



答案:B。



6.解析:本题旨在掌握“对偶”这一常见的修辞格。对偶的基本特征是两两相对:(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如果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答案:B。



7.解析:不同的语末助词表示不同的语气,要熟悉它们的用法。(1)句是表肯定的语气,当用“也”。(2)句表“必然”的语气,当用“矣”。(3)句表反问的语气,当用“哉”。(4)句表感叹的语气,当用“夫”。



答案:B



8.解析:①②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③④⑨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⑤⑥用作音节助词。⑦⑧用作代词。⑩结构助词,定语后置。



答案:C。



9.A项“贤、少长”均为形容词,在句中用作主语,活用为名词。C项动词“游、骋”用如使动用法。D项“一、齐”形容词带宾语,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答案:B。



10.解析:①句“因”后省略代词“之”,指代“所欣”,根据句意,当释“依循、顺着、就着”。②句“修”与“短”构成反义的关系。③句“次”前有代词“其”(它的,指曲水)作定语,所以“次”必释为名词,根据文意释“处所、岸边”。④句“向之所欣”照应前文“欣于所遇”,故“向”当释“原先、从前”。



答案:①C, ②C ,③A, ④C。



11.解析:A项“或”释“有人”。B项“喻之于怀”,在心里明白这件事。C项“所欣”,所喜欢的事物。



答案:D 。



12.解析;A项对“后之览者”错译。B项错误相同,而且把“览”的对象也弄错。D项把“览”的对象弄错,原因是没有明白“斯文”指什么。



答案: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1:52:49 | 只看该作者
《兰亭集序》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和道家有关生死问题的认识构成了中华传统生命文化的精髓。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孔子的意思是,如果尚未明白生,又怎能谈死呢?所以对于生命,孔子的目光执著于现实的生,而对于死,却避而不谈。这说明儒家的生命意识关注的是生命现实,强调的是在现实中实现生命的价值。然而人生有限,终有一死,那么如何把握现实生命的每一刻呢?儒家认为,人天生负有一种使命,就是要认识和实践仁道的原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道德生命的实现有时要以现实生命的舍弃作为前提,儒家的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态度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成了中华民族品格与精神的华彩乐章。但是,儒家只重视现实生命,忽略了死亡也是生命常态的一部分,对于死,甚至采取回避的态度。而这一部分其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无可逃遁的事实。只有客观地认识了死亡,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才能更好地促进现实生命的实现。这样看来,儒家的生死观也就存在缺陷。



庄子在解释生和死的时候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他认为生死是气聚气散,不断转换,就像是神奇的东西和腐朽的东西互相转化一样,生命源于自然,也要回归自然,生与死如春夏秋冬往复轮回,所以人不应该为生而狂喜,也不要为死而悲恸。基于这种认识,庄子在妻死之后,鼓盆而歌;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仅“三号而出”。



道家的这种生死观启示我们,生死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生死应当采取豁然达观的态度,这对于人们正确看待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道家用“道”来超脱生死,认为人应当顺从自然的安排,顺从命运的摆布,对改变不了的命中注定的事,应当放弃任何努力,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人间世》),提倡“无为”,这样的生命价值观显然也有消极的一面。



上面,我们对儒道两家的生死观作了扼要介绍,那么对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阐明的生死观,又应当如何评价呢?我们年青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又有什么深远意义呢?



探究思路



全面评价王羲之的生死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儒道佛各家学派都得到了发展,这个大背景对王羲之影响很深。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商承祚进一步补充说:“羲之的思想不仅儒、道混合,还或多或少受佛家影响”。由于道家的影响,王羲之有的时候对生死问题持达观超脱的态度,如他的《兰亭诗》:“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但有的时候又回到儒家的立场。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判道家“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发出激烈慷慨的悲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显然他是站在儒家的观点。



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对于我们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与死,这是每个人都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一死生,齐彭觞”,完全否定死与生的区别,只是自欺欺人的虚妄之言,实际上正如王羲之所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社会怎么前进,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兰亭集序》之所以深深地打动我们,就是因为它如实地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李白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种对人生如白驹过隙的紧迫感成就了千古诗仙。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也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正因为人生匆匆,我们才必须“只争朝夕”;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才刻意追求生命的永恒。正因为“痛死”,我们才“乐生”,格外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当然,对待生命的态度,“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有的喜欢“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的喜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的喜欢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也有的喜欢宁可赖活,不愿好死。有的人未亡心已死,有的身患绝症,终期于近,却赤心依旧。虽然生活可以自由选择,道路无从强求,但是有一点必须记住,那便是你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生命的归宿也就不同,人生的价值也会迥异。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怎样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怎样使自己活得比泰山还重?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时时深思而熟虑的事情。



年轻的朋友,趁你生命的航船还刚刚起锚,请先把这个问题想明白想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1:52:35 | 只看该作者
《兰亭集序》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清新质朴,自然流畅。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所以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



2.立论精巧,说理严密。



本文论述生死问题,既正面阐述自己观点,又批驳老庄观点,题目很大,内容复杂,一篇短短的文字怎么写?作者巧妙地从心理分析入手,抓住人们乐生痛死这个核心之点展开论述。先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生之欢乐与喜悦。接着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论述人们虽然“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乐生痛死则是共同的心理。这是横向说明,然后又转入纵向说明,昔人、今人在生死问题上“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此证明“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并由此推及“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乐生痛死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兰亭集序》虽篇幅短小,但作者立意精巧,从东晋习俗写起,由己及人,先横后纵,畅生之乐,悲死之痛,因而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1:52:21 | 只看该作者
《兰亭集序》课文剖析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永和九年①,岁在癸丑②,暮春之初③,会于会稽④山阴⑤之兰亭⑥,修⑦禊事⑧也。(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①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年号。②癸丑:ɡuǐchǒu,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③暮春之初:指夏历三月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暮,晚。④会稽:Kuàijī,当时的郡名,辖境相当于现在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带。⑤山阴:县名,即今浙江绍兴市,当时是会稽郡治所在地。⑥兰亭:在今绍兴市西南,古有地名兰渚,渚中有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水经·浙江水注》:“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古亭几经迁移,今亭为清康熙十二年,即公元1673年重建于兰渚山麓。⑦修:这里是举行的意思。⑧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后来逐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春禊在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秋禊在阴历七月十四日。禊:xì。)群贤①毕②至,少长③咸④集。(时贤名流都到了,年老的年少的都聚在一起。①群贤:指孙绰、谢安、支遁等当时名士四十一人。②毕:全、都。③少长:指王、谢家族的小辈和长辈。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等人是少;王羲之、谢安等人是长。④咸:都、全,意义同“毕”。)[这几句是本段第一层,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代与会人物。“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之盛况。]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①;又有清流激湍②,映带③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④,列坐⑤其次⑥。(这地方有高高的山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一条清澈而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兰亭左右,用它作为供流觞用的曲水,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①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②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湍,tuān。③映带:景物相互辉映衬托,彼此关连。④流觞曲水:把漆制酒杯盛满酒放在曲折的溪水上游,循流而下,杯子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是古人劝酒取乐的一种方式。明杨慎《兰亭会》:“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羽觞随波。’今日虽非洛邑 ,惟愿羽觞随波。” 觞,shānɡ,酒杯。⑤列坐:排列而坐。⑥次:处所,地方;这里是“旁边”的意思。)虽无丝竹管弦①之盛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热闹场面,然而一边临流饮酒,一边对酒赋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①丝竹管弦:即丝弦竹管。丝弦,指琴瑟等用丝做弦的弦类乐器。竹管,指箫笛等用竹制成的管类乐器。丝竹管弦常用来借代音乐。②盛:多,盛况,热闹的场面。③幽情:内心深处的情怀。)[这是第二层,共两句,第一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这里环境幽雅,正是畅叙幽情之地。第二句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部内容,也是本文内容的总括。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的审美愉悦,大致相当于《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大致相当于《序》后半部分的内容。]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①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②之盛,所以③游目④骋怀⑤,足以极⑥视听之娱,信⑦可乐也。(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爽人。抬头观望宇宙广大无穷,低头细察大地万物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的景物,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实在令人快乐。①惠风:和风,春风。②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③所以:用来……的景物。④游目: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览瞻望。⑤骋怀:驰骋想象,开畅胸怀。骋,chénɡ,奔驰。⑥极:穷尽。⑦信:实在,确实。)[这一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透露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吉日喜庆、其乐融融的气氛,再写“仰”“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一个“信”字把集会的欢乐之情推向了高潮。]



以上两段文字,记述这次盛会概况,写天地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在这里尽情抒发了生之快乐,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第一段第一层交代聚会和结集缘起,是叙事;第一段第二层和第二段均为两句,写法相同,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议论抒情。其中都有“足以”二字,与会者的欢乐之情隐含其中。从全文看,这一部分属于记叙,作者的意图是从叙入手,极写生之乐,以此为下文抒发死之痛作铺垫。



夫①人之相与②,俯仰③一世。(人们相互交往,生活在一起,一俯身一抬头很快就度过了一生。①夫:fú,句首发语词,引起下文的论述。②与:结交,亲附。③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人生过得很快。)[以伤感生命的短促起笔,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从结构上看,这个句子还巧妙地衔接了上文。“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由此承上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天衣无缝,自然之极。]或①取诸②怀抱③,悟言④一室之内;或因⑤寄所托⑥,放浪⑦形骸⑧之外。(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面对面畅谈各自怀抱;有的人顺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自由放纵地过生活。①或:代词,有人。②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③怀抱:胸怀抱负。④悟言:面对面交谈。悟,通“晤”,面对面。⑤因:依,随顺。⑥所托:所寄托者,指所爱好的事物。⑦放浪:放任旷达,不拘形迹。放、浪二字意义相近。⑧形骸:身体,形体。)[在这个句子里,作者把人们的生活态度概括成两种形态,前者即下文所说的“静”,后者即下文所说的“躁”,以此为切入点,引出下面的感慨。这里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只列出这两种人呢?原来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当时的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他们都以老庄玄学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老庄玄学既可以使他们崇尚自然,宅心玄远,变得虚静,但也很容易由虚静变成放达,成为礼法的挑战者。所谓静者,“晤言一室之内”,就是指那些潜心于老庄玄学、谈玄悟道、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的人;所谓躁者,“放浪形骸之外”,就是指那些不拘礼法,放荡纵欲,玩世不恭的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失志之士,作者认为他们尚且可以“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享受人生的乐趣,那么对于其他的人就更不必说了。作者以此两种人为例,是为了说明人生的乐趣是人人都有的普遍的现象。]虽趣舍①万殊②,静躁③不同,当其欣于所遇④,暂得于己⑤,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⑥;及其所之⑦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⑧之矣。(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虽然千差万别,各不一样,但当遇到高兴的事,从中有所得,他们都会感到愉快和满足,觉察不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他们对津津乐道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就随着事情的变化而转移,感慨也就随即产生了。①趣舍:取舍。趣,qǔ,同“取”。舍,舍弃、放弃。②万殊:千差万别。③静躁:虚静、浮躁。静,指晤言一室之内者;躁,指放浪形骸之外者。④欣于所遇: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⑤暂得于己:自己暂时得志。暂,一时。得,得志。⑥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之年即将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⑦所之:即“所遇”。之,往,到达。⑧系:附着,随着。)向①之所欣②,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③,犹④不能不以之⑤兴怀⑥,况修短⑦随化⑧,终期于尽⑨!(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①向:过去,以前。②所欣:即上文“所遇”“所之”。③陈迹:旧迹。陈,旧。迹,事迹。④犹:还,尚且。⑤以之:因此。之,指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⑥兴怀:引起感触。兴,发生,引起。⑦修短;长短,指人的寿命长短。⑧化;造化,大自然。⑨终期于尽;最终归结于消灭。期,课本释为“至,及”;一般的版本释为“期限”。)[这两个句子描写了人一生的心理流程。作者异中求同,尽管人们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人们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慨却是相同的:欣于所遇时,不知老之将至;所之既倦时,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则“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无不浩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啊。既然人们对于岁月的消蚀、时光的流逝尚且大发感慨,那么,等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旦生命行将终结,又怎能不黯然消魂呢?这就说明乐生痛死,是人的共性。]古人云:“死生亦大矣①”,岂不痛哉!(所以古人说:“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情啊”,我们能不感到痛惜吗?①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从人们共性中,引出“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抒发人不免一死的悲痛。]



这是文章第三段,是文章重点难点所在,“死生之大”是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呢?作者指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虽然各自有所不同,有的喜欢“静”,有的喜欢“躁”。但是,不论哪种人,生命的历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对人生的感受也都是相同的,在“欣于所遇”之时,“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享受人生的快乐;在“所之既倦”之时,“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悲叹人生变幻莫测;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人至老年,回顾过去之时,则“不能不以之兴怀”,伤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等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面临死亡之时,每个人都会“岂不痛哉!”深感死亡的悲痛。(青年时)快然自足──(中年时)感慨系之──(老年时)以之兴怀──(临死时)岂不痛哉”,这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所必然经过的心理流程,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消亡,死期的来临,伤感之情也必然一步步加重,由此也便证明了“死生之大”,人们是很看重生死问题,以生为乐、以死为痛的。



第一、二段写生之乐,第三段偏在写死之痛。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①,未尝不临②文嗟悼③,不能喻④之于怀。(我每次看到前人对死生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他们的看法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自己看到古人对生死抒发感慨的文章也常常为之嗟叹伤情,但往往在心里不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①契:符契,古代一种信物,用竹木等制成,在符契上刻上文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②临:面对,这里有“看”的意思。③嗟悼:jiēdào,叹息悲伤。④喻:晓,明白。)[这个句子写人类从古至今,对死生的感叹都是完全一致。句子的难点在于作者究竟是什么“不能喻之于怀”。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盖羲之薄老、庄道德之玄言,而崇张、许之秘法;其诋‘一生死’,‘齐彭殇’为虚妄,乃出于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以真贪痴而讥伪清净。”意思是说,王羲之轻视老、庄学说,却崇尚道士的长生秘法,他诋毁“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之说,乃是为了修炼神仙,以求长生不老。这是用真正的贪恋和痴心人生来讥讽那些假装淡泊人生的人。查《晋书·王羲之》:王羲之“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由此可知,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的是: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为什么这“乐生”而“痛死”的悲剧会一代代重演?]固①知一②死生为虚诞③,齐④彭殇⑤为妄作⑥。(现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寿与短命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①固:在这里相当于“乃”,有“于是”的意思。但课本释为“本来,当然”。②一:作动词用,把……看成一样。③虚诞:虚妄的话。一死生,语出《庄子·大宗师》:“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意思是,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④齐:作动词用,把……等量齐观。⑤彭殇:指代长寿之人和短命之人。彭,彭祖,传说他生活在尧、夏、商三代,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的人。齐彭殇,语出《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活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⑥妄作:胡造,胡说。)[昔人对死生大发“兴感”,作者自身“临文嗟悼”,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重死生,由此推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那些把生说成是死,把死说成是生,对生死看得很淡然的人,纯粹是胡说八道。读到这里,我们便知道王羲之为什么要大讲“死生之大”,提倡重生死了。原来他是为了批判老庄的轻生死。王羲之的批判锋芒实际上直指当时的社会风尚。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无所谓,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鼓吹老庄的“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后之视今,亦犹①今之视昔,悲夫②!(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多么可悲啊!①犹:如同。②夫: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这个句子的难点是作者“悲”什么?从语境看,作者悲的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今之视昔”指的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可见古人、今人、后人心境相同,都同样地感叹“死生之大”。我们今天看古人对生死发出过怎样悲伤的感慨,后人也会看我们对生死发生过同样悲伤的感慨,人类世世代代都回避不了生而复死的轮回,死成了世世代代无法回避的问题,真是可悲呀!解读这段文字,要注意它与上段文字的关系。两段文字用“悲”“痛”二字关联,论述的中心都是:“死生亦大矣”。上段文字从横向即用同一时代的人对人生的共同感受来说明死之“痛”,这一段则从纵向即用古人、今人、后人对人生的共同感受来说明死之“悲”;如果说前一段是正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这一段则是通过批驳庄子学说,从反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①一也。(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即使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人们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思想情致还是一样的。①致:情致,兴致。)后之览者①,亦将有感于斯文②(后来读到这本诗集和这篇文章的人,也一定会产生同样的感慨。①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②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也指《兰亭集序》这篇文章。)。[这几个句子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故”字既点出下文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揭示了同上文的因果关系。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让后人知道我们对生死曾经有过怎样的感慨。“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世殊”照应第四段,“事异”照应第三段,尽管时代不同,境遇各异,但人们“兴怀”的“致”是一样的,对于死都有“痛哉”,“悲夫”的感叹,所以作者自然地推想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人读到这本诗集和这篇文章时也一定会对生死问题发出同样的感慨。]



第四段,作者先论述古人、今人对于死生的感概“若合一契”,批判“一死生”“齐彭觞”的观点,接着指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死乃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反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最后说明结集和写作这篇序言的目的,警醒后来的读者,不要感染当世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是人世的一件大事,以此劝喻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6: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