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1《记念刘和珍君》名师备课综合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2: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校提供 《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北洋军阀段琪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在当时遇害。



刘和珍(1904一1926),江西南昌人。1923年秋,考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被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当时,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在“三?一八”爱国示威游行中,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游行队伍遭段政府血腥镇压,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扑过去救助,也被击,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是年刘和珍仅22岁。



噩耗传来,鲁迅满怀悲愤,当天晚上便写下《无花的蔷薇之二》的 4-9 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后来,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 4 月 1 日,鲁迅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又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重要散文,内容比较复杂,文字比较艰深,只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把握文章深刻的旨意。建议你综合运用如下几种方法:



1.从结构分析入手,这是常见的方法。第一、二部分反复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就是交代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先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第三、四、五部分是记念的主体,记述了刘和珍在学潮中的事迹和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经过,愤怒地控诉反动派的暴行,驳斥他们的无耻谰言,呼唤庸人们从沉默中爆发。第六、七部分总结“三·一八”惨案的历史教训,探讨它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七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在思路是:目的——回忆——总结。



2. 从内容分析入手。这篇课文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涉及各个方面的人物。通过分析课文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鲁迅对每一方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作者对反动势力,包括段琪瑞执政府(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是控诉他们的下劣凶残;对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是指斥他们的“健忘”,呼唤他们从沉默中爆发;对爱国青年(猛士、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颂扬他们的勇毅,同时指导爱国的青年吸取其中的教训,激励他们“更奋然而前行”。因此本文的主题是:控诉――呼唤——激励。



3.从线索分析入手。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但叙事是为了抒情,因此,理清抒情线索是解读课文的重要方法。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要注意作者行文的特点,即捕捉文中反复出现的那些抒发情感的语句。



文章开头,作者哀悼烈士,“独自在礼堂外徘徊”,这是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沉默。但作者想到刘和珍“预定莽原”,为她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所感召,不能沉默,于是“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作者面对反动派的残忍和无耻,又愤怒得说不出话来,“无话可说”是愤怒到极点的沉默。(第1节)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因为“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为推翻这“非人间”,不能沉默。“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为疗救麻木,不能沉默。(第2节)



第四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悲痛和愤怒的感情在这里升腾。悲愤虽然使人沉默,但是悲愤到极点又使人从沉默中爆发:“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从沉默中猛然爆发,愤怒的火焰冲决而出,情感达到了最高潮。“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这是爆发之后转入沉静的反驳(第五节)和理智的反思(第六、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悲愤又在心头潜滋暗长,以此收束全篇。



由上述可知,作者的感情是波涛起伏的,时而悲愤使他说不出话,时而理智又使他不能不说。在沉默中爆发后转入理智的思考,同时仇恨的烈焰又在胸中潜滋暗长。可以说这篇文章正是悲愤和理智、热烈和冷静交织的产物。我们只要紧紧抓住这条情感的线索,看作者悲愤时如何控诉揭露,冷静时如何解剖分析,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中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2:04:22 | 只看该作者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中华民国十五年①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②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③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④,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①中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②段琪瑞执政府: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推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生于1864年,死于1936年,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经几度把持北洋军阀的中央政权,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③杨德群:湖南省湘阴县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遇害时年仅24岁。④程君:指程毅志,湖北省孝感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这是叙述写作的缘起,抒发极度悲伤的心情。文中起笔点明时间,巧妙地将“民国”,即人民民主之国和刘和珍遇害联系在一起,揭露段祺瑞执政府行民主是假,搞专政是实的反动本质。“独在礼堂外徘徊”,这是因为对刘和珍的遇害,作者心情非常沉重,他无法承爱礼堂内那种悲哀的氛围,欲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悲哀。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还得了解如下事实:3月24日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月25日 ,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②全年的就有她。(①寥落:稀少。②《莽原》:鲁迅编辑的一种文艺刊物。)[读这个句子,能激起我们许多疑问:鲁迅先生是大文学家,为什么他编辑的期刊会“有始无终”,竟至于“销行寥落”?刘和珍仅是预定一份杂志,鲁迅先生却为什么赞之曰“毅然”?“生活艰难”是不是指刘和珍出身微寒、家境贫穷?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考虑时代背景。刘和珍生活的时代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的时期,是最黑暗、最反动、最专制的时期,“生活艰难”是指政治生活的艰难,进步的言论和刊物都备受压抑,鲁迅先生编辑的革命刊物更是经常被反动政府查封,所以常常“有始无终”,一般的人害怕接触革命刊物,以免惹火烧身,所以“销行寥落”,但是刘和珍却不畏反动政府的淫威,敢冒坐牢杀头的危险,“预定了《莽原》全年”,正表现了她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点明写作的目的在记念死者。代词“如此”,指代“写一点东西”来祭奠烈士英灵。血债本当用血偿还,但是,现在却不能。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抒发了不能用仇敌之首祭奠烈士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①里还能有什么言语?(①那:这里表示反问,现在写作“哪”。)长歌当哭①,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②,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③了。(①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dànɡ,当作。②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指陈西滢等。陈西滢在3月27日出版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一篇评论“三一八”惨案的《闲话》,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陈西滢所说的“群众领袖”,就是影射鲁迅等进步教师。鲁迅在《死地》一文中说:“但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这就是几个论客,以为学生们本不应当自蹈死地,前去送死的。”③出离愤怒:超脱愤怒,意即愤怒到不知道愤怒。出离,超出。)[这是本段第1层,抒发了作者对反动派无比愤恨的感情。“我实在无话可说”是本层的中心句。为什么无话可说?下面讲了两个原因,一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二是“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因此,“我出离愤怒”,愤怒到说不出话来了。作者用“非人间”三个字形容当时如同“地狱”一般的黑暗现实。副词“尤”表现了鲁迅对反动文人的极端鄙视和仇视,这是因为作者认为笔杆子杀人远甚于枪杆子阴狠歹毒。]我将深味①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②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①深味:深深地体会、回味。②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这是本段第2层,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用它作为“菲薄的祭品”来祭奠烈士亡灵。“浓黑的悲凉”描写了极度悲哀的心情。“悲凉”是一种心境,无颜色之分,用“浓黑”来形容,采用了移觉修辞格,把抽象的心情赋予视觉,使其形象化。“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表明自己对反动派的仇恨和蔑视。“它们”,指反动派,不用“他”而用“它”,表示反动派是一群丧失人性的畜牲。“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其意是说,我要用这篇文章告诉世人,它们是一群以我的痛苦为快乐,以人民的痛苦为快乐,以杀人为快乐的禽兽不如的刽子手。]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①,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①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直面”,和下句的“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这是本段第1层,写猛士,抒发了对猛士的崇敬。真的猛士,就是真正的革命者,这既是泛指,又实指了刘和珍。“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专制、凶杀这种黑暗现实。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猛士精神”的内涵,热情地讴歌了“猛士”的伟大和崇高。真正的猛士,不回避严酷的现实,不逃避残酷的斗争,不惧怕血醒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他们因祖国衰亡、民族沦丧、人民涂炭而哀痛,他们以挽救祖国和民族的沦亡为己任,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当作最大的幸福,这是多么崇高和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指谁?有人说指鲁迅。毫无疑问,鲁迅是“猛士”,但说文中的“猛士”指的就是鲁迅本人,这恐怕有悖鲁迅的本意。我们认为“真的猛士”,指的是刘和珍这些革命的前驱者。文中说的很明白:“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真的猛士”就是指“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用这句话抒写了他对刘和珍这些革命者的尊敬。]然而造化①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②的悲哀。(①造化:造物主,指自然界。②微漠:依稀,淡薄。)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①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①人:这里的“人”即“庸人”。)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是本段第2层,写庸人,抒发了对庸人的悲哀。作者把庸人与猛士对照着写,含意更加深刻。这里说的庸人,是平常人,他们良知未泯,尚能看见“血色”,尚能心有“悲哀”。但是他们健忘,“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他们淡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他们不敢直面人生,不敢正视现实,而是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苟且偷生,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这样的庸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作者悲叹道: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①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①这样的世上:指“似人非人的世界”,即“非人间”。)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①,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①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这是讽刺的说法。意思是犯有“健忘症”的庸人们快要忘记“三·一八”惨案这件事了吧。忘却的救主,使人忘却的神。)[文章第一部分说,为了悼念烈士,“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里又说,为了这“非人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了犯有健忘症的庸人,“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个“必要”概括了本文三点主要内容,也说明了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①,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①云者:助词,表示提顿,以引起下文。)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这一段抒写对“为中国而死”的刘和珍的尊敬和悲哀。“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照常情说来,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当以老师为楷模,老师自然应该受到学生的尊敬,但是现在还能说我应当受到刘和珍的尊敬吗?应该颠倒过来,“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因为我还“苟活”着,而她却“为中国而死”了。“苟活”,与“为中国而死”相对,意思是我苟且地活着而于中国未能有什么作为,这是鲁迅的自谦自责之词。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①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①扬荫榆:江苏省无锡市人。1924年开始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后因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寇杀害。)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①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①刘百昭:当时任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兼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教育总长章士钊派亲信刘百昭雇用男女流氓殴打学生,并把学生强行拖出学校。)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①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②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①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②桀骜:jié‘ào,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①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①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出学校后,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1925年9月21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进步教师曾去义务教课,表示支持。偏安,原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部分领土,这里的意思是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宗帽胡同。胡同,hú·tòng,小街道。赁,lìnɡ,租借。)待到学校恢复旧观①,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②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③至于泣下。(①学校恢复旧观:指女师大复校。②引退:本指辞去官职。这里是以为大功告成,退出斗争行列的意思。③黯然:忧伤的样子。黯,àn。)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这一段文字叙述刘和珍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中的事迹。刘和珍一生虽然短暂,但也是轰轰烈烈的光辉的一生,可写的事迹很多,但作者统统避开不述,只述学潮之事。刘和珍作为学潮的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可写的东西也有很多,但作者仅仅从中择取三个镜头,而对学潮中的这三个关键性的环节,又统统略去刘和珍的所说所做所想,只是反复地描写她的神态。作者为什么如此吝啬笔墨,他的旨意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把这段叙述概括一下:



第一个镜头:“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际,面对反动势力的强暴镇压,刘和珍“正视淋漓的鲜血”,“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第二个镜头:“待到租赁宗帽胡同,赁屋授课”,这时罢课斗争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刘和珍“直面惨淡的人生”,“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第三个镜头:“待到学校恢复旧观”,罢课斗争取得初步胜利,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而“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大功告成,“准备陆续引退”,这时的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刘和珍以什么为乐,以什么为哀?综合这几个镜头,一座年轻的丰碑陡然矗立在我们面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由上述分析也便见出,这第三节的叙述是紧承第二节而来,作者突出这三个镜头,就是为了突出刘和珍的猛士形象。当然也不要忽略,它同时也描写了刘和珍的温和善良,为下文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下劣”,作了巧妙的铺垫。同时又为第七节的议论:“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提供了依据。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①,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①噩耗:èhào,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①为怀疑。(①颇:pō,很。)我向来是不惮①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①惮:dān,怕。)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①在府门前喋血②呢?(①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②喋血:流血满地。喋,dié,血流出来的样子。)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课文的第四节,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全文的高潮。阅读时,要很好地体会那排山倒海惊天动地而来的怒火,体会那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笔力。



第1句概述“三?一八”惨案、刘和珍遇害的事实,看似出笔平凡,实则笔底藏有万千杀机。副词“才”说明“我”知道消息之晚,这便用铁的事实驳斥了所谓“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副词“就”说明惨案发生之快,雄辩地证明这是敌人预先设置的“罗网”。副词“居然”,强调了事情的发生既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请愿”是完全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至于“死伤至数百人”的巨大数目,更见出惨案的触目惊心,反动政府的暴戾残忍。



第2、3句笔锋陡然一转,反过来陈述自己对于这个事实的怀疑。“不惮”,即不怕,敢于。“最坏的恶意”,指如何如何的下劣凶残。“中国人”,指上文提及的段琪瑞执政府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凶残到这地步”,指让徒手请愿的群众和和蔼可亲的刘和珍“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死伤至数百人”。“下劣到这地步”,指反动派不仅暗设“罗网”,残杀了手无寸铁的弱女子,而且反过来诬陷说“她们是暴徒”、“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作者说,不仅一般的人不曾预料也不会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我”这样一个“心怀叵测”敢干用“最坏的恶意”进行推测的人也不曾预料、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会造出这样的流言。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作者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法,看似为敌人开脱罪责,实际是将敌人推至极高极险之处,然后猛一用力,反戈一击,置其于死地。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补充一个更值得怀疑的理由:“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退一步,再退一步,这好比射箭,把弦向后一拉,再向后一拉,弦向后拉得越多,弓就张得越满,射出的箭也便越有力。



作者把弓拉满了,马上就射出他的利箭,扔出他的投枪和匕首。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一口气列出一连串的铁证,好比机关枪射出的一排排子弹。让每个证据独自成段,又多用短句,恰如投枪、匕首,急射而出,雷霆万钧。“然而”、“但”、“但”这几个转折词的连用,一再突出这都是人们不能预料也不敢相信的罪恶行径,让人惊心,让人发指。



作者在控诉了敌人的凶残和卑劣之后,愤怒的感情如汹涌的波涛决堤而出,仇恨的烈焰如奔突的岩浆冲天而起,他在沉默中爆发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鲁迅说:“在各种评论中,我觉得有一些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者在。”“尤”表达了鲁迅的这一深刻认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镇压民众,而且还用笔杆子,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沉默呵,沉默呵!”“沉默”的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达了一种非此即彼,不容置否的坚定语气,一切不愿也不忍我们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啊,别犹豫了,赶快从沉默中爆发吧!在极尽全力的呐喊中充满了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①。(①这样的罗网:鲁迅在《可惨与可笑》一文中指出:“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在《空谈》一文中指出:“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罗网,捕鸟用的罗和捕鱼用的网,比喻陷阱、阴谋。)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①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②。(①张静淑:湖南省长沙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伤愈后,去南洋群岛。1928年回国复学,毕业后在女师大附中任教。抗战开始,张静淑回长沙,后辗转于益阳、沅陵、桂林等地。解放后,致力于初等教育。1978年逝世于长沙。②立仆:立刻倒下。仆,pù。)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本段紧承第四节而来,叙述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如果说第四节是用概括的事实,控诉敌人的残暴卑劣,那么这一段则是用具体的事实揭露敌人的下劣凶残。文中叙述几个女子的互相救助,既反衬了敌人的残暴,又赞颂了她们的沉勇友爱,为第七节的议论作铺垫。]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①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①沉勇:沉着而勇敢。)[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敌人的血腥暴行,铁证如山,毋庸置疑;把“微笑和蔼”“沉勇友爱”与暴行对照,突出敌人的凶残。]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段祺瑞执政府用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三个从容转辗的弱女子,这是怎样的一个令人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暴行呵!“伟大”是反语,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前所未有。“文明人”是对西方侵略者的讽刺,他们标谤“文明”,却发明这杀人的武器而且又用来装备中国的反动派,“文明”是假,暴徒是真。]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①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①惩创:chénɡ chuànɡ,惩罚,惩治。) [这个句子是把上句所说的“伟大”坐实,揭露“三·一八”惨案是史无前例的暴行。“武功”“伟绩”是反语,“八国联军”泛指外国侵略者,并非实指。“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即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这几缕血痕”照应上句的“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攒射三个女子”,即“三·一八惨案”。这句话把以往中外反动派的屠杀与“三·一八“屠杀比较,意思是:几十年来,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所创建的“伟绩”“武功”,不幸全被段祺瑞执政府这一次屠杀所创建的“伟大”抹杀了,以往反动派犯下的罪行与这一次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鲁迅在“三·一八”惨案的当天所写的《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课文中的这个句子表达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昂起头”,一幅得意洋洋的丑态。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大概是: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血债必得用血来偿。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①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②作“流言”的种子。(①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即上文提到的“庸人”。②有恶意的闲人:在本文是指前文提到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如陈西滢之流。)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两个句子说明,鲁迅是不主张徒手请愿的。这是鲁迅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一个结论。鲁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民主可言的国家,生硬地照搬西方“游行、请愿”的斗争形式是不适宜的。]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①,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②,更何况是徒手。(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在流血斗争中向前发展的历史。这是鲁迅对人类历史特征所作的科学概括,他指出人类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但是前进要以血战为代价,没有牺牲,就不会有进步。②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鲁迅认为,为了积聚革命的力量,必须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因此,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方式的。参看他在作《记念刘和珍君》后第二天写的《空谈》一文。) [在这句话里,鲁迅用比喻的方式陈述了他不赞成“三·一八”徒手请愿的理由。鲁迅把“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比喻为“煤的形成”,两者有什么相似之点呢?煤的形成需要花去大量的木材,才能得到很小的一块煤;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要经历无数的血战,付出无数的牺牲,才能前行那么很小的一步,这是历史前行的必然规律。由此也便可知,鲁迅是提倡血战,不惧怕流血的。事实上,鲁迅先生就自许为“后死者”,时刻准备为民族献身。但是,他为什么反对“三·一八”的流血呢?这是因为“三·一八”徒手请愿“是不在其中”的。“其”指代“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三·一八”请愿虽然“血战”了,却未能使历史前行,鲁迅不赞成的就是这种无谓的牺牲。]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①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①浸渍:jìnzì,浸润,渗透。) [这里指出革命者的牺牲虽然无助于社会的进步,但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陶潜①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①陶潜:即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这里所引的四句诗出自他的《挽歌》。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和山陵同化而已。山阿,山陵。鲁迅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与天地长存的深挚感情。)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引用陶潜诗,赞颂烈士精神不死。本段语意承上段一转,鲁迅虽然不赞同徒手请愿,但是并不否定这次流血牺牲的意义。]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照应第四节,概括这几节的内容:揭露敌人凶残下劣,歌颂女性临难从容。凶残下劣已如前述,临难从容引出下文。由揭露转为歌颂,这段文字起到过渡的作用。]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①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①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yǔn,死亡。恤,xū,顾虑。)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段文字深刻地阐述了“三·一八”事件的意义,作者从女师大学潮中看出了中国女子有着“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又从“三·一八”事件中看到了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几千年来,中国的女子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遭受阴谋密计,饱受欺诈压抑,素来以孱弱著称,而这两次事件却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女子尚能如此,须眉自不待多说,它向全世界宣告,无论中外的反动派多么凶残、多么卑劣,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是欺骗不了的!所以鲁迅赞道:“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点明写作本文的真正目的,记念死者,揭露敌人,目的是为了唤醒苟活者,激励真的猛士,推翻这“非人间”。“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第二节所说的“庸人”。“奋然而前行”,方向、目标在哪里?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没有直述,但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可见作者“前行”的目标就是要推翻这非人的世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此:指代这篇文章。)[赏读结尾这段文字,要注意它与文章第一节第三段遥相呼应:“呜呼,我说不出话”呼应“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呼应“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种首尾呼应的结构特征,形成了情感上的回旋复沓。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2:04:39 | 只看该作者
《记念刘和珍君》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记念刘和珍君》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和抒情交错起来,熔于一体,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如对刘和珍生平和死难时的情况,作者都作了简要的叙述,描绘了刘和珍坚毅英勇、和蔼可亲的形象;对烈士的悲哀与尊敬,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则抒发了非常悲痛、愤怒的感情;对斗争的方法和烈士死难的意义,也有深刻的议论和分析。这三者,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虽有所侧重,但基本上是三者交错运用的。如第二部分,作者讴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在第三部分则集中笔墨描写了刘和珍在女师大学潮中的高大形象,让刘和珍这座“猛士”的丰碑矗立在读者眼前。第五部分,先记叙了刘和珍等遇难的情景,描绘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接着反复抒写“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这是在记叙之后,作者悲极愤极的感情的总的抒发,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对死难烈士的悲痛。“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又是与记叙和抒情相交错的议论,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由此看来,记叙可给抒情和议论作基础;而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可引起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以事实作根据的议论,则把记叙的内容加以深化和升华,从而把读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2.语言简练,深刻有力。文章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感情色彩浓烈,悲、愤、赞、斥,字字鲜明。文中有很多警策性语句,不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力量和艺术感染,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例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干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它仿佛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昭示我们奋力前行。“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发自肺腑的呐喊恰如晨钟暮鼓撞击我们的心灵。此外,文章成功地运用“反语”、“反复”、“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也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2:05:08 | 只看该作者
《记念刘和珍君》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里难度较大的一篇文章。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多阅读难度大的作品,务求把它啃深啃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经之途。这篇文章,我们虽然已在前面作了详细解读和探讨,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可供研究。下面提出两个问题探讨,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作了最全面而最恰当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读了《记念刘和珍君》,你是否深深地感受到鲁迅的这三个“伟大”?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第二个问题: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秋,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春,大体上写于同一时期。请你对照分析一下,两位伟人有何相通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本题旨在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三个伟大”的具体表现,深入探讨文章内蕴的深刻思想。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通过课文的语言赏析,我们已能理解他雷霆万钧、所向披靡的笔力。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深情地记叙了刘和珍的英勇事迹,讴歌了“猛士”精神,抒发了他对烈士的无限钦敬,表示了自己“苟活到现在”的内疚,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年轻的丰碑。但是,我们透过本文同时又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这座世纪丰碑的伟大和崇高。反复诵读课文,我们感到自己的心随着一颗伟大的心在跳动,我们的血随着伟人的血在沸腾,心灵在净化,情操得到升华。



鲁迅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入木三分。鲁迅分析说,我们民族所以近乎衰亡而默无声息,就是反动派既用枪杆子进行血腥的武装镇压,又用笔杆子进行文化和精神的愚弄。这便昭示我们,为着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必须同时进行文武两条战线的斗争,而他自己就高举起了文化革命的大旗向着敌人冲锋陷阵。鲁迅还深刻地指出,中国庸人太多,正是他们“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因此,唤醒庸人,疗救麻木,就是先进的中国人的首要职责,鲁迅把“疗救麻木”当作了自己毕生的使命,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就大声地呼喊他们“在沉默中爆发”。鲁迅对历史事件的剖析鞭辟入里。“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哀痛但不悲观,他透过现象看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女子尚能如此,须眉不待多说,中国有了“微茫的希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三·一八”血案中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他告诫革命志士,在武装到牙齿的、嗜杀成性的、没有丝毫民主和自由可言的反动政府面前,中国是不能进行西方式民主的合法的请愿斗争的,革命不能有无谓的牺牲,中国的革命必须寻求另外的斗争形式。所有这些,对于当时正在浴血奋战的革命志士,是多么及时而振聋发聩的启示啊!鲁迅无愧于是革命者的良师和益友。



第二个问题:这是一道引申对比分析题,旨在启发我们既要认真研读课文,但是又要善于跳出课文,即古人所说的“入于其内又出乎其外”。分析时,只要求从课文出发对照分析,不要求作更多的拓展。



从课文具体材料看,两人都是忧国忧民,艰苦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都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冲锋陷阵。因此毛泽东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最强音,鲁迅发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誓言。但这时的鲁迅主要斗争在文化战线,他过多地看重中国国民的弱点,还没有找到革命的动力,还没有看到革命的出路,内心比较痛苦和悲观,所以“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仿佛是一个流落在革命大军之外的孤军奋斗的勇武斗士。毛泽东则不同,他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动力,他不感到孤独,他周围团聚着许多战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时,他既是革命大军中冲锋陷阵的猛将,又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激励革命志士:“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22:05:55 | 只看该作者
《记念刘和珍君》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解释下列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寥落    ②长歌当哭    ③踌躇      ④桀骜  ⑤噩耗       ⑥胡同   ⑦攒射        ⑧惩创   ⑨浸渍     ⑩殒身不恤



答:



推敲第2—4题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A.“非人间”的含义是:                                     。



B.“悲凉”是心情,怎么会是“浓黑”的?



答:                                     。



C.“它们”指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答:                                     。



D.为什么要“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答:                                     。



3.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A.划线的语句是什么含意?



答:                                     。



B.“在中国”三个字可否去掉?为什么?



答:                                     。



C.“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在本文中具体指什么人?请课外读读鲁迅小说〈药〉,在那里具体又是指什么人?



答:                                     。



4.(甲)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第四节)



(乙)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第七节)



(A)(甲)(乙)两段文字中“最坏的恶意”指的是:



(B)(甲)(乙)两段文字中“中国人”指的是:



(C)(乙)文说“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流言家竟会如此之下劣?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请结合课文概括说明。



答:                                     。



5.为了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必须对句中重要词语着意品味。你觉得下面句子中需要着重品味的词语是哪些?请标示出来。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6.在下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A)我( )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   )于死者毫不相干,( )在生者( )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现在,( )只能如此而已。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 )是少数,( )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 )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 )在此罢。



7.找出下面句子中最富表现力的虚词,说明它们在句中的作用:



(A)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B)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C)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D)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答:                                     。



8.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1)下面对这个句子进行压缩改写后不合原意的一项是:(  )



A.这一回……的事实,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



B.这一回……的事实,更足以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C.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更足以证明这一回……的事实。



D.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这一回……的事实更足以证明。



(2)句中副词“更”在意义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



9.下面括弧里的文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所作的分析,你认为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①“她”或“刘和珍君”可删去一个,语言更精练),那时是欣然前往(②说明完全自愿,反驳了“受他人利用”的流言)的。自然,请愿(③一再强调这是完全合法的正义行动)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④这句话只与下文“其一是手枪”形成照应)。但竟(⑤强调出乎意外,照应了上文“谁也不会料到”)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⑥说明反动派做贼心虚,不敢正面射击,只好从背后偷袭),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⑦有军官指挥,说明这是预设的罗网),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⑧专拣致命处射击,揭露敌人的残忍),也立仆。但她(⑨指代杨德群君)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⑩照应前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A.①③⑧⑩            B.②⑤⑦⑨            C.③⑤⑧⑩            D.④⑥⑦⑨   



10.张敏是班级语文科代表,学了《记念刘和珍君》,他发现同学们心情激动。他很想征集同学们的学习心得,并且搜集当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和“三?一八”惨案的资料、刘和珍等人的生平事迹、鲁迅在女子师范大学的情况,然后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出一期有特色的专刊。因为临近暑假,他苦于功课太紧,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搜集资料。张敏要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请你为他搞一个“优化设计”,好吗?   



11.读完《记念刘和珍君》,你一定有许多的感想,请把它诉诸文字,好吗?下面的题目可供你参考:



①我与刘和珍比青春。②鲁迅与我们同在。③青山处处有忠魂。



④我们觉醒了吗?⑤珍惜盛世。⑥哇塞,语文原来这么读!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都是课文的重要词语,有些是容易误读的字,特别提出来以引起大家留意。



答案:①稀少。Liáo. ②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做。Dàng. ③犹豫,chóuchú. ④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jié‘ào.⑤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è.⑥巷,小街道。Tòng. ⑦(用箭或枪炮)集中射击,cuán.⑧惩罚,惩治。Chuàng. ⑨浸润,渗透。jìnzì. ⑩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Yǔn.



2.解析:此题涉及的是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只有在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意之后,才能理解句子的意义。



答案:A.“非人间”即第二节所说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意思说,这是一个好比地狱一样黑暗和残酷的世界。B.这里运用了通感(又称移觉)的修辞手法。把心理上的感受转移到视觉上,让人具体地想象那专制社会的黑暗。C.“它们”指代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作者不用“他们”,而用指代非人类的“它们”,表示了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和蔑视。D.这句话的含意是说,写作这篇文章就是要让世人知道,它们以什么为乐。它们以我的哀痛为乐,以杀人为乐,以造谣诬陷为乐,以人民的苦难为乐,它们是披着人皮的嗜血成性的豺狼。



3.A.解析:对形象性的语言,阅读时要求抽象出它的含意,这是理解深化的表现。理解时,要看到下文照应的语句:“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答案: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文中的意是说,中国社会没有丝毫的变化,以此说明“三?一八”游行请愿意义寥寥,有血战而无前行。



B.解析:这是有特殊表达意义的词语,对其意义和作用,要着力体会。



答案:不能去掉,它强调了中国的特殊性。在中国,是没有任何人权,没有任何民主自由可言,对以杀人为乐事的刽子手来说,在“三?一八惨案”中,区区杀掉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这便暗示了:中国有其特殊性,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斗争的方式。



C.解析:这是概括性的词语,不仅要能结合上下文意将其具体化,而且还要求能扩展到鲁迅其他的作品中去。



答案:在本文里,前者指庸人(苟活者),后者指“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流言家)。(注意“闲人”二字,所以不能包括“当局者”)。在《药》里,前者指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青年,后者指康大叔。



4.解析: “最坏恶意”、“中国人”在第四节和第七节文字里反复出现,但前后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对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要仔细斟酌,注意它们在意义上的转化。而“这样地凶残”、“如此之下劣”、“如是之从容”都是抽象性词语,要综观全文作具体的理解。



答案:A(甲)文里,指的是当局者如何地凶殘,流言家如何地下劣;(乙)文里,指的是当局者如何地凶殘,流言家如何地下劣,中国的女性如何地懦弱。B(甲)文里指的是当局者、流言家,即中国的反动派;(乙)文里指的是全体中国人(包括当局者、流言家、中国的女性)。C当局者的凶残表现在:在学潮中用刘百昭男女干将将学生强拖出校,在“三?一八”请愿中用文明人发明的枪弹攒射学生,死伤至数百人。流言家的下劣表现在:用笔杆子杀人,反诬学生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女性临难从容表现在:学潮中从容面对当局者的镇压,“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在弹雨互相救助,虽殒身而不恤。



5.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和训练揣摩、品味语言能力的题目,但与上面常见的题目不同。上面几道题目,是把要求品味的词语提示出来,写出自己品味的感受,着重于语言理解能力的检测。本题则采用开放的形式,任由自我选择。只要求把认为需要着意品味的词语标示出来,这样做,既尊重了独特感受,同时也检测了感受语言的能力。



答案:(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6.解析:此类训练题目,一要熟悉关联词语,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学会分析上下句子意义上的关系。不要因为题目出自课本,就简单地抄书了事。



答案:略。



7.解析:虚词看起来没有实在意义,好像作用不大,实际上它们是最富表现力的词语,一个虚词的巧妙运用,常常能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因此,更要着意揣摩。本题先要求找出最富表现力的虚词,是检测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再要求说明它们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检测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答案:(A)“尤”表递进关系,在鲁迅看来,笔杆子杀人比枪杆子更阴险,因而更令人愤恨。(B)“才”表示次数少,以前从未见过。不仅表现了刘和珍的坚强,而且更表现了刘和珍忧国忧民之心。(C)“才”,说明得知游行示威的消息之晚。“便”,说明噩耗传来之快。“才”与“便”两个虚词对比着使用,揭露了反动的屠杀是早有预谋。“居然”,说明不仅强调“三一八”屠杀事出意外,而且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相容。(D)“居然”表示出人意外,杀人者竟然抬起头来,厚颜无耻到了极点。杀人者竟然抬起头来,得意忘形到了极点。但是,杀人者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别忘了:你们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



8.解析: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我们运用拨开枝叶(附加成分)、亮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和必不可少的附加成分)的方法,即紧缩法(如A项)和改写法(如BCD项),便可以准确地把握这类句子的主要意思。分析虚词“更”的表达作用,有助于从上下文的关联中进一步把握这个句子的含意。



答案:(1)题中C项是错误的,它把“什么证明什么”,也就是材料和观点弄颠倒了。



(2)句中的“这一回”指“三·一八”惨案,“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见第五节的叙述。为什么加副词“更”呢?因为这一句是在上一句的基础上进了一层,上句写“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指的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潮事件,“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见第三节的叙述。作者说,这两件事都证明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阴谋秘计都不能压抑,也永远不能压抑的,而后一件事实则是更有力的证据。



9.解析:①不能删。“她”紧承了上文,再用“刘和珍”复指,明确而且突出了本段叙述的中心人物。④还与第四节“我向来是不惮……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前后照应。⑥惨案发生后,段政府通电全国:说什么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从背部入”,证明根本不是什么“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搏斗,。用铁的事实反驳了所谓“她们是暴徒”的无耻谰言。⑨“她”指代刘和珍。如果仅从上下语句看,“她”好像是指杨德群,但从整段文字看,特别是与第四节“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对照来看,便更加明显了。



答案:C。



10.解析:可以先想好专刊的内容,设计好它的版面,确定它的特色,然后再组织同学分头搜集整理资料。也可以先分头搜集资料,再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确定专刊内容,版面设计等。



答案:略。



11.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