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2 13:49:25
|
只看该作者
《寡人之於国也》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给下列加点字正音无误的一项是:
A.曳兵(yè) 数罟(shǔɡǔ) 洿池(wū) B.鱼鳖(biē)不王(wánɡ)衣帛(yī)
C.河豚(tún)狗彘(zhi)庠序(xiánɡ) D.孝悌(ti)饿莩(fú)胜食(shènɡ)
2.朗读课文,要正确安排节奏,注意句中停顿。下列句子节奏安排欠妥的一项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A.涂有饿莩。 B.直不百步耳。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指出下面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
①填然鼓之, ② 王道之始也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④ 然而不王者
⑤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⑥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王无罪岁
5.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 )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 )
(5)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 )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
发
(1)百发百中 成语 ( )
(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 )
(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
(5)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 )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 )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 )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
(3)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 )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
兵
(1)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
(2)穷兵黩武 (成语) ( )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 )
(4)草木皆兵 成语 ( )
胜
(1)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 )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 )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 )
6.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或……;②直……耳,是……也;③是何异于……。
答:
7.本文对孟子的“王道”作了一些阐述,其具体内容有哪些?孟子“仁政”包含有哪些积极的因素?
答:
8.阅读《孟子》短文一则,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1)作云,沛然(2)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3),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1)油然:盛多的样子。(2)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3)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
(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B.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C.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答:
(2)下面句中“就”字的意义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C.事不必不就,功不必不立。
D.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指出下面句中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A.诚如是也,民归之。 B.今夫天下之人牧。
C.则苗浡然兴之矣。 D.由水之就下。
答:
(4)指明下面句中“之”的指代的具体对象:
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C.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D.其如是,孰能御之?
E.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答:
(5)下面对文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解释:在远处看他,他不像个国君,走到跟前看他,也看不出他害怕什么。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
解释:他突然发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道:“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回答道:“不嗜好杀人的君王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道):“谁会归顺服从他呢?”。
C.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解释:大王了解那些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
D.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解释: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君主,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
(6)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请把这个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找出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似之点?
答:
(7)孟子在这则短文里宣传了他的什么主张?
答:
9.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辩的气势磅礴?请你结合课文具本说明.
答:
解析与答案
1.解析:除了生字、难字,读文言文还要注意破读的问题,例如王、衣,活用为动词后,要改读为去声。胜,表示“尽”的意思时,在文言里读阴平声。题中A项,数cù;B项,王(wànɡ),衣(yì);D项,莩(piǎo),胜(shēnɡ)。
答案:C.
2.解析;朗读时如何处理句中停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停顿不当,可能造成语意的误解。句中停顿有一定的规律,总的原则是要有助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具体来说,如下几点也值得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动词谓语如果后面带的宾语较长,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停顿;要强调的词语后停顿;前后照应的词语前句停顿,后句也停顿;前后句子属对偶句,要有相同的停顿。例如A句,因为“则”停顿,所以上句宜在“如”字后作一停顿;动词“望”和后面的宾语之间也应该停顿;“民”在词组中是主语,又是强调的对象,也宜停顿。
答案:A。(正确的读法是: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析:当我们无法用这个字的本来意义解读句子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的用法,通假的规律一般是同音替代,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因此,对于常见的通假用法要熟记在心。
答案:A.涂,同“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B.直,通“只”,“不过”。C.无,通“毋”,不要。D.颁,通“斑”,(头发)斑白。
4.解析:对于词类活用,第一、要分析判定其活用的原因,第二、要注意活用后在意义上的变化。例如“罪“,本是名词,罪过、罪恶。因它在句中带了名词“岁”做宾语,所以获得了动词的意义,要释为“怪罪”。
答案:名词活用为动词有:①鼓,击鼓进攻。③衣,穿。 ⑦ 罪,归罪。④ 王,此处指一统天下。⑤百步,跑一百步。 动词活用为名词有:② 始,开端、第一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⑥谨,谨慎从事。
5.解析:这道题主要是整理过去学过的文言实词的义项,积累常见文言词。整理、积累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答案:
数:(1)(数目、数量);(2)(几、若干);(3)( 命运);(4)(shuò 屡次);(5)(cù 密、细密);(6)( shǔ计算)。
发:(1)(发射);(2)(征发、派遣);(3)(打开,这时指打开粮仓救济);(4)( 花开); (5)(出发);(6)(发出、发作;);(7)(发出、抒发)。
直:(1)(与“曲”相对,不弯曲);(2)(仅、只);(3)(通“值”,价值);(4)(径直、直接)。
兵:(1)(兵器);(2)(战争);(3)(军队);(4)(士兵)。
胜:(1)(承受);(2)(尽);(3)(胜利);(4)(超过);(5)(优美的)。
6.解析: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注意积累词语,而且还要注意积累句式,只有把常见的文言句式熟练地掌握了,才能形成语感,真正把文言文学好。本题启示我们重视对文言句式的掌握。
答案:①或百步而后止,或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7.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训练提高概括能力,探讨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课文第三部分集中阐述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答案:第一问: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第二问:对其积极因素可以从两方面评价。(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8.(1)解析:通假字是文言文重要的基础知识,对常见的通假用法要熟练掌握。A.卒通猝,恶通乌。B.浡通勃。D.由通犹。
答案: C。
(2)解析:对文言中的重要实词,特别是多义词要重点掌握。A、B、D项的“就”都是“走近、靠近”的意思。C项由对文见义,知“就”与“立”同义,是“成功”的意思。
答案:C。
(3)解析:“之”是一个重要的文言虚词,用法又非常复杂,务必特别用心。
答案:A.代词,他。B.用作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相当“的”。C.音节肋词。D.用于主谓之间,无意义。
(4)解析:本题旨在启示我们,对于代词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它的用法和意义,还必须进一步明确它具体的指代对象。
答案:A.都是指梁惠王。B.都是指天下。C.指不嗜杀人者。D.指苗蓬蓬勃勃生长的趋势。E.指民如水向下流一样纷纷前来归顺的那种趋势.
(5)解析: 本题旨在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答案:A.句中的“畏”不是梁惠王害怕别人,而是他让人害怕。应译为“看不出有什么让人生畏的地方”。
(6)解析:对重要的比喻一定要注意弄清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文意弄懂。
答案: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枯苗需要雨水。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7)解析:要抓住本文议论的中心问题:“天下恶乎定”?而孟子对此的答案是:“不嗜杀人者一之”。如此,本文的中心便一目了然。
答案: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但是反对用武力的方式来统一。他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9. 解析:本题探讨孟子的说理方法和语言特征。
答案:孟子善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如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用向后逃跑五十步喻梁惠王施政,用向后逃跑百步喻邻国之政,两者形式有不同,但本质相同,因此,梁惠王施政虽“尽心于国”却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又如梁惠王“罪岁”不罪己,推卸自己责任,孟子以用刀子杀人,怪罪刀子而不怪罪自己设喻,充他揭露他这种说法的荒唐。这样的比喻来自生活,却寓意深刻,很有说服力。
作品读起来之所气势磅礴,是多用排偶句式,如在第 3 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时,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